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是指县级交通局、县级公路局、县级农机局、县级交警大队等单位。
交通局下属的交通运输管理处完成具体的管理职能
运输管理是指产品从生产者手中到中间商手中再至消费者手中的运送过程的管理。它包括运输方式选择、时间与路线的确定及费用的节约。 其实质是对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的运行、发展和变化,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控制与协调,实现运输目标的过程。
1.运输管理能保证劳动过程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一个规模较大的物流或运输企业,有几百人乃至几千人在一起共同劳动,这是一种协作性的劳动。凡是共同劳动都有程度不同的分工,而有分工就有协作,分工越细,各个部门、环节之间的联系性就越强,协作关系也越密切。为了保证劳动过程顺利进行,就必须有管理。这就是由共同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出来的管理职能。马克思说:"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 --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协作劳动需要管理,就象"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7页)。
物流企业或运输企业的管理,就是对整个运输过程的各个环节--运输计划、发运、接运、中转等活动中的人力、运力、财力和运输设备,进行合理组织,统一使用,调节平衡,监督完成。以求用同样的劳动消耗(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运输较多的货物,提高劳动效率,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2.运输中运输费所占比重大,是影响物流费用的重要因素
在物流业务活动过程中,直接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它所支付的直接费用,主要有: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装卸搬运费、运输损耗费等。而其中运输费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影响物流费用的一项主要因素。特别在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很不发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国外很重视物流费用的研究,如日本曾对一部分企业进行了调查,在从成品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费用中:保管费占16%,包装费占26%,装卸搬运费占 8%,运输费占44%,其他占6%;我国用于运输的费用也占物流费用的40%左右。可见运输费在物流费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在物流各环节中,如何搞好运输工作,积极开展合理运输,不仅关系到物流时间问题,也影响到物流费用问题。物流企业只有千方百计节约运输费用,才能降低物流费用,以及整个商品流通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利润。
目前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五种。
1、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利用铁路进行货物运输的方式,是利用铁路设施、设备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在国际货运中的地位仅次于海洋运输。铁路运输与海洋运输相比,一般不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可保障全年的正常运行,具有高度的连续性。铁路运输还具有载运量较大、运行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廉、运输准确、遭受风险较小的优点。
铁路运输也存在缺陷,如运输受轨道的限制、不能跨洋过海,铁路建设投资大、使得其应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限制。
2、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是指以公路为运输线,利用汽车等陆路运输工具,做跨地区或跨国的移动,以完成货物位移的运输方式。它是对外贸易运输和国内货物流程的主要方式之一,既是独立的运输体系,也是车站、港口和机场物资集散的重要手段。
公路运输生产点多、面广,公路运输最显著的运营特点是它的灵活性。表现在:空间上的灵活性,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时间上的灵活性,可以实现即时运输,即根据货主的需求随时启运;批量上的灵活性,公路运输的启运批量最小;运行条件的灵活性,公路运输的服务范围不仅在等级公路上,还可延伸到等级外的公路,甚至许多乡村便道的辐射范围,普通货物装卸对场地、设备没有专门的要求;服务上的灵活性,能够根据货主的具体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性质的货物运送需求。
3、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是指利用船舶等浮运工具,在水域沿航线载运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路运输具有成本低(仅为公路运输的三分之一)、能耗省、过程长、运量大等与其他几种运输方式相比较的明显优势。
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大,即受海洋与河流的地理分布及其地质、地貌、水文与气象等条件和因素的明显制约与影响;而且对综合运输的依赖性较大河流与海洋的地理分布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水运航线无法在广大陆地上任意延伸。
4、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是指利用飞机运送货物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近年来,采用航空运输的方式日趋普遍,航空货运量越来越大,航空运输的地位日益提高。速度快、安全性好、节省包装等费用、加快资金周转。但缺点投资大、运量小、运费比较高、易受天气的影响等。
5、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一种以管道输送流体货物的一种方式,而货物通常是液体和气体,是统一运输网中干线运输的特殊组成部分。有时候,气动管 (pneumatic tube) 也可以做到类似工作,以压缩气体输送固体舱,而内里装着货物。管道运输石油产品比水运费用高,但仍然比铁路运输便宜。大部分管道都是被其所有者用来运输自有产品。
就液体与气体而言,凡是在化学上稳定的物质都可以用管道运送。因此,废水、泥浆、水、甚至啤酒都可以用管道传送。另外,管道对于运送石油与天然气十分重要——有关公司多数会定期检查其管道,并用管道检测仪做清洁工作。
车联网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四维图新(002405)、东软集团(600718)、启明信息(002232)、高鸿股份(000851)、易华录(300212)、银江股份(300020)、千方科技(002373)
本文核心数据:研发投入及占比、业务营收及占比、细分产品占比、销售区域占比
1、中国车联网行业龙头企业全方位对比
目前,中国车联网市场上有多家知名企业,其中的三家是四维图新、东软集团和千方科技。
根据公司公报显示,四维图新、东软集团和千方科技的业务或产品类型均主要涉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其中四维图新主要进行高精地图、车联网及遥感通信等相关业务;东软集团聚焦计算机软件开发业务;而千方科技主要进行应用软件开发及边缘计算。三家公司的业务均布局车联网及其相关领域,如汽车互联和智能交通。
2、千方科技:车联网业务的布局历程
2000年,千方科技成立;2014年,公司借壳上市;2018年,公司与百度在车辆网的车路协同上展开合作,深度布局车联网络领域;2019年,公司成立博观智能,打造BrePaaS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智能硬件接口、算法的全能力级别的开放;2020年则与阿里云开展合作。进行智能交通的深度布局。
3、千方科技:车联网业务细分市场发展现状
——未受疫情负面影响,营收上升
2018-2020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逐年上升。根据公司公告显示,2020年,公司继续深耕智慧交通和智能物联核心业务,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冲击下,迅速把握新基建、海外市场等机遇,积极争取行业订单,因此202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未受到疫情的负面影响。
——深耕智能交通和智能物联
2019-2020年,千方科技智能物联和智能交通业务占比并无明显变化。2020年,智能物联营收占比51.7%,智能交通营收占比48.3%。公司继续深入发展智能交通和智能物联两大业务。
——技术产品深度布局,打造全链条智能体系
从公司的产品及服务来看,公司业务领域延伸至高速、路网、交通管理与运输等领域,持续拓展,进行技术产品布局持续深化,核心产品与AI等技术加速融合,打造形成面向企业、消费者及政府等多个客户领域,端边网云协同发展,贯穿感知传输到存储计算的全链条智能产品体系。
——研发投入加大,加快商业化进程
根据公司年报显示,公司加快新技术产品化商用化进程,推动技术产品与业务的结合,截止2020年12月底,公司累计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技类奖项22项,承担了国家省部级重大专项58项,累计申请专利3010项,其中发明专利2347项,拥有软件著作权1160项。
2018-2020年,千方科技的研发投入上升,研发占比下降。2020年,公司的研发投入达到7.43亿元,占比达到7.89%,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4、千方科技:车联网业务经营业绩
——业务表现亮眼,相关营收持续上升
2019-2020年,千方科技布局车联网的成果亮眼,相关业务营收及占比直线上升。2020年,公司车联网营收达到45.51亿元,占总营收的48.32%。
——国际化布局表现亮眼
2019-2020年,千方科技的主要销售区域为中国境内。2020年,公司的境内营业收入占比83.2%,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相应地,境外收入上升至16.8%。千方科技的主要销售区域仍为中国境内,并且国际化发展较好。
5、千方科技:车联网业务发展规划
根据2021年6月,国家工信部发布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到2023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标准体系,重点研究基础共性、终端与设施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重点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完成50项以上重点急需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备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完成100项以上重点标准,提升标准对细分领域的覆盖程度,加强标准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支撑车联网产业安全发展。
千方科技作为我国车联网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现有车联网相关成果的支持下,也提出了未来发展规划。公司计划加强产品标准化的研发工作,加强在智能化领域的布局,抢占智能网联等业务的制高点。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