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1、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忆江南
宋代:刘辰翁
花几许,已报八分催。却问主人何处去,且容老子个中来。花外主人回。
年时客,如今安在哉。正喜锦官城烂漫,忽惊花鸟使摧颓。世事只添杯。时有称宣使折花者,盖诈也,托以肆陵慢。
锦官城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官城。
四川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 、超大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截至2021年底,全市下辖1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2119.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79.48%(2021年末)。
蜀锦是成都的一大特产,历史悠久。东汉时期,朝廷就在成都设置了专门管理机构“锦官”,其官署就在成都东南的“流江”岸边,后世称成都为“锦官城”即源于此。?
三国时期蜀锦成为全国流通的热销商品。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诸葛亮恢复了“锦官”,专职管理蜀锦的生产和调拨。成都当时“?之里,技巧之家,百家离房,机杼相和”,蜀锦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成为蜀国支付战事的重要财源。诸葛亮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直到蜀亡,国库尚有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织锦业之繁盛可见一斑。?
民国修《华阳县志》载,“李膺《益州记》:‘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皆蜀时故锦官处也,号锦里,城墉犹在。’《华阳国志》:‘夷里桥南岸,道西有城,故锦官也。濯锦鲜明,命曰锦里。’《水经注》:‘夷里桥道西,故锦官也。言锦工织锦则濯之江流,而锦至鲜明,濯以它江则锦色弱矣,遂命之为锦里也。’”又说“杜工部‘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此乃诗人隶事之词,非考古之实。
抑或工部时锦官城遗址尚在,而丞相祠堂正当笮桥东流江南岸,与锦官城相近则亦未可知也。”据此,唐代时锦官城遗址可能还在,其具体位置在当时之“流江南岸”,即今锦江南岸一带,距离武侯祠不远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