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大部分企业都需要采购叉车、托盘、货架、自动识别产品、自动化物流设备、物流周边设备等产品,回答采购需求的企业比例比较高。
未来5年计划增添叉车类别的企业有83%,其中回答预计采购电瓶叉车的占55%,内燃叉车的占43%,特种叉车的占38%,轻小型搬运车辆的占31%;
未来5年计划增添叉车配件的企业占38%,主要是添置叉车属具和蓄电池等配件;
未来5年计划增添托盘及单元化产品的占73%,其中增添木托盘的占32%,塑料托盘的占68%,物流周转箱的占59%,仓库笼的占21%,其他单元化设备的49%;
未来5年计划增添货架系统的占49%;增添仓储拣选系统的32%,增添输送分拣设备的35%;增添起重设备的7%;增添自动识别产品(包括条码、条码打印机、数据采集终端、RFID产品)的39%;预计增添自动化装备的(包括自动化货柜、自动导引小车、机器人码垛机等)
22%;预计增添物流周边设备的(包括工业门、升降台、裹膜包装机、自动称量装置等)28%。
调查表明,未来5年企业对物流技术装备的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企业需求的物流技术装备的主体依然是叉车、托盘、货架、自动化产品与设备等。
第一,它是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
不同的物流系统必须有不同的物流设备和设施来支持,才能正常运行。因此,物流设备和设施是实现物流功能的技术保证,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科学化、自动化的重要手段。
第二,它是物流系统的重要资产
在物流系统中,物流设备与设施的投资比较大,随着物流机械设备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物流技术装备既是技术密集型的生产工具,也是资金密集型的社会财富,配置和维护这些设备与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相应的专业知识。
第三,它涉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
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从物流功能看,物料或商品要经过包装、运输、装卸、储存等作业环节,而且还有许多辅助作业环节,而各个环节的实现,都离不开相应的机械设备,而且,这些机械设备的性能好坏和合理配置直接影响着各环节的作业效率。
第四,它是物流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
一个高效的物流系统离不开先进的物流技术和先进的物流管理。先进的物流技术是通过物流设备与设施体现的,而先进的物流管理也必须依靠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实现。如在现代化的物流系统中,自动化仓库技术的应用中综合运用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和无线射频技术等)等高科技技术,使仓储作业实现了半自动化、自动化。物流管理过程中,从信息的自动采集、处理到信息的发布完全可以实现智能化,依靠功能完善的高水平监控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对物流各环节的自动监控,依靠专家系统可以对物流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诊断,对系统的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因此,物流设备与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是物流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中国物流落后发达国家30年,中国物流业近5年才开始起步,并进入发展期。物流业的兴起与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制造业转移中国密切相关,接着是连锁业物流、家电物流、日用化工业物流、汽车物流等等。从区域概念来讲,先是沿海,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再逐步向中西部推进。
据权威人士分析,中国的物流业的总体水平,特别是从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大约在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中国物流业虽然已迈入发展期,但总体上仍落后于发达国家20至30年。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物流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各种物流运输设备数量迅速增长,技术性能日趋现代化,集装箱运输得到了快速发展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先进的物流设备系统不断涌现,我国已具备开发研制大型装卸设备和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能力。总体而言,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物流设备总体数量迅速增加。
②物流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③基本形成了物流设备生产、销售和消费系统。
④物流设备在物流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⑤专业化的新型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 一:加快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开放物流业市场。
调整部门区域性和部门性的法规,制订通过一部全国性的物流法,由国务院商务部具体实施,并建立与交通、通信、海关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从而统一全国的物流市场
二: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中国的物流,人才是关键。培养物流人才可以通过政府、院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来实现。
三: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合理布局。
国家除了加快对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各物流企业应加强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科学布局。各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正确引导物流企业布局和建设物流中心,包括物流仓库、配送中心、通信网络基础等。
四:提高科学的物流管理水平。
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完善物流行业标准。
二是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
物流企业应经常送培自己的管理人员,以便使他们实时更新管理理论知识,学习新的管理经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同时,物流企业也可以与国外具有先进物流管理经验的企业加强合作和交流,以提高自身的物流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