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就有不少用户反映,有的快递员不管你在不在家,统统把快件往小区空地一摆,或者是放入小区附近的快递柜中再给用户发一条短信,就算完事了。您有没有遭遇过类似的经历?究竟为什么快递不被送上门呢?
“在某号楼旁丰巢快递柜摆地摊可凭编号自行领取”“凭取件码至丰巢快递柜取包裹”类似这样的短信相信不少消费者都会经常收到。
近来,不少消费者反映,一些快递几乎不再送货到家,这显然与消费者网购时的约定不相符。
消费者1:有时候可能家里没人,他(快递员)就直接给你放到快递柜,他可能会给你发一条短信,但是可能我们一忙没注意到这个信息,最后回来错过了这个快递,等你去取的时候还要收费,让人就觉得不太合适。
消费者2:本意应该说希望方便我们的生活,但它实际上占用了更多的时间。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只有京东快递、顺丰,以及一些生鲜平台会送货上门,中通、韵达、圆通等快递在很多城市几乎都不再送货上门。EMS也有一部分快递会直接放驿站或快递柜。
事实上,关于快递员在投递快件到智能快件箱前,究竟应不应该事先征求意见其实早有法律规定。《快递暂行条例》规定,如果未征得收件人同意,快递企业无权强制将快递件投放入快递柜。那么,究竟为什么有了相关的规定,但是让快递送货上门依然很难呢?
行业内的不少专家把原因归因于——近两年快递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加上各类商业成本上涨造成快递加盟网点业务规模增收不增利。
从去年年底各物流企业12月经营简报来看,顺丰单票收入16.94元,同比下降12.23%,但龙头企业如此情况并非行业个例,恰恰是行业普遍现象。
具体来看,12月,圆通速递快递产品单票收入2.21元,同比下降18.94%;韵达股份12月快递服务单票收入2.25元,同比下降25.99%;申通快递12月快递服务单票收入2.33元,同比下降28.09%。表明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单票利润降低。
快递行业的单票利润本就以毫厘计算,利润的大幅下降传导到一线网点人员之上就会造成高流动性和高流失率。在有限的配送人力下,部分快递员为完成签收率等被迫将快件寄存快递柜。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说:“这个是‘价格战’带来的负效应,中国电商快递市场长期就在‘价格战’中,快递员是快递金字塔的底层基石,他们的利益受损,这个金字塔就不会稳定。因此我们还是提倡快递市场不要恶性‘价格战’。”网上买的的东西就是不想出去购买,不送就去实体店呗,何必网上购物。
菜鸟全年外部收入增长68% 价格战下物流行业寻求增量业务
近日,德邦物流股份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1-3月,德邦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54.7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74%;期内亏损4905万元,上年同期实现净利润9983万元,整体利润下降幅度近1.5倍;扣非净利润后亏损达7244万元,每股收益为0.11元。长江商报记者就此对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进行了采访。
长江商报记者:请您分析下德邦一季度业绩大幅亏损原因?
解筱文答: 个人以为,主要原因是德邦物流作为大件物流领域的领导者,再向小件领域进军中,需要面对快运、快递“两线作战”的压力,目前还处在战略转型的调整阶段。在这其中,既要维护快运领域本身具有的市场地位,又要抢占快递市场增量,由此既有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且与快递物流企业发生正面竞争。除此之外,物流行业整体的生产经营成本增长、德邦在智慧物流领域的较大投入,也是其造成亏损的原因。
长江商报记者:挤满顺丰、三通一达、京东等“淘金者”的电商快递赛道上,在“大件物流”的蹊径中,闯出了一片小天地的德邦。在转战大件市场遇到哪些机遇与挑战?分析运营模式。
解筱文答: 快递物流头部企业纷纷由快递向快运伸展,而德邦物流则由快运向快递进军,在电商物流相比此前增量放缓的情况下,快递快运物流企业基于存量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快递快运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对于德邦物流而言,长期以公路运力经营大件物流产品,具有高效的运作能力,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德邦物流应该坚持这一细分领域的深耕,继续敢啃大件物流的“硬骨头”,继续提升其运维品质和标准,让快递向快运发展的物流企业难以企及。
在这方面,应该抓住铁路物流发展的大趋势,瞄准快运物流领域,和中铁快运进行战略合作,在全国高品质开行网络化的铁路快运班列,负责接取送达业务,充分利用铁路运力资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解筱文答: 智慧物流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物流技术的创新应用、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从中长期发展看,将为德邦物流的高效率高品质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短期应该更好兼顾企业经营效益,稳扎稳打,务实投入。
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微信公众号:zgmjply(中国民间评论员)
阿里巴巴5月13日发布2021财年Q4及2021财年全年业绩。菜鸟在物流新赛道获得高速增长:剔除与阿里巴巴集团关联交易收入后,全年实现外部收入372.58亿元,同比增长68%;第四季度外部收入99.59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财年正经营现金流。据悉,菜鸟的增长主要来自物流增量市场,包括全球物流、智慧供应链等新兴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快递行业格局剧变,京东物流、极兔快递崛起,行业增量不增利,2020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1%达到833.58亿票,增速创下四年新高。价格战下头部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实现外部收入372.58亿元
5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1财年第四季度及2021财年全年业绩。菜鸟主要凭借在全球化物流、商家智慧供应链等领域的长期投入和开拓,在增量市场获得高速增长。
本财年,剔除与阿里巴巴集团关联交易收入后,菜鸟实现外部收入372.58亿元,同比增长68%;第四季度外部收入99.59亿元,同比增长101%。此外,菜鸟在2021财年实现正经营现金流。
强劲增速源于菜鸟开拓全新的增量市场空间。菜鸟人士表示,得益于中国在产能供给、内需消费的活跃表现,客户对于新兴智慧物流服务的需求都明显增强。菜鸟在全球化物流、智慧供应链服务、社区物流等物流业增量领域推出创新性服务,满足了客户的新需求。
全球物流方面,2021年3月,菜鸟全球包裹网络的日均跨境包裹量超过500万件,继续位居全球前四。本财年持续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输救援物资,也通过专业的跨境医疗冷链物流,把中国生产的新冠疫苗送往海外。
截至目前,全球运力短缺情况还没有根本性好转,菜鸟的进出口物流保持全速运行,为国际中小企业贸易提供了稳定的服务,助力“双循环”。
本财年,在对商家、产业带工厂提供供应链服务的过程中,菜鸟根据客户的需求进一步扩展服务范围。在小家电产业集群的广东中山、小商品聚集的浙江义乌等国内多个制造业产业带,菜鸟开设原产地仓,向工厂提供极致低成本的发货服务,将工厂的商品从产地直发到消费者手中。
价格战压制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在激烈的价格战下,去年以来到今年一季度,上市快递企业业绩均难言乐观。从2020年财报看,仅顺丰、德邦、圆通三家企业实现营收与盈利双增。韵达、申通净利润下滑。从2021年一季报来看,除圆通表现平稳外,顺丰、申通等多家快递企业业绩并不理想。
申通今年一季度营收52.6亿元,同比增长47.28%;净亏损8952.1万元。顺丰亏损明显,今年一季度营收426.20亿元,同比增长27.07%,净利润亏损9.89亿元。顺丰将亏损原因归结于新业务拓展关键期的前置投入,以及春节不打烊和网络融合调整等导致的成本增加。
方正证券指出,2020年快递行业单票收入降幅达到10%,14年以来的新高,通达百世顺丰单票收入降幅均在20%-30%的区间,但快递行业单位成本的降幅基本只能维系在10%-20%的区间,价格战已经脱离成本,彻底演化为恶性价格战。
电商件快递市场激化的竞争带来了监管环境的变化,今年4月浙江省府审议通过的《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草案)》规定快递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对电商平台的快递选择的公平性进行管控。机构普遍认为,行业政策底出现,价格战终点可以展望。
事实上,快递行业未来增量空间仍然巨大。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0年,快递企业日均服务4.5亿人次,相当于全国每天有1/3的人享受快递服务;2020人均快递59件,同比增加14件,增幅明显。预计2021年快递业务量将超千亿件,同比增长20%。预计2021年快递业务收入将超万亿元,同比增长18%。
物流行业寻求增量
“与其他快递公司、仓配物流公司不同,菜鸟的物流解决方案着力于新赛道,菜鸟的增长也主要来自全球化服务、社区服务、产业带服务等新兴的供应链和物流领域,它们都是增量市场,是一片蓝海。”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说。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有2.3亿人次出游,年轻人“出行寄行李,返程寄特产”的 旅游 方式,间接催生了一个快递新场景: 旅游 寄快递。5月7日,菜鸟裹裹联合飞猪发布《五一 旅游 寄快递报告》显示,五一期间,全国热门景区寄快递量全面反超疫情前,刷新 历史 峰值,相比去年涨幅超80%。数据显示,菜鸟裹裹寄快递服务已覆盖全国2800多个区县,成为2亿人的生活方式。
寄快递只是菜鸟在消费者服务领域开拓的新赛道之一。作为社区物流新场景的先行者,菜鸟驿站在本财年收获了高速增长。在中国广大的城市社区、高校和乡村,随着菜鸟驿站覆盖的区域持续扩大,包裹量增速迅猛。2021年3月,菜鸟驿站日均处理的包裹量比2020年同期的提升近2倍。
杨达卿认为,菜鸟在快递物流的“存量竞争”之外,走出了“增量创新”的市场空间。通过提供社区物流、跨境物流等服务满足了新兴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