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1.按支付形态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把物流成本分别按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自家配送费(企业内部配送费)、人事费、物流管理费、物流利息等支付形态记账.从中可以了解物流成本总额,也可以了解什么经费项目花费最多.对认识物流成本合理化的重要性,以及考虑在物流成本管理应以什么为重点,十分有效.2.按功能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分别按包装、配送、保管、搬运、信息、物流管理等功能来核算物流费用.从这种方法可以看出哪种功能更耗费成本,比按形态计算成本的方法能更进一步找出实现物流合理化的症结.而且可以计算出标准物流成本(单位个数、质量、容器的成本),进行作业管理,设定合理化目标.3.按适用对象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按适用对象核算物流成本,可以分析出物流成本都用在哪一种对象上.如可以分别把商品、地区、顾客或营业单位作为适用对象来进行计算.按支店或营业所核算物流成本,就是要算出各营业单位物流成本与销售金额或毛收入的对比,用来了解各营业单位物流成本中存在的问题,以加强管理.按顾客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又可分按标准单价计算和按实际单价计算两种计算方式.按顾客计算物流成本,可用来作为选定顾客、确定物流服务水平等制订顾客战略的参考.按商品核算物流成本是指通过把按功能计算出来的物流费,用以各自不同的基准,分配各类商品的方法计算出来的物流成本.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各类商品的盈亏,在实际运用时,要考虑进货和出货差额的毛收入与商品周转率之积的交叉比率.4.采用ABC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分析法是被人为确定和控制物流费用最有前途的方法.以作业为基础,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以及把作业收集的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的核算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因此,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计算程序就是把各种资源库成本分配给各作业,再将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或劳务.以作业为中心,不仅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而且还能提供改善作业的非财务信息.以作业为纽带,能把成本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很好地结合起来,即以作业为基础分配成本,同时以作业为基础进行成本分析和管理.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企业物流并进行管理可分为如下四个步骤:(1)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作业是工作的各个单位,作业的类型和数量会随着企业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一个顾客服务部门,作业包括处理顾客订单、解决产品问题以及提供顾客报告三项作业.(2)确认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资源是成本的源泉,一个企业的资源包括有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如采购人员的工资成本)、间接制造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如广告费用).资源的界定是在作业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每项作业以涉及相关的资源,与作业无关的资源应从物流核算中剔除.(3)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作业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这种关系称作资源动因.资源动因联系着资源和作业,它把总分类账上的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4)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作业动因反映了成本对象对作业消耗的逻辑关系,例如,问题最多的产品会产生最多顾客服务的电话,故按照电话数的多少(此处的作业动因)把解决顾客问题的作业成本分配到相应的产品中去.
浅析企业物流成本核算
工业会计成本核算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三类。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品种法:以产成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或不需要划分生产步骤的企业,如发电、自来水、食品、塑料制品等;品种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服装厂、电子厂等。2、分批法:此时,生产费用在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分配以及费用的汇集程序和方法与上述相同,各批产品的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3、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成本核算方法。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浅析企业物流成本核算
引导语:企业物流成本结构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浅析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物流成本核算中的问题
(一)企业物流成本结构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消费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存储所进行的计划、自行和控制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就是物流成本。根据物流主要作业内容,物流成本可以分为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仓储成本、订单处理和信息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l:成本等。、可见物流成本是企业生产与销售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区域一体化和同际一体化的加强,物流成本占企业经营成本的比例还会增加。然而,很多企业却不能准确核算物流成本。如何将混入其他会计科目的物流成本全部抽取出来,使企业的决策层能够清楚的认识物流成本发生的原因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是物流成本控制的关键.
(二)物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准确核算物流成本是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核算方法的选择。目前国内企业成本核算的主要方式来自成本会计核算,而传统会汁核算方法通常强调的是成本归类,而不是成本发生的具体作业。反映在会计科目中就可能发生不同类型的物流作业记录在一个会计科目当中,相同类型的物流作业可能又不在一个会计科目。例如企业在销售产品时.由本企业承担的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等都计人销售费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赞、装卸费用等义计人制造费用等。由于将物流费用分别计人不同的会计科目当中,且各项费用几乎不能够以产量为基础,分摊到各项产品当中,在计算物流成本时.会计不能够通过叠加或者增减直接得到。因此这种计算的不但结果准确度较差,而且不能真实反映物流成本发生的原因和影响,根本不能为企业优化物流作业流程,提高决策效牢提供参考。
二、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一)作业成本法是核算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作业成本法简称ABC(Activity-Based Costing)法,即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最早是由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于1941年提出的,旨在解决复杂的制造环境下产品成品核算的问题。事实上.这种以作业为核心计算成本的方法不仅能够解决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问题,同时也能够有效核算物流成本。这是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特征决定的.。(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认为,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业组成的,企业每进行一项作业都要耗用一定的资源。而物流成本是对不同的、具有一定关联性的物流作业发生成本的统称.每一项物流作业都会耗用企业一定的资源。因此作业成本法的思想可以应用在物流成本核算。(2)以作业为核心核算成本的作业成本法强调成本的追溯,而尽量避免分摊方式。这种成本的可追溯性不仅能够解决企业物流成本跨度大,分散广的问题,同时因为分摊成本相对较少,可以更精确的计算物流成本。(3)作业成本法在核算成本时重点强调的是成本发生的效用,即成本的发生时候有利于价值的增值,而不管成本是直接发生还是间接发生。这是因为作业成本认为并非所有的资源消耗都是有效的资源耗费。也并非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增加或转移给顾客的价值。利用这一特征核算物流成本,不但可以精确核算每种产品的物流成本,同时还可以明确物流作业过程中的无效资源耗费或非增值作业,从而明确企业优化物流作业的方向。
(二)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步骤首先要选择或确定物流主要作业。物流主要作业通常可以分为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主要是订单处理)、配送等,但是这些作业并不是每个企业都会发生,或者都是主要作业,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特征选择或确定主要作业作为物流成本计算的基础。其次,将各种资源耗费归集到同质成本库。成本库通常都是通过货币化来反应。这样各项资源的耗费就可以从企业会计的总分类帐中得到。再次,选择成本动因,并根据成本库分配率,计算产品某成本动因物流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成本动因时.一方面要注意其是否易于获得,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成本动因与资源消耗的关联程度。否则将为计算过程带来困难,并且会扭曲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最后,计算物流成本。产品的最终物流成本是直接物流成本和各项成本动因物流成本之和。同时。企业还可以根据计算结果确认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例]某工厂主要从事小型家电的生产,其物流主要作业包括订单处理、采购活动、原材料和成品的装卸搬运及库存等。某月企业物流活动主要参数及衡量参数分别见表1和表2,其中人员工资费用为42000元,电费为1330元。因为本文主要探讨物流成本计算,故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其他成本。此可以直接进行第二步,确认各种物流活动的耗费,并统一到同质成本库。具体见表3。
在明确各项物流活动资源消耗后,就可以选择成本动因。对各种产品的各项物流活动的成本,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作业衡量参数作为成本动因。这是因为衡量参数与物流活动成本密切相关。且易于获得。然后将各项物流作业费用分配到各种产品当中。如订单处理成本计算如下:
订单处理作业的作业动因是订单份数,本月订单处理20份,则每一份订单的取得成本为:
每份订单处理成本=11140?20=557(元/份)
A产品订单处理成本=557?8=4456(元)
B产品订单处理成本=557?6=3342(元)
采购、仓储、装卸搬运作业均可参考订单处理作业成本的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其他物流作业费用的分配,由于这部分作业的成本动因复杂,可以简化为按物流主要作业成本比例进行分摊,从而确定费用的分配率。如:
主要物流作业成本=A产品主要物流作业成本+B产品主要物流作业成本+其他产品主要作业成本+期间费用
=25106.5+1 1253.5+3342+11288=50990元
其他物流作业成本分配率=17140?50990=0.336
A产品其他物流作业成本=25106.5?0.336=8435.78元
其他计算类推。该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结果见表4:
(2)计算结果对企业物流管理情况的反应。通过表4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物流成本结构和分布,同时还反应了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物流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反应在物流成本中为期间费用占用物流总成本的比例较高,达到总成本的22%(15088.13/68120),具体表现为仓库利用率较低,装卸搬运能力闲置较为严重。另一方面是非主要作业比例较大.达到物流总成本的25%(17140/68130),这说明其他物流作业管理不但分散,而且作业效率也较低。因此,企业一方面应该将多余的库存和装卸搬运能力出租或出售,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对其他物流作业进行优化重组,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