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美APP改名“真快乐”、上线打扮家App、国美折上折App等一系列动作后,国美零售又将旗下安迅物流的上市计划提上了日程,这也是时隔五年之后,安迅物流再度尝试加入资本市场。
12月16日,国美方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安迅物流已有IPO计划,目前正处于引入战投阶段,定位为物流平台化公司。国美零售CFO方巍表示:“安迅现在对外收入占比已经达到40%,明年能到50%,说明它已经具备独立上市发展的潜质”。
安迅物流为何上市?
根据公开资料,1987年成立的国美电器在飞速扩张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产品在各门店和厂商之间的流动,国美电器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内部物流体系——国美物流配送事业部,主要负责厂到店、厂到仓、仓到店、店到店物流服务,这便是安迅物流的前身。
虽然安迅物流早在2012年就从国美集团内部独立出来,但是业务大头还是来自于国美集团,到了2016年时,快递行业迎来了一波上市潮,“通达系”、顺丰等快递巨头均在这波浪潮中成功上市,也有许多二三线物流企业为了蹭热度宣布上市,安迅物流也是其中一员,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安迅物流的上市计划最终没了消息,而快递行业也陷入了长期的激烈竞争之中,直到最近情况才有所变化。
一方面,顺丰同城、安能物流、维天运通等物流企业纷纷于最近上市,这些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频繁动作,让整个物流行业再度暗流涌动,整个行业的估值也水涨船高。
根据国家邮政部门发布的《2020-2021 中国快递物流发展报告》显示:过去十年中,我国快递行业飞速发展,业务量从23亿件增长至833.6亿件,预计今年这一数据将突破千亿件。
另一方面,国美零售在今年12月22日的全零售生态伙伴大会上,明确了构建“全零售生态共享平台”的战略目标,这也是国美“家·生活”战略第二阶段的核心战略,其主要实施路径就是构建并聚合线上、线下、供应链、物流、大数据&云及共享共建这六个重要平台。
不可否认的是,新零售正在成为新的趋势,国美零售、京东、阿里巴巴等平台型企业正在不断推动新零售市场的发展,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完善成了新的核心竞争力。
除此之外,因为疫情的冲击,国美2020年业绩惨淡,营收仅为441.2亿元,甚至不如2008年,今年业绩虽然有所回升,但是想要完成黄光裕“18个月重回巅峰”的豪言,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如此,安迅物流地独立上市,对于国美零售来说非常重要。
新风口之下,安迅物流需要面对什么?
今年以来,无论是安能物流登陆港交所还是日日顺A股递表,都在资本市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企业也将大件物流视为新的风口,不仅是深陷快递价格战泥潭的快递巨头想要拓展大件物流市场,老牌物流企业也想要从资本市场寻找新的机会。
快递方面,随着中小件物流行业前几名选手的网络逐渐铺开、纵深化,专线与区域网络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结合2019年各大快递公司的“成绩单”来看,在中小件物流市场中,“通达系”和顺丰的市占率合计已经达到80%之多。再加上中小件物流头部选手大打价格战,用本已微薄的单票收入换取规模增长,导致价格战情况持续恶化。这种情况下,就连头部企业们都想要寻找新的突破口,更何况那些尚未被淘汰出局的二线物流企业。
于是,与快递一墙之隔的快运行业似乎成了二线企业的香饽饽,将重心转向该领域的选手只多不少。例如此前“卖身”百世,在这一赛道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在去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中,百世提到:“快运业务当季货运量超过262万吨,同比增长25.1%;全年货运量则为839万吨,同比增长20.2%,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百世还表示,当季快运业务“录得了可观的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这或许正是它在收购条款中保留快运业务的原因。
虽然百世的进展称得上是喜人,但是在此赛道深耕多年的日日顺供应链、苏宁物流等老牌快运企业多年积累显然不是空气,背靠海尔集团的日日顺在营收规模上远超安迅物流。
据日日顺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期间,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5.87亿元、103.46亿、140.36亿,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25亿元、2.73亿元、4.22亿元。
至于安迅物流这边,据媒体报道,安迅物流内部预计到了2024年营收将突破60亿元,想要缩短与日日顺之间的差距显然不是一件易事。
全平台战略如何落地?
安迅物流CEO韩磊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安迅物流目前有两个重点,一是继续深耕以大件家电为主的仓配业务,第二就是物流平台,搭建自己的生态,发展方向是平台化、全品类、全链条。”
消费者层面,安迅物流在今年7月23日宣布将原有的“闪店送”业务进行升级,消费者在真快乐App(原国美零售App)内购买中小件商品时,安迅物流会按照附近门店存货情况,提供30分钟或者24小时的配送服务。
物流网络层面,安迅物流于8月10日宣布旗下:“零担、专车、装配”一体的供应链物流网络“安迅卡航上线”,两个月后更是公开了战略转型方向,披露了云仓撮合计划,想要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社会化的物流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套开放化程度极高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网络。
简单来说,安迅物流一方面想要尝试踏足基于门店的中小件同城配送业务,另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从产品生产下线开始到零售终端的全供应链服务,包括VMI、运输配送、仓储装卸、快递以及信息管理等。
安迅物流CEO韩磊表示:“安迅物流实质是一家物流平台化的公司,为整个零售链条的相关从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安迅不仅有云仓、有网络货运平台,未来还要做抢单平台,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将物流平台做大做强。”
从资本层面来看,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回归后,安迅物流动作不断,先是牵手拼多多、京东,又在今年11月与国美集团签订了一份9亿元人民币的可换股债券投资协议,为期五年,利率为5%。
总的来说,外界订单对于安迅物流的接受度将是能否实现平台化的关键,如果安迅物流未来几年中能够依托国美、拼多多、京东等平台快速提升规模与实力,引入更多社会资源,也不是没有实现全平台目标的可能性,但是在那之前,国美该如何支持安迅物流还是个问题。
家电巨头的物流公司为何纷纷单飞
IT之家 8 月 28 日消息,国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发布“盈利警告公告”,预计 2022 年上半年亏损超 25 亿元。
公告称,2022 年上半年,进一步加强的疫情管控政策以及市场消费环境,对零售行业带来进一步的挑战,本集团的业务也受到影响。
根据对最近期的本集团管理账目之初步审阅,预期报告期内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将下滑约 45% 至 55% 之间,本集团于报告期内的归属予母公司拥有者应占亏损预期将在人民币 25 亿元至人民币 30 亿元之间,而去年同期亏损为人民币 19.74 亿元。
IT之家了解到,该数据仅基于国美零售管理层的初步审阅,有待最后确定,预计将于本月底发布最终的业绩公告。
此前,国美一度陷入拖欠供应商货款、合作伙伴断交、欠薪、裁员等传闻。根据财报,国美零售 2021 年收入 464.84 亿元,归母净亏损 44 亿元。
8 月 19 日晚间,国美零售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 8 月 22 日正式复牌,同时宣布拟重组公司业务板块,剥离亏损业务,注入大股东两处物业及安迅物流部分股权,以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融资能力。
家电巨头的物流公司为何纷纷单飞
引导语:家电企业剥离物流业务,使其独立发展已不是个案,海尔的日日顺、美的的安得、苏宁物流等等都是这样发展而来的。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家电巨头的物流公司为何纷纷单飞,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里首先要说明一个问题,很多大型零售或消费品公司都有自己的物流部,过去这些内部的物流部门是整个公司供应链的一部分,现在为何他们纷纷被剥离出来,独立发展?这是和快速发展的电商行业对物流业的需求分不开。
早在2013年12月,阿里巴巴对海尔集团子公司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就进行了总额为28.22亿港元的投资。其中,阿里对海尔电器旗下日日顺物流投资18.57亿港元,共同设立合资公司。阿里获得海尔电器2%的股份,以及旗下日日顺9.9%的股权。
当时外界普遍认为,阿里看中的主要是日日顺的物流能力。张勇当时曾经说过:?阿里希望通过日日顺物流,推动整个物流大件服务标准的建立,对天猫及淘宝的大家电商品和大件商品,从行业格局上有进一步突破。?
这话其实点出了家电物流公司的优势,就是在大件商品配送方面能力突出。
其实家电物流公司的优点还不止如此。他们的优势还包括:
1 网络覆盖全;家电业作为中国最早市场化的消费品行业,这些龙头公司都较早的完成了全国布局,因此有着较为完善的一张全国网络。
2 服务能力强;家电行业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个送装一体,售后服务高发的行业,因此家电企业物流公司的员工也都有一定的上门服务能力(与之相反的是服装和餐饮行业)。
3 家电公司的物流网络一般都是自营网络,因此有着庞大的自有员工队伍(包括自有车辆)。
正是这样的优势存在,使得家电企业的物流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另一方面,无论是家电公司还是连锁公司都希望自己的物流部门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从一个成本中心转变为一个利润中心,由公司物流走向社会化物流。
家电物流的发展,典型的不外乎两种模式:一种是由家电制造企业的企业物流发展而来,除了海尔的日日顺,还有来自美的集团的安得物流。另一种是从家电零售商脱胎而来的自建物流,这方面,国内家电连锁两大巨头国美和苏宁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代表。
今天我就来梳理一下从家电圈走出的物流四大金刚,窥探一下他们各自的发展前景。
1家电制造企业的企业物流?物流企业
家电行业是国内关注企业物流管理问题最早的行业之一。从1999年开始,就有很多家电企业向国际知名咨询公司进行物流或供应链方面的咨询,开始诊断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问题,也有很多家电企业建立、控股、参股物流企业。家电业早已意识到了现代物流的重要性,并着手解决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
家电企业将自己的企业物流从内部剥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物流企业,可以说是家电物流最初的形成方式,比较典型的有海尔日日顺物流、美的安得物流。
海尔日日顺物流
日日顺成立于1999年,全称青岛日日顺电器服务有限公司,2011年6月24日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以2.4亿元收购海尔集团公司持有的青岛日日顺电器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完成后,日日顺成为海尔电器的全资子公司,并与海尔内部的物流部进行整合,承接了海尔电器的物流业务,也使海尔物流从集团内部独立出来,从企业物流成功转型为物流企业。
依托海尔集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物流技术,日日顺物流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物流再造 ? 打造家电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
日日顺物流成立之初将原先分散在28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配送和成品分拨业务进行整合,提出了三个JIT的管理模式,赢得了基于速度与规模的竞争优势,实现物流成本环比降低6%。 同时,提出?一流三网?同步模式,即:整合全球供应商资源网、全球配送资源网、计算机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定单信息流提速,建立起贯穿供应链一体化的服务能力。
第二阶段:物流企业的转型 ? 从卖服务到为客户提供管理CCC一体化解决方案
凭借多年来打造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业务流程再造经验和专业化物流团队等资源,日日顺物流开始从企业物流向社会化物流企业转型,并确定不是简单的卖物流服务,而是要卖解决方案的定位,创新性提出为客户提供管理CCC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日日顺物流社会化业务从家电行业快速拓展到家具、高科技、零售业等多个行业,并为客户定制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
第三阶段:平台企业的颠覆 ? 打造大件物流信息互联生态圈
互联网时代物流企业单一服务、简单仓配服务、打价格战已经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企业开始向平台企业转型,打造用户体验引领的价值交互信息互联平台,打价值战。日日顺物流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中心,整合一流资源,以打造自动化管理的仓储网、覆盖到村的'配送网、送装同步的服务网、即时交互的信息网为基础平台。
日日顺物流发展到今天,从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从社会化到平台化,日日顺物流的每一次转型,可谓家电物流成长发展之典范。
美的安得物流
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1月,起初是由美的集团、新加坡吉宝物流投资的中外合资物流企业,后来由于外方的撤资,安得物流成为美的集团下的全资子公司。
随着近年来美的对物流的重视,美的将集团内其他事业部的物流也并入安得,实现整合。但是安得在为美的内部物流服务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外部业务,据了解美的的内部物流只占安得业务规模的30%,安得最主要的业务还是来自于社会物流。
目前安得物流服务客户主要涉及家用电器、快速消费品、汽车及配件、电子通讯、医药及化工等行业,物流服务包括干线运输、零担集拼、智能云仓、同城配送、送装一体。此外在大的方面,安得还做国际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采购物流、家居物流。可以说从安得物流身上已看不到企业物流的影子,而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物流运作理念、开展多种物流服务的现代化物流企业。
2家电零售平台的自建物流?物流企业
苏宁与国美可谓家电行业零售连锁品牌的两大巨头,作为竞争对手,苏宁与国美的竞争,从线上到线下,从产品到价格,从服务到物流。随着家电产品销售价格的逐年走低,整合供应链,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成了家电零售企业最后的利润空间;也随着苏宁易购与国美在线电商平台的发展,物流服务成了两大平台角逐的关键。
苏宁物流
苏宁物流始于1990年,早期主要为苏宁提供物流服务,2012年苏宁物流从苏宁的内部服务体系中剥离出来,转型成为第三方物流公司。2015年1月12日,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在2015年春季部署会上宣布成立苏宁物流集团,加速物流业务板块产业化发展、独立化运营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8月,苏宁和阿里巴巴共同宣布,:阿里将投资约280亿元人民币参与苏宁云商的非公开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苏宁云商的第二大股东。苏宁将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新发行股份。
随着苏宁易购电商平台的发展,苏宁开始布局电商快递服务。据统计,苏宁在在全国仓储规模达455万平方米,物流基地60个,开通配送区域8801个,可配送乡镇总数突破15000个,三四线城市覆盖率达77%。依托苏宁近年来在全国布局的仓配网络,苏宁物流致力于给消费者带来极致的物流体验。
今年以来,苏宁快递在?418?期间联合天猫针对家电3C产品承诺6城半日达,?618?期间针对大家电商品承诺12城半日达、针对所有自营商品承诺百城次日达,甚至部分商品承诺2小时送货上门,整体实现全国61城全区域半日达,195城门店出货2小时急速达。
苏宁物流半日达的实现也让人们纷纷议论,苏宁物流都能半日达了,京东物流的核心竞争力还在吗?苏宁在物流上的发力,或许会给作为同样是家电行业电商平台起家的京东带来些许压力吧。
国美安迅物流
国美安迅物流设立于2012年,原先以国美物流为基础成立,依托于国美集团强大资源网络构建,负责国美商品的仓储、调拨、配送业务。2013年,安迅物流向社会开放,成为面向家电、家居、家装等中大件的,拥有全国仓储、配送一体化服务经验的全供应链服务商。
在各大家电企业、电商平台纷纷自建物流,家电物流市场风起云涌的时代,国美物流也在加快自己的步伐。8月1日有消息称,国美电器年内将把旗下安迅物流剥离出来,完成拆分后安迅物流将加快上市步伐,计划2018年完成独立上市。
在家电零售的O2O转型时期,国美滞后于苏宁,这也使曾经红极一时的家电行业零售巨头国美电器在后来的发展中稍逊苏宁电器。到如今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化发展,国美也是略有滞后的,但国美也在加快跟进的步伐。8月1日下午,国美旗下物流公司安迅物流宣布:截至2018年底,安迅物流将在全国县乡农村地区的1000个县发展2万余家农村终端加盟店,计划在2019年完成?再造一个国美?的目标。这一渠道下沉的动作,也可看出国美安迅物流正在向家电物流市场进军。
对于家电物流企业而言,从物流部到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这不仅是他们自身物流能力成熟的需要,也是中国商业发展的需要。从长期来看,安迅物流的目标应该不是孤例。从服务单一企业物流到进行社会化的物流服务,最终独立登陆资本市场,应该是在不远的未来可能实现的发展道路(注:日日顺和安得资产已经在上市公司之内)。
而家电物流的纷纷独立,也可能会鼓励更多的消费品大公司将自己的物流部门独立发展,这样物流在整个公司价值链的地位,将不再是一个后勤保障部门,而是成为真正的价值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