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件费作为“最后一公里”的成本,对于打开市场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市场上当前没有一个比较适宜的标准,所以“最后一公里”的这块派件费,主导权还是掌握在市场主体手中。目前这块标准还是比较乱的,标准化程度缺失,也不利于市场的发展,更不利于消费者获取知情权。“政府也不能强制性地按照城乡标准去规定,毕竟‘最后一公里’的派件费,每家履约主体是不同的,涉及的标准化科目也是非常繁杂的,例如上楼费、温控服务、增值服务等等,其中的计量方式非常之多,按体积、重量、路程、小区便利位置等等,很难统一。但是这块毕竟是市场来操作的。目前国家邮政总局在行业的监测监管积累了丰富经验,所以要求根据成本测定不同的定价标准,不排除根据这个标准施以监管的手段,这也是符合逻辑的,主要是在市场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之间,找寻一种平衡。”快递服务产品按不同维度可分为:
按寄递区域,分为同城快递、省内异地快递、省际快递、港澳台快递、国际快递;
按城乡区域,分为城市件、农村件;
按服务内容,分为基本服务、增值服务(如签单返还、代收货款等);
按温控条件,分为常温快递、控温快递(冷冻、冷藏和其他控温快递)。
服务分层,产品分类,成本分区,如此才能实现定价分级,合理收费。站在这个角度,新国标抓住了“牛鼻子”,也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所以收费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