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指多条河汇入海河体系;“三道浮桥”指盐关浮桥、钞关浮桥以及窑洼浮桥;“两道关”就是钞关和盐关。
海河水系由五大干流组成,即南运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其实这“九河”并不真的是指有9条河,中国传统观念中“九”为极数,即最大、最多的数,因此把海河水系大大小小的支流汇总在一起,用一个“九”字来表达,正是代表多的意思。
“三道浮桥”、“两道关”,都是政府重要的财税部门。最初的海河没有铁桥,为了通行方便,人们架起浮桥。由于钞关规模很大,又位于天津城北,所以又叫“北大关”,北大关旁边有一个渡口,人称“北码头”,这块地方就是明代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时渡河南下之地。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是古人称呼海河的,是我国的七大江河之一。
扩展资料
海河又称沽河,天津的生死之水。 站在415米高的天津电视塔顶,俯视海河,它只是一条把天津和渤海连接起来的短短蓝线,西自天津市金钢桥附近的三岔河,东到大沽河入渤海,干流长度只有74公里。
但是,它有五条大支流和向四面八方伸展出去的300多条较大支流,构成了华北最大的水系——海河水系。干流海河好像一把扇子的柄,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等各级大小支流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扇面,在华北大地上展开,天津就是这把扇子的柄,海拔高程只有34米。
而中线水源地的丹江口大坝当前的海拔高程是162米,相对于天津来说,高出150多米,所以南水北调中线的总干渠是由高往低向下自流到华北的。人们称天津城位于九河下稍,是″当海河之中,为畿辅之门户″。
俯视津卫城,高楼林立,湖泊交错,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形象奔来眼底,更能感觉到城与水的缠绵,尤以夜晚更为灿烂,津城的灯与水交相辉映,变成一条条五彩斑斓的泥红,美丽爽目。
-九河下稍
1、”九河下稍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意思是:
九河下稍的尽头是天津卫,那里有三道浮桥和两道关卡。
2、九河下梢是古人称呼海河的,是我国的七大江河之一,她好像一把巨扇铺撒在华北广袤的大地上。上游有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等七条河流,最后汇集在天津市区的三岔河口,贯穿市区后,至大沽口处注入渤海。
三道浮桥指西沽浮桥,钞关浮桥,盐关浮桥,两道关指钞关和盐关。
《天津大辞典》和《天津百科全书》二书 , 对“九河下梢” 一词的解释基本相同,下梢就是尾闾,是九河汇流入海之处 。
对“九河”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与康熙考证列出的那九条河相同,其形成是与历史上黄河三次改道北上,和天津的成陆有关。第二个说法依据是三国时期的《水经》和《水经注》称“九河”为清、淇、漳、洹、滱易、涞、濡、沽、滹沱九条河同归于海。
扩展资料:
天津自元代起,就是一个水上交通要道,地处九河下稍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天津在明代形成了南粮北运的枢纽,漕运构成了天津的经济大动脉。
《吴粳万艘》就是描写海河上商船急驶,日夜兼程。南方的大米随着商船的到来,源源不断地运入天津,形成一派繁忙景象。“长江西上接天津,万舰吴粳入贡新。漕卒啸风前后应,篙师乘月往来频。千年国计须民力,百里山灵护水神。秸钅至古来先甸服,万方无处不尧仁。”
从三岔河口一直到海河下游,码头上堆积着从南方运来的各种货物,李东阳恐怕就是走遍北方大地,也是很难见到如此情景,不由得随感而发,留下了一篇名作。
参考资料:
-九河下稍-天津八景
-天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