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货运航空公司是一家日本的货运航空公司,由日本邮船株式会社拥有。1978年9月21日开始营运,现时网路已覆盖全球三大洲不少主要城市。
2018年5月17日,日本国土交通省重新将日本货运航空公司2017年及2018年的两起事件认定为航空事故,并对货物航空公司展开调查。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日本货运航空公司 外文名 :?NIPPON CARGO AIRLINES.CO.LTD. 国家 :日本 隶属 :日本邮船株式会社 开始营运 :1978年9月21日 代码 :两字代码: KZ;三字代码:NCA 通航城市 :20个 总部 :东京 代号 :IATA KZ;ICAO NCA 呼号 :NIPPON CARGO 发展历史,主要机场,机队配置,航空事故, 发展历史 1978年9月21日,日本货运航空公司成立。最初,日本货物航空是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和全日空联合营运,所以日本货物航空的飞机涂装,和全日空十分相似。 2005年7月,全日空把手上的日本货物航空股份售予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同时,日本货物航空的涂装也开始统一起来。 主要机场 成田国际机场、关西国际机场、泰德·史蒂文斯安克雷奇国际机场。 机队配置 机队情况: 8架+16架。 截至2005年3月,日本货物航空拥有十架波音747-200货机,和一架波音波音747SR型客机,当中五架先前是由全日空的客机改装而成。 日本货物航空也是波音747-8货机的首批客户,他们总共订了8架这类型的航机。总共订了10架波音747-400F,预计于2008年至2009年付运。 2008年3月28日,最后一架747-200F(编号:JA8181)退役。 7架B747-400F(另有3架尚未交机)。 航空事故 2016年,货物航空公司曾收到一次严重警告处分。当时该公司一架飞机引擎螺栓断裂,公司却没有及时修理,甚至令问题飞机继续运航长达半年之久。 2017年1月,日本货物航空公司旗下一架波音747飞机在美国芝加哥机场起飞后不久,机体与鸟类相撞后旋即返航。当时机体前部面板严重受损,货物航空公司在向日本 *** 上报时却称之为“轻微损伤”。 2018年3月,货物航空公司旗下另一架飞抵旧金山的飞机内部框架出现变形,同样被视为轻微损伤处理。货物航空公司还瞒报了此次事故。 2018年5月17日,日本国土交通省重新将日本货运航空公司上述两起事件认定为航空事故,并对货物航空公司展开调查。货物航空公司已为再次发生谎报、瞒报飞机机体损伤问题致歉,并表示将采取更多举措维护飞行安全,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改建中)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大嶝街道大嶝岛与小嶝岛之间,用地规划46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造地约17平方公里。新机场的飞行区等级为4F级,跑道长度3600米,属国际最高等级。航站楼采用一个主楼和6个辐射式指廊相结合的创新构型,外观上,提取“大厝”出挑飘逸的屋顶作为设计元素,有着浓浓的闽南味。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为该机场的临时名称,也是民间对该机场比较流行的称呼,因为中国大陆之机场常以所在区县命名。官方则暂时称其为“厦门新机场”。曾有厦门周边城市的人民代表提议叫做“闽南国际机场”,以体现该机场为服务整个闽南地区的枢纽机场。此外还有“厦门第二机场”“厦门大嶝岛国际机场”等称呼。
厦门翔安新机场定位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国际货运口岸机场、两岸交流门户机场。规划分为近、远两期。近期规划到2025年,将建设两条远距平行跑道,航站楼面积约55万平方米,陆侧配套设施约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万~80万吨,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单体航站楼之一。
厦门翔安新机场的设计,融合了船、榕树、绿岛、花园、音乐等地域文化要素,多层次多视点地反映厦门特色。此外,还提取“大厝”出挑飘逸的屋顶作为设计元素,在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上一脉相承,构成闽南建筑发展的链条。
建设规划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功能定位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国际货运口岸机场、两岸交流门户机场。
据悉,翔安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F级,跑道长度3800米,属国际最高等级,能满足空客A380、波音747等大型飞机的起降要求。2014年厦门高崎机场的总旅客吞吐量为2086.4万人次。
厦门翔安机场将分期建设。规划至2030年,建设两条远距平行跑道,航站楼面积55万平方米,预测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万~80万吨的运输需求。远期规划至2040年,在两条远距平行跑道外侧各增加一条近距平行跑道,使翔安机场拥有4条跑道,航站楼面积达85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7000万~7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0万~200万吨的运输需求。
建设历程
2007年,鉴于厦门高崎机场以及泉州晋江机场两个闽南地区的航空枢纽都行将饱和并且难以扩建(均已被市区建筑包围)的情况,福建省政府决定在闽南地区修建一个新的大型机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旅行需求。初始规划为一期设计3000万年旅客流量,二期建成后达到设计流量6000万。由于对厦门以及闽南地区航空旅客预估不准确(大幅偏低),机场容量后来屡次修改。
2007年7月,新机场选址工作开始,分别有位于厦门漳州泉州三地共五处地点被纳入考虑范围。后经反覆论证认定厦门翔安区大嶝岛附近净空条件较好,并且噪音影响较小,是最佳的地点。
2011年,翔安区大嶝岛厦门新机场选址附近海域进行退养等填海前的准备工作,并且开始机场用地的土地徵收工作。
2013年3月,有媒体报导传出厦门翔安机场将与台湾(主要是澎湖金马地区)共用的消息。厦门市长刘可清后在北京向记者澄清不会共用,但表示未来台湾民众到厦门乘机也会很方便。机场设计规划团队访问金门时曾表示在机场技术以及空间容量上会给台湾乘客来此乘机、转机预留空间,待两岸在政治上有所突破时,台湾乘客可以很方便地到厦门机场乘机。
2013年7月,厦门翔安机场《总体规划》送交中国民航局华东管理局以及空军南京军区进行审批。
2013年12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提交的《关于报请审批大嶝航空城基地二期工程海域使用申请的请示》,获得省政府同意,厦门翔安机场以及配套航空城项目的填海工作正式开始实施。
2014年,机场高速路项目开始施工。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