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的概念
物:物流中的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物流中所指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移,而这一位移的参照系是地球。因此,固定了的设施等,不是物流要研究的对象。
物资:我国专指生产资料,有时也泛指全部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其与物流中物区别于,物资中包含相当一部分不能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不属于物流学研究的范畴,例如建筑设施、土地等。另外,属于物流对象的各种生活资料,又不能包含在做为生产资料理解的物资概念之中。
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
货物: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交通运输领域将其经营的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一类是物,除人之外,物的这一类统称为货物。
商品:商品和物流学的物的概念是互相包含的。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也即商品中凡具有可运动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都是物流研究的物,有一部分商品则不属于此。因此物流学的物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商品实体仅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
物品: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行政、后勤、教育等领域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在办公生产领域则泛指与办公、生活消费有关的所有物件。在这些领域中,物流学中所批之物,就是通常所称之物品。
2.流的概念
流:物流学中之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
流通:物流的流,经营被人误解为流通。流的要领和流通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其联系在于,流通过程中,物的物理性位移常伴随交换而发生,这种物的物理性位移是最终实现流通不可缺少的物的转移过程。物流中流的一个重点领域是流通领域,不少人甚至只研究流通领域,因而干脆将流与流通混淆起来。流和流通的区别,主要在两点:一是涵盖的领域不同,流不但涵盖流通领域也涵盖生产、生活等领域,凡是有物发生物理的领域,都是流的领域。流通中的流从范畴来看只是全部流的一个局部;另一个区别是流通并不以其整体做为流的一部分,而是以其实物物理性运动的局部构成流的一部分。流通领域中商业活动中的交易、谈判、契约、分配、结算等所谓商流活动和贯穿于之间的信息流等等都不能纳入到物理性运动之中。
流程:物流中之流可以理解为生产的流程。生产领域中之物料是按工艺流程要求进行运动的,这个流程水平高低、合理与否对生产的成本和效益以及生产规模影响颇大,因而生产领域流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加工价值的活动。
3.物流的划分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的参予者是构成社会总体的大产业、大集团,宏观物流也就是研究社会再生产总体物流,研究产业或集团的物流活动和物流行为。
微观物流:是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在整个物流活动之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