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 (retail industry)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
比较主流的零售业定义分为两种:一种是营销学角度的定义:认为零售业是任何一个处于从事由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产品营销活动的个人或公司,他们从批发商、中间商或者制造商处购买商品,并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这种定义在近三十年的营销学的文献中非常普遍。另一种是美国商务部的定义:零售贸易业包括所有把较少数量商品销售给普通公众的实体。
扩展资料规模的扩大会使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大的降低,产生规模效益。中国零售行业还没有形成像国外零售业那样的规模。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毛利率,但各类经营费用居高不下,导致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过高的运营成本归因于两个方面,外部是因为我国物流费用偏高;内部因素则缘于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偏高。
中国商业企业的管理还主要依靠传统管理方式和方法,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市场细分,在商品组合、服务标准、价格、促销和店面布置等方面,采用标准化管理不足。尤其突出的是没有高科技的支持,主要是信息化程度低。
企业管理没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国外的商业企业以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以网络为辅助的自动化管理,这与传统的零售业运作方式截然不同。
-零售业
我国零售业物流发展趋势
一、物流超市的定义以及与物流园区的不同
超级市场一词来源于英文supermarket,常简称超市,一般而言是指以顾客自选方式经营食品、家庭日用品为主的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超级市场中最初经营的主要是有形产品。超级市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经营规模大、成本低、毛利低、销售量大、产品品种齐全、产品质量有保证、顾客自由选择等。
同物流超市一样,物流园区也是把众多物流企业聚集在一起,从而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发挥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的一种组织形式。但是物流园区又与物流超市不同。首先,物流园区是各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物流园区是一种空间上的规划集合,而物流超市是一种先进的经营方式,是一种经营模式的创新。其次,由于物流园区的建立要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加之投资大、风险大,因此,一般有政府主导进行物流园区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委托给一个或多个物流设施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由其在政府制定的较为优惠的使用政策的框架下进行经营管理。然而,物流超市的建立更多是由企业主导,通过招商合同等措施使众多物流企业积聚在一个指定营业地点进行物流资源的整合。
二、建立物流超市的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市场潜力很大发展迅速。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89.9万亿元,同比增长19.5%。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8.3%。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9965亿元,同比增长15.4%,占GDP的比重为6.6%。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70%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在过去的三年中,年均业务增幅都高于30%。说明我国物流业需求旺盛,供给能力也再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大部分的物流供应商存在着“散乱差小”的情况。“散”是指分布分散,没有集中的地域。“乱”指物流企业竞争无序。“差”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是传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功能单一,约85%的收益来自于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对增值业务信息服务的观念薄弱,没有现代第三方物流的观念。“小”,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资金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较弱。
(二)物流超市建立的优越性
1.资源整合优势。物流超市把众多物流企业集中于此,进行协调统一调配,能力整合。由于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者货运公司规模小,仅具有比较单一的功能线路,物流超市的建立进行了资源整合,保证了运输线路齐全,服务准时,保证物流供应的顺畅和反应的快捷。通过资源整合,能够方便地满足不同商品种类、批次、批量、时间、场所、价格、包装、流通加工等多方面的物流服务。
2.组织优势。入住费用低廉,一般入驻户可以接受,超市统一管理。虽然物流超市没有物流园区空间基础设施及物流设施的整合,但是通过统一接单,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这样的方式整合资源,不但有助于物流企业迅速开展业务,同时集中供需双方交易节省了交易时间,节约了成本。
3.成本优势。他们共同的积聚的效益,将在自我功能的推动下,使得需求企业减少搜索信息的时间,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交易成本。物流超市将多个物流企业集中在一起,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互补性,同时,通过科学的运筹安排减少空载率等增加企业物流成本的作业,降低营运成本。
4.技术外溢优势。在物流超市内,存在着不同实力和水平的物流企业,尤其是一些行业领先者在物流超市的驻扎,他们给物流行业不断的带来最新的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的应用经验。物流超市管理部门通过各种信息传播平台共享给各企业,从而促进了行业内的管理技术交流和传播。
5.品牌优势。物流超市汇集了众多物流企业,吸引物流需求,从而使需求企业在信息搜索、辅助性服务等方面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而交通和信息传递费用的节省,也使这些客户更乐于在此寻找物流业务的合作伙伴。通过物流超市业务的不断发展,有利于其建立物流超市的自主品牌,有利于物流超市的长足发展。
(三)引入物流超市符合我国国情
物流超市的建立正好满足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物流业的要求。
第一,我国物流需求逐年增加,需要大力发展物流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物流超市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支持物流业发展。由于现代物流的发展所需要的高水平规划,例如物流园区的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必须充分注意利用和重新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规划组织现有物流企业,整合与现代物流相关的基础功能,完善增殖功能,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物流服务的系统效能。
第二,建立物流超市的这种企业行为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下,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更需要企业的自主行为。物流超市的建立是由企业主导,对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投资小,见效快。
第三,国家倡导物流产业推出新的运营模式,以组织名义申报可获得国家信息产业部对中小企业推广信息化3-5万元奖励,并可享受3%的税率返利。物流超市的建立属于企业行为,符合国家当前政策指导方向。
(四)物流超市的成功建立实践依据
物流超市已经成功应用于上海,为物流业整合发展开辟了道路。2009年5月初,上海已有68家物流企业入驻一个几千平方米的交易大厅。超市采用租赁席位的方式,每个席位租赁费每个月大约2000元以上,集中接单,集中经营,一站式服务。入驻的企业除公路专线运输商外,还包括海运、铁路、河运等。
三、建立物流超市需注意问题
(一)加强信息建设,增强订单处理能力快速反应能力
信息对实现优质物流服务的保障作用和其对于现代企业决策的支持作用,使得通信设施及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系统建设的重要保障条件。物流超市集中了供需双方集中交易,在节约时间的同时也加大了订单处理的难度。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是物流超市能够实现其成本以及服务优势的重要一个环节。信息网络建设不仅要体现在处理物流一般功能上,还要能够对物流服务过程中的突发情况与个性化服务要求迅速做出反应。如:修改基本服务安排,随时改变装运交付地点等。
(二)建立一支高效的物流技术管理团队,是增强物流超市竞争能力的基础
物流服务所需的悟性的技能资源,例如:货运组织方式,存货的控制能力,丰富的物流管理知志等等。物流超市的建立,不应该过分重视整合有形的实体资源,而是应该放在其擅长的无形能力资源的建设上。通过科学的技术经济统筹规划能够提供持续一贯的物流组织管理、物流安全和物流作业绩效,保证按承诺的物流时间和成本适时而准确地完成物流服务。
(三)利益体整合问题
物流超市集中了多方面利益体,不同利益体之间的整合协调成为物流超市能够持续经营的一个关键点。物流超市可以采取资产联合方式,即物流企业入股物流超市。这是一种实质性的资产联合的方式,有助于对利益体的整合,但是进驻物流超市的物流企业众多,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应该注意参股的数量以及方式。
四、结语
以上的分析证明,物流超市的建立适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在以企业为市场主体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协调物流企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分散的物流企业形成统一的经营发展群体。而这种对物流企业的关系的整合,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并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因此,在新的竞争环境中,通过建立物流超市,并改善物流超市运行条件,正成为一条发展物流业的新的有效地途径。
物流行业降成本效果显现
国家政策层面对物流行业降成本措施提出各种积极的探索方式,其中《关于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到要推进物流降本增效,降低物流税费成本,积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提高物流运行效率,扎实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
近年来,上述针对物流降本增效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2013-202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到2020年1-9月份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4%,为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国民经济运行效率作出了积极贡献。
交通运输部围绕降低物流成本,全力推进交通运输物流领域简证、减费、增效,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通过降低公路、港口等收费,发展多式联运,推进无车承运人发展,提升城市配送发展水平,以及推动货车“三检合一”等各种方式,2019年公路水路领域可量化措施降低物流成本大约804亿元,根据交通运输部资料显示,预计到2020年全年降低物流成本将达到1300亿元以上,物流降成本成效显著。
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整个十三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虽然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深层次的矛盾,但基于外部良好的政策和经济环境,行业仍保持稳定增长,物流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未来一段时期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我国物流业也将进入以质量和效益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将更加完善,政策层面继续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全产业链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供给质量,做好降本增效,不断增强实体经济竞争力,另外行业也将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逐步优化行业运行体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及信息请参考: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