我个人感觉中通的市场份额占比应该是不高的,因为在快递这个行业当中,至少有十几个品牌的快递。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大摩路旁边有各种各样的快递店,数都数不过来。作为中通来讲,一般是某宝和拼夕夕的主要快递,因为大家在那里买东西收到的快递基本是这种。但是随便买一点贵的东西,快递可能就是顺丰或者其他快递,所以中通的份额其实不是很高。我个人来讲和中通差不多的,应该有韵达和圆通这几种,因为我经常收到了是这几种快递。关于中通的市场份额占比高不高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首先快递这个行业存在十几个品牌,中通分量不是很大。
我们随便走,在大马路上就可以看见至少四五个品牌的快递店,而且从近年来的新闻可以看到,各大快递寄件的价格都在下降,所以可以看出竞争非常激烈,个人感觉中通的份额也是越来越少,因为不断还有新的快递产品出现。
二、在高端产品的运输上中通根本没有份额。
我们都知道高端产品包括手机、一些电子产品和高端的衣服,以及一些首饰等等,这些产品不仅顾客会要求用其他比较安全快捷的快递运送,而且商家本人也会直接选择那些顺丰和京东快递之类的快递运送,所以高端产品运输的份额中通根本没有一点。在高端产品运输这条路上,中通还是插不了手,所以份额也是越来越低。
三、低端产品运输上面中通还有很多竞争对手。
运输低端产品,比如那些十几块钱的小产品,中通还是有很多竞争对手,就比如极兔和一些百世快递等等。我们大家都知道买便宜东西大多会去拼夕夕购买,但是拼夕夕自己有官方快递,就是极兔。而且拼夕夕的商家基本也会选择比如韵达和百世之类的快递,所以中通的份额其实不高。
如果大家对中通的市场份额感兴趣,可以去网上查一查。
一线快递占据了80%以上市场份额,二线快递还有生存空间吗?
作为物流业的新兴领域,第三方物流在国外的物流市场上已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份量,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日本约为80%;同时,欧州有24%、美国有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已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欧洲62%、美国72%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认为他们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再增加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美国IDC公司进行的一项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服务研究表明:全球物流业务外包将平均每年增长17%。在美国,通过第三方物流进行业务的重组,物流成本从1980年占GDP的17.2%下降到了1997年的10.5%,再到2004年的7.5%。实践证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营运成本和效率,远远优于企业自营物流。它可以帮助企业精干主业,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因而,作为后发物流产业和物流市场大国,应树立新观念,立足于高起点,力争实现中国物流业跨越式发展。专业人士指出:“第三方物流存在的最重要理由就是让更专业的物流企业来服务,让物流也成为企业增值的另一个渠道。”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根据调查结果,中国现有的物流供给能力略大于中国目前的物流需求水平。该调查同时表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国的3PL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物流企业的规模可以通过多种指针来衡量,最简单的就是通过物流企业的人员数目来比较。中国3PL企业平均员工数量由2000年的248人上升到2008年的395人,平均企业规模扩大了147人。对3PL的认可程度集中体现在3PL的使用比例上。将物流服务全部委托给3PL的工业企业比例由2000年的16%上升到2008年的37%,上升了21个百分比。中国3PL企业的数量正逐年增长。进入中国的著名外资3PL有UPS、DHL等。而国内的一些物资、商储企业纷纷表示要全面进军物流业。然而根据调查同时也显示,40%的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表现出不满意。究其不满意的原因,80%归结于第三方物流无法对于企业客户的需求变化进行快速及时的响应。多方因素致使3PL无法及时快速响应2009年4月至7月间,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实地走访了江浙沪三地100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四大因素致使第三方物流无法及时响应客户变化需求。一、规模小,实力弱,服务功能不全。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二、物流渠道不畅。一方面,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落后,因特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三、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管理水平低。根据调查,第三方物流企业平均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人才34%,硕士以上学历15.2%。人才缺乏,素质不高。同时,物流设备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无法满足客户特定要求。四、制度不健全。第三方物流市场秩序还不规范,行业道德低下,人们的公平竞争、公平交易意识淡薄。另外企业融资制度、产权制度、产权转让制度、市场准入退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要求,因而限制了第三方物流快速及时的响应。提升第三方物流水平迫在眉睫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在600亿元~700亿元,不仅规模小,而且高度分散,在1万至1.5万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能占到2%以上的市场份额,大多数物流公司只是局限在供应链功能的一小部分,无法满足客户的一体化物流服务需求。近几年,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以每年16%~25%的速度增长。虽然中国物流行业发展很快,但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专家指出,由于大部分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储运业转型而来,大都未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发展后劲不足。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第三方物流快速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变化的能力,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信息化不应只针对局部供应链流程的信息化建设,而应通过信息化实现供应链的整合。供应链的信息化整合是要旗帜鲜明地贯彻供应链一体化的思想。通过“操作层”、“决策层”和“供应链电子商务层”这一结构清晰的框架,为第三方物流提供着眼于全面资源整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从上至下解决第三方物流无法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变化的硬伤,而不是隔鞋搔痒。
快递行业的总结大会开得好不热闹,你方唱罢我登场,总结的同时也陆续公布了的规划与目标。但这是对于绝大多数一线快递企业而言的,百世、圆通、韵达、申通、中通等。反观二线快递企业,除了天天快递召开了大会宣布了?打法?,其他企业暂时悄无声息。或许二线企业们都在好好思考,到底应该怎么干,才能平安度过这一年,好好地活下去?毕竟刚刚过去的形势有点严峻,不少二线企业没有挺过来,而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又是比较难熬的一年。
其实像现在的快递行业的话,她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快递越来越多,就也越来越有很多的一些快递品牌的,一些出现像那种二线的快递品牌,华如果说他们不能够在这个行业里面有着激烈的竞争力的话,然后能够把它头筹的话,他们的一些公司或者说是他们的一些运营的话,都是面临着一些比较巨大的风险,然后久而久之的话,他们也就会面临着倒闭,甚至说是直接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因为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然后现在大家很多都是在网上进行购物,也许几分钟就能够去下单,买好几样的东西,这样子的话,就是需要快递,比如说快递有专门的站点进行去拿东西,或者说是直接给你送上门来,这样子的话就会非常的方便,家家户户中国这么多人口的话,那么快递行业就是越来越发达,然后快递的公司也越来越多,一线的快递行业固然是非常的赚钱,但是二线的快递行业也需要发展,所以说希望他们能够注入更多更加新鲜的血液。快递行业的话,现在就是竞争的十分的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