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被誉为火车拉来城市的石家庄,是共和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但其一直抱憾于新兴城市缺少历史渊源,正定拥有丰厚历史文化遗迹,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管辖石家庄市现辖区的正定府却逐渐在现代化发展中落了伍,成了石家庄人眼中的“乡下”。
缺少自然河湖水系也成为困扰石家庄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正定滨临滹沱河,滹沱河、太平河如今的生态环境又为正定提供着强劲的发展动力。新区的建设也将使石家庄成为滨河城市,大大提高城市品位。
因此,正定新区的建设和加速发展成为石家庄和正定双方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正定将在与石家庄市的融合中迎来新历史篇章。在新区的建设中,正定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古城正定迎来的这种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石家庄也解决了没有历史底蕴的硬伤。应该是省会石家庄突破发展瓶颈的阶段选择,甚至可以看作一种历史的推动,是石家庄和正定两地的双赢。 ■旧城改造工程
大规模实施集中连片拆迁改造,三年内完成拆除30万平方米。
重点实施西关、太平街、北门里、南关、教场庄、西北街等23个城市建成区内的村街改造,努力改善村(居)民居住环境,增加道路绿化用地,繁荣商贸服务产业,提升沿街景观形象。
加大违法建筑拆除力度,对107国道、华安路、恒州街、恒山路、中山西路、高速路口等城市主次干道和出入市口附近的违法建筑、简陋建筑、超期临建进行拆除。
全面推进达诺现代城、万佳丽都、华府名邸、晶都花苑、江南新城等12个现代化住宅小区建设。
■道路畅通工程
通过三年努力,完成42条道路施工,使城区基本形成“七横七纵”循环开放的交通体系。
新建道路33条,其中包括东上泽大街(正无路-北外环路)、机场至107国道线、中华大街北跨(石家庄市区-正南线)、机场专用公路、机场到西柏坡公路等。
■风貌恢复工程
有计划地恢复阳和楼、开元寺法船殿、西城门、北城门等文物古迹。
投资5000万元,综合整治旺泉街以西、中山路以南、东门里小学以北的隆兴寺周边历史文化街区,改善旅游环境,营造古色古香、文化浓郁、古韵突出的明清风韵街区。
在中山路以北、天宁苑广场以东,新建一座占地2954平方米、建筑面积6248平方米的博物馆。
■生态完善工程
三年内新增绿化面积15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区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可吸入颗粒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全面削减。 在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下发的《省会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和2008年迈大步实施方案》中,“1+4”组团城市发展格局和“省会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有关滹太新区和正定新区的规划设想,将使石家庄成为跨河城市。这对石家庄“缺水”“缺历史”的现状似乎意义非凡,对城市未来居住环境的改善会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也许能为经济发展越来越迫切下的石家庄拓展历史文化空间,寻找到某种“精神”依托。
为了打造“古新辉映,城河交融”的正定新区和滹太新区,并期待以城建带动区域在“1+4”组团中率先突破,正定迅速融入了三年大变样的角色中,这一切与市委市政府对正定发展的定位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市委市政府“西优北跨”的城市战略方向给正定送了一份难能可贵的发展大礼,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显国提出的“古城古韵,恢复九楼四塔八大寺;新城新景,拥抱绿色开发滹沱河”为正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方向。为此,正定将实施总投资135亿元的“规划引导、旧城改造、道路畅通、风貌恢复、生态完善、园区建设、精细管理、素质提升”八大工程80个项目。
除却政府的支持,无论是古城的底蕴,还是新城的潜力,也都将成为正定发展最有力的保障和推动力。 一个城市不能没有记忆,城市的记忆得以保存的最好载体无疑是历史文化遗迹。致力于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的正定,古城风貌的恢复至关重要。
正定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其中隆兴寺尤为著名。为了更好的进行风貌恢复,正定将严格执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划定的古城保护区坚持多拆少建,降低建筑密度,增加公共空间。古城保护区主要街道要继续推行两侧仿明清式建筑,有计划恢复阳和楼、开元寺法船殿、西城门、北城门、东城门等“九楼四塔八大寺”的文化古迹。届时,隆兴寺周边的历史文化街、临济祖庭品牌将得到整治和延续,一座古代园林特色的常山公园也将在市中心展现。
为了更好的恢复和留存“城市记忆”,正定正在筹备一个6248平方米的历史文化博物馆,陈列和展示历史痕迹的同时,让历史得以在纪念中留存发展,使正定真正成为弘扬古城人文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
古城古韵需要恢复,而新区新景则需要发展的轴线和网络。“轴线是滹沱河,网络是已经和即将贯通的道路。”城市依水而兴盛,依路而通达。42条道路的新建和修建,体育大街、建华大街、中华大街与滹沱河的交汇连接,围绕主路、主街和出入市口的大规模集中连片拆迁将至30万平方米,涉及西关等23个村、街改造。将贯通衔接新城与古城主干道的107国道周围在拆违后,会进一步繁荣商贸服务产业。在商贸设施建设中,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有着特殊的地位。这里将被打造成一个商贸流通的集散地,并将是4·26中国·石家庄(正定)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的举办主会所。如今项目一期20万平方米已经竣工并试营业,规划建设为120万平方米的国际小商品城已全面启动,目标中的华北重要商贸城规模初显。
在107国道西侧,滹沱河两岸区域将规划大型居住园区,几千亩的园区规划与正定新区相呼应,太平河两岸的荷兰小镇、嘉实房地产的低密度高端项目虽未面市却也引起广泛关注,滹沱河流域的江南新城已然面市并受到好评,其他达诺现代城、万佳丽都、华府名邸、晶都花苑、等12个现代化住宅小区都在筹备或建设。东侧将成为纺织服装基地、天山时代科技发展基地、北方国际商贸物流基地,以及乡镇工业小区聚集区。滹沱河以南将以休闲居住为主,而北部则是商贸会展。
正定发展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规划,将为拥有巨大开发建设潜力的正定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正定的发展绝不可能被小觑。
卡丹路(CARDANRO)是意大利著名国际品牌,于1991年进入中国市场。卡丹路服饰由国际知名设计师设计,融合东西方服饰文化精华,以精湛的工艺、高标准的辅料、最流行的款式、典雅的风格,涵盖西服、西裤、风衣、衬衫、T恤休闲服等系列。经过历年的发展,卡丹路集团分布在中国各地的标准专卖店数量超过3000家,形成了遍布全国的销售及服务网络。
公司简介
卡丹路始创于十九世纪的“CARDANRO”(卡丹路)品牌,以“青蛙”为原形象创立。二十年来,“CARDANRO”(卡丹路)专注于时尚领域的发展,追求艺术与时尚的完美融合,致力于引领具有都市魅力的时尚品味,现已成为中国最具活力与影响力的时尚品牌。
2000年,卡丹路集团成立,“CARDANRO ”(卡丹路)萃取当季国际潮流的精髓,将创意、结构、色彩、工艺巧妙融合,演绎成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元的产品,并将各类流行时尚艺术元素及音乐灵感融入时装、店铺、广告等各个环节,为都市带来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创新意念,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喜爱。“CARDANRO”(卡丹路)2007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0年成为第16届亚运会赞助商。
品牌文化
卡丹路集团将经营时尚产业作为集团的核心资产,一向坚持时尚、艺术、魅力的品牌精神,将“CARDANRO ”(卡丹路)打造成为现代的、时尚常新力的全新概念。
发展历史
卡丹路
1991年进入中国市场。
2000年,卡丹路集团成立。
2011年,卡丹路集团旗下已经拥有咖达诺高级商务男装、卡丹路时尚男装、卡丹路商务休闲服装、卡丹路皮具皮鞋、卡丹路家居服饰、鳄鱼恤皮鞋等产品,并同时具有皮尔卡丹商标持有人身份。
经营理念
50000平方米的卡丹路工业园坐落华南物流中心(广州花都),辐射全国,拥有高度信息化的企业管理、高效务实的营销与研发队伍、快捷有效的仓储调度中心,为卡丹路集团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