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作为世界知名航空快递公司,一直都是奥运会的住要赞助商。但截至到亚特兰大奥运会时,UPS以已经达到商业目的为缘由退出了奥运赞助商的队列。
但2005年,UPS在中国成立了自己的独资公司,开始全面发展在中国的国际快递业务,同时也急需要扩大自己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由于有着丰富的奥运物流的赞助经验,在05年底UPS就已经开始跟北京奥组委接触。并最终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物流主要赞助商。
关于UPS重回奥运市场的原因,一方面是扩大自己在中国乃至亚洲市场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奥运市场也跟奥运市场这块大蛋糕分不开的。通过赞助奥运物流,从而拿到相关的其他物流业务,UPS能轻松的获得极大的收益。很多人认为赞助就只是单纯的捐钱捐物赔钱买卖,实际上奥运会的赞助是大有学问的。
有一点要着重说明的是,UPS此次重回奥运赞助商的队列,实际上同之前还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之前的巴塞罗那,悉尼,亚特兰大奥运会,UPS都是奥运会的全球赞助商。但此次北京奥运会。UPS只是北京奥运会的地方赞助商,意思就是UPS只是赞助北京的这次奥运会。
奥运物流的科技含量
奥运物流需求是指在举办奥运会的一定时期内,由于赛事活动及其相关活动,对比赛物品等配置所产生的物流活动要求,它包含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及相关信息处理等内容。奥运物流相对于其他领域的物流来说具有自己鲜明的特性,来自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汝宜红教授等人的研究报告将奥运物流需求总结为四大特征:
1.时间阶段性:
奥运物流系统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建立阶段、再供给阶段和回收阶段。建立阶段,物流人员的工作比较繁忙。场馆物流经理控制订单处理,向奥运会的主仓库提交设施器材的订单,设置运输计划表。建立阶段期间,奥运物流系统没有志愿者的参与,所有的物流活动均有物流工作人员来完成。再供给阶段发生在奥运会比赛期间。再供给阶段中,物流工作人员工作量很小,工作节奏慢,有
很多空闲时间。再供给阶段中,物流活动主要是再次运进一些消费品。回收阶段发生在奥运会比赛之后,是三个阶段中最繁忙的一个阶段。回收阶段需要把所有从奥运主仓库运来的设施器材运回,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做法是先运输计算机等价值高的物品,再运桌椅等价值低的物品。
2.空间集中性:
奥运会举办期间,奥运比赛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等场所呈集中分布。2008年北京奥运会计划使用37个比赛场馆。其中27个项目的比赛安排在32个场馆,相对集中于北京的4个区: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西部社区、北部风景旅游区和大学区。其中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集中了14个个场馆,准备举行15项比赛。
据历届奥运会的资料,一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期间,运动员、观众、记者以及场馆设备、新闻器材等在空间上会更加集中。预计在2008年北京奥运
会上,足球、篮球等大球项目以及乒乓球、跳水等中国队夺金热门项目会备受关注,这些项目的比赛场馆会有更多的观众。认识到这一点,在研究奥运物流需求的时候,要注意奥运物流需求的空间分布,在规划物流系统的时候,在空间上合理分配物流资源,做到既能降低物流成本,又能满足物流需求。
3.需求不确定性:
奥运物流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只能确定40%的物流活动将会发生,而其余60%的均为未知事件。专家认为,在奥运会举行期间,有许多与物流有关的意外事件发生,而且这些事件发展迅速,需要尽快解决。物流管理者制订物流工作计划是件比较难的事情,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计划方法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计划失灵的各种情况。
在储存方面的不确定性更为明显。例如亚特兰大奥运会举行前8个月,物流委员会就开始不断
向职能部门征询所需的仓库空间,然而大多数职能部门甚至不知道需要为奥运会买什么东西当然也更不知道需要多少仓库空间。据研究,一般奥运会举行期间,40%的仓库空间用来储存所有的比赛器材,余下的60%的空间用来储存未知的物品。由于需求不确定性,物流管理者必须不断重新设计仓库物品的摆放以适应新的存储需求。
4.安全性要求高:
由于奥运会的特殊性,奥运物流需求的客体——赛事物流中的比赛器材、新闻器材、生活资料等几乎都是关键物品,要求高度的安全性。亚特兰大奥运会上,85%的运动器材来自国外,由于产地与消费地相距甚远,这些运动器材一旦损坏很难快速找到替代品,势必影响比赛的如期进行。计算机、无线电广播设备等高科技产品由于价值高,并且涉及信息保密,也要求高度的安全性,需要使用条形码记录和跟踪。
为突出“科技奥运”理念,北京奥运物流中心的管理与监控将采用“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以保障奥运物流安全、高效、平稳地运作。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奥运精益物流系统”项目负责人邬跃认为,奥运物流范围广泛,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物流需求的主要内容、关键环节和具体要求都有所不同,使得奥运物流的需求非常复杂,因此仅仅依靠中国传统的物流手段或是简单的信息技术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依靠先进的可视化智能监控技术对其进行监控管理,以实现对客体的实时跟踪和控制,确保物流渠道顺畅、安全。邬跃说,奥运物流可视化智能监控信息平台系统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可视化仓库管理系统、可视化在途货物监控系统和查询监控系统。
(1)可视化仓库管理系统,是指为了满足赛事物流的需求而对计划存储、流通的有关物品进行相应的可视化监控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对存储的物品进行接收、发放、存储、保管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2)可视化在途货物监控系统,是指为了满足赛事物流的需求而对在途物资进行可视化监控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对运输车辆路线优化和物资的跟踪、管理、查询等一系列活动。
(3)查询监控系统,是指为了更好的对奥运物资进行管理,满足奥运物流服务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的需要,对奥运物资的状态进行查询监控的管理过程,主要包括物资的跟踪和查询等一系列活动。
物流可视化智能监控信息系统为奥运物流运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通过可视化的系统管理可以更加简明、直观地对物资进行监控。
奥运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事,与其他领域的物流不同,奥运物流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北京奥组委最终选择美国UPS负责统一管理北京奥运物流中心的运作,这一方面说明,历经百年成长的UPS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包裹运送公司,具有承办奥运会物流的成功经验,具有组织综合性物流的能力以及高水平的业务操作能力和完善的国际物流体系。而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我国国内物流企业与UPS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是“望尘莫及”,这也正暴露出国内物流企业亟待壮大的紧迫性。
尽管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与国外相比,无论从国家政策、法规、国家宏观调控上,还是企业自身的体制、机制,规模、效益等方面,都存在无法比拟的差距,但奥运会的举办,既是国内物流参与竞争的大好机会,更是学习提高、一试身手的大好机会。奥运会举办的如何,不光是从人的行为举止、文化修养等方面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科技的先进和经济的发达,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从物流配送、物流管理、物流服务、物流手段、物流人员等方面来反映奥运会举办的成功与否。从这种意义上说,“奥运未至,物流先行”已不仅是物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关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的大事,每个关乎物流的行业、企业、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振兴物流发展献计出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出力,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出力。
当然,奥运物流范围广泛,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物流需求的主要内容、关键环节和具体要求都有所不同,使得奥运物流的需求非常复杂,我们的物流业不能把目光盯在如何“抢蛋糕”上,更应把绿色物流、科技物流、人文物流、和谐物流等理念贯穿其间,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科学的手段、大众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用心打造企业,搞好服务,确保物流渠道安全、高效、平稳、顺畅,显示我国物流行业的实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