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冷链运输车和冷库,再也不愁我们这里高山蔬菜卖不出去、卖不上价钱了。”看着大清江蔬菜冷库里一袋袋刚采摘的高山蔬菜装车,一辆辆外地牌照的蔬菜运输车在山路上穿梭,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的蔬菜种植户们很是高兴。
田间地头一个个冷库,国际物流一厢厢冷柜,让农产品外销半径扩大,实现错峰销售提高收益。作为农产品进城的“大动脉”,不断发展的冷链物流惠及越来越多的农户,带动群众脱贫增收,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作用越发明显。
?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些藏在深山的蔬果凭借冷链物流上了外国人的餐桌。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期间,10万只小龙虾通过中欧班列(武汉)运到莫斯科,当地的进口商通过线下渠道将小龙虾送入当地餐馆和酒吧。
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雷称,冷链化是中欧班列的发展趋势。自2016年中欧班列(武汉)首次采用冷链技术以来,小龙虾、宜昌柑橘等中国农产品被运往欧洲。
“我们去年出口柑橘3万多吨,价值2.1亿元,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王恩珍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客商越来越多,物流越来越便捷,柑橘出口量逐年递增,为农民打开了脱贫致富的新路。
通过冷藏库收储,贵州修文的猕猴桃销售时间从上年秋天延至次年春节前后,错峰后价格增长100%以上。冷链建设不仅有效延长农产品市场周期,推动果蔬、海产品、肉类产品上行,调节了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还延伸了农产品产业链条,从而增加农产品收益,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