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概念
1)智能仓储系统是运用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光导技术、射频识别(RFID)、声控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对物品的进出库、存储、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物流活动,主要包括:识别系统、搬运系统、储存系统、分拣系统以及管理系统。
2)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智慧物流强调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高效、通畅地运转,从而实现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整合社会资源的目的。
智慧物流可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实现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智慧物流行业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的创新提升,将经历基础期、导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其中基础期以RFID技术,GPS技术等技术推广为基础,旨在建立基于RFID的货物可追溯系统,导入期将在无线传感技术上进一步突破,成长期将实现物联网的全面运作,成熟期将将形成完全智慧的物流运作体系。目前,我国智慧物流行业发展处于基础期到导入期的过渡阶段,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智慧物流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内需增长稳定
内需增长是推动我国智慧物流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2019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16万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0%;2020年1-2月,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21万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随着国内疫情形势趋缓,各地企业复工复产的进程加快,预计我国内需形势将有所恢复。
智慧物流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二:政策保驾护航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2019年2月,为巩固物流降本增效成果,增强物流企业活力,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到:要提升制造业供应链智慧化水平、实施物流智能化改造行动。可见,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未来我国智慧物流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