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核心的关键环节就包括冷库设计建设,冷库设计专业性较强,新国家标准《冷库设计标准》、《冷库施工及验收标准》将于2021年12月1日起实施。2020年,我国冷库容量最大的地区为华东地区,总容量达到1860.5万吨,占全国冷库总容量的37.8%。近几年冷库容量较快增长,但人均冷库依然低于国际水平。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上市公司顺丰控股(002352.SZ),京东物流(HK:02618),中国外运(601598),苏宁易购(002024.SZ),海航冷链(831900),海容冷链(603187),澳柯玛(600336),冰山冷热(000530.SZ)等。
本文核心数据:冷库容量区域情况,全国冷库总量,全球各国人均冷库容量
冷库是整个冷链的核心环节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涵盖了仓储、运输、配送、零售等各个环节,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冷链设施的缺失,都会让产品质量大打折扣。其中最有核心的关键环节就包括冷库设计建设。根据实际需求,冷库大致分为大型库、中型库、小型库和微型库。中小型冷库一般用于超市、农贸市场这些冷链终端,或者田间地头这些冷链起点用于储藏刚收割的农产品。
新国家冷库设计规范年底实施
现代化的标准冷库内部有钢架结构,方便铲车进行作业,冷库消耗的主要是电能,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冷库一般会采用更好的保温材料和能耗更低的制备设备,并采用计算机系统调控温度。为了实现全程无断链,冷库还应该包括存储区、流通加工区等基本功能区,同时根据客户的需求,还有预冷区、解冻区等特殊功能分区。
冷库设计由于其专业性很强,所以需要冷库工程师来完成,工程师在设计冷库时候不仅要考虑冷库的专业性、实用性、经济性等问题,还要注意冷库的安全性,每年都有大量因为冷库设计而引发的冷库事故,所以冷库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冷库设计标准》、《冷库施工及验收标准》的公告,国家标准《冷库设计标准》编号GB50072-2021,自2021年12月1日起实施,国家标准《冷库施工及验收标准》编号GB51440-2021,自2021年12月1日起实施。
我国冷库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冷库资源严重不平衡,国内冷库主要建在沿海地区,而中部、西北部等地的冷库数量极度缺乏,在这些地方,运输率低、货架期短、食品安全存在隐患。我国生鲜尤其是果蔬类,损耗严重,原因之一就是冷链流通率只有19%。
据中冷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冷库容量最大的地区为华东地区,总容量达到1860.5万吨,占全国冷库总容量的37.8%。其次是华中地区,冷库容量为752.7万吨;排名第三的是华北地区,冷库容量为731.2万吨。
近年冷库建设较快增长
伴随着国家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冷链物流项目纷纷上马,各类冷链物流相关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各级政府意识到冷链物流对于保障基础民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发展冷链物流产业,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发展重点。
伴随着冷链新基建政策的逐步深入,冷链物流两端及流通环节的各类基础设施及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逐步向体系化、系统化方向沉淀。据中物联冷链委预测,2020年我国冷库容量达突破7080万吨(折合1.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1%。近年来冷库容量规模保持较快增长趋势。
人均冷库容量远低于国际水平
根据国际冷藏仓库协会(IARW)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人均库容面积达到0.49立方米/人,日本为0.32立方米/人,中国仅有0.13立方米/人,人均冷库容量只占美国的1/4,反映出国内冷库建设规模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2020年排名第一的美国Lineage,冷库容量5066万立方米,几乎相当于全中国的一半,而国内排名最高的中外运冷链物流,只有274万立方米,仅为Lineage的1/20,冷链资源配置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冷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生鲜电商发展面临多重问题 冷链物流成为发力重点?
我国冷链物流近年来不断发展。非冷链运输耗费严重且运送货品安全性差,伴随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善,我国冷链迅速发展。我国2008-2014 年冷库储存容量复合增长率为35%,2015 年冷链市场规模达1583 亿元,预计到2020 年冷链将达到3479 亿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7.1%。目前食品和农产品在冷链中占大部分, 医药化工占比较小。
我国冷链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冷库建设存在很大发展空间。中西部承担全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 而当前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主要渠道。目前我国冷库分布失衡,东部沿海冷库逐渐饱和,但是中西部依然建设不足,未来存在可发展空间。
冷链物流企业所有的冷藏车数量和社会冷藏车辆几乎各占一半,这就产生了大量的以个人车主身份从事冷链运输的散户。由于货源与车源信息不对称,这些散户往往需要支付信息费并等待完成配货,有时甚至空车返回,这就造成了我国公路运输40%左右的空载率。作为冷链车,一个月跑不到2万公里那么作为车源利润可能就不足了。
目前车货匹配的平台有很多,鲜安行服务平台由陕西卓讯物联倾力打造,冷链行业从业者提供一个7*24小时开放交流的平台,打通信息壁垒,高效合理运用资源。全国各省、市、区、县400多家联盟网点,基本上冷链车遇到状况每个地市都有专人及时帮助,维修,线上线下优势明显。
鲜安行冷链专家为您解答:
据《2016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实现盈利的只有1%,基本持平的有4%,88%处于亏损状态,另外7%则是巨额亏损。
同一时间,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当前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2%、34%、41%,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字大约是95%-98%,某些产品(肉禽类)更是达到100%。
以上就是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在生鲜商的一个侧写,高损耗,高损腐,成本高但是利润低。
因此,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推进冷链物流建设,前不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提出建立现代冷链物流体系的目标。在此形势下,中国邮政、京东,顺丰等纷纷利用樱桃、荔枝等时蔬成熟之际,大举进军冷链物流产业。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冷链成本让各路生鲜商叫苦不迭,却仍然有不少资本大鳄杀进场中呢?冷链物流的成本,究竟应该怎么算?用冷链配送生疏肉品,成本一定会增加吗?
决定成本究竟是不是冷链物流
实质上,影响蔬菜配送成本的并不全是冷链物流,用不用冷藏车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是凭借优化的供应链体系、集约化的物流配送体系,保证蔬菜的质量,这样就足以消化掉使用冷链所带来的成本提升。
此外,根据不同商品的销售量沃尔玛还会设定不同的参数、不同的配送频率,这可以 最大程度的降低物流成本。
同时,如果货主不具备像沃尔玛这种零售巨头一样的实力自建冷链物流体系,那么还可以选择和诸如鲜安行冷链这样的专业冷链配送平台合作。
冷链物流有其实际性
我们日常的蔬菜,肉品,即使放在保鲜柜里,新鲜度也只能保持一天,第二天卖不出去的话,只能丢弃了,这就造成非常大的浪费。
而如果采用冷链运输的生疏,则可以保持其三天左右的新鲜度。这样其实就大大降低了损耗、延长商品的售卖期。从而提升了商家的实际收益。
企业转型,最好的机会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众所周知,冷链物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仍是我国运输业当中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的一个亮点,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会朝向绿色、环保、优质、安全、快速、低成本运作,在电商和“互联网+”的刺激下,物流企业借助互联网转型升级成为必然。
纯手打不容易,喜欢请采纳。鲜安行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