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区以来,开发区各项建设事业迅猛发展。截止2008年底,已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外资企业入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韩国LG、日本夏普、德国博世西门子、美国A.O.史密斯、美国邦基等世界500强在区内投资企业36家。在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开发区还积极承接南京城区的工业转移,熊猫电子、紫金电子、长江电子、华东电子、江南光电、金陵药业、凤凰传媒集团等国有大企业大集团以及圣和药业、佳通手机、大贺传媒、新华海等民营科技企业纷纷在开发区投资建厂。
2008年开发区共实现业务总收入1565亿元,工业总产值150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06亿元,财政收入40亿元,进出口总额121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6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7亿美元,新批千万美元以上外商投资企业数17个。2008年度,在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评比中,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列第10位;在省外经贸厅统计的全省12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列第5位,高居全市第一。开发区已连续数年被省、市评为“先进开发区”、“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和“外向型经济工作优胜单位”。
2009年初,南京市委、市政府对栖霞区园区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将栖霞经济开发区、三江口工业园、龙潭物流基地、仙林高科技产业园整体托管并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使开发区发展空间扩大到100平方公里,开发区站在了新一轮发展、“二次创业”的新起点上。
发展历程
1992年6月1日,南京市政府决定设立新港工业区。
1992年9月18日,新港工业区举行开区仪式。
1993年11月4日,江苏省政府批准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
1995年5月20日,南京市政府批准“南京新港工业区”更名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7年5月6日,“南京新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现更名为“南京高科”(上证:600064)。
2002年3月15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3年3月,国务院批准在开发区内设立国家级南京出口加工区。
2009年1月,开发区托管南京栖霞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潭物流园、三江口工业园和仙林高科技产业园4个省市级园区,组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
2011年12月,开发区被命名为南京首家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2012年5月14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栖霞区龙潭街道、栖霞街道、西岗街道整建制委托开发区管理。
栖霞区下辖9个街道、121个社区。9个街道分别是:尧化街道、马群街道、迈皋桥街道、燕子矶街道、栖霞街道、龙潭街道、仙林街道、八卦洲街道、西岗街道。
另有:龙潭监狱、栖霞经济开发区、南京龙潭物流园、南京市靖安三江口工业园、南京市马群科技园、南京仙林大学城、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南大科学园、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南京金港科技创业中心、仙林智谷、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人民政府驻仙林街道文枢东路1号。
地理位置
栖霞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北部,面积395.44平方千米(含长江水面),北起栖霞区龙潭街道马渡村东长江中心航道,与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市接界;自马渡村沿便民河至龙潭街道,经东阳至漳桥一线,与句容市接界;再绕西岗果牧场南端,以灵山与南京市江宁区接界。南以仙林街道、马群街道,与南京市江宁区、玄武区接壤。
西以迈皋桥街道十字街起、至燕子矶街道与南京市鼓楼区毗邻。北从燕子矶街道渡师石起,绕八卦洲街道北,经栖霞街道,至龙潭街道马渡村,以长江中心线为界,与南京市六合区及仪征市隔江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