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GrW 36轻型迫击炮
GrW 36轻型迫击炮开发于1934年,是小胡子上台之后德军为了补充步兵排级火力而研发的一种轻型迫击炮,口径50mm。虽然明面上叫“轻型”迫击炮,然而实际上这么整一个炮管支架带座板的重14公斤。反观隔壁法国的50mm轻型迫击炮只有3.6公斤。
但装备的时间并不长,1936年生产,但从1941年开始就逐渐减产,产能开始集中到了81mm迫击炮上,到1943年初,GrW36生产线彻底关停。原因主要是两:1、威力不够;2,又贵又重还不好用。
GeW 36的50mm炮弹全重910克,TNT装药127克,还没一枚M24棍型手雷多。虽然外头有一层4mm厚的钢壳充当破片,不过即便如此,有效杀伤半径也就20-30米。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将其看作一种射程强化版的枪榴弹。
首先它有一块硕大的座板,炮身支架也连在这块座板上,这就明显和别人那种采用双腿架+座板的迫击炮设计不一样。而这种设计带来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不方便找平。所有迫击炮都会有个水平气泡仪,普通迫击炮可以很方便的调节前两条腿架找平。
GrW 36倒是也有个可以调的小支架。但问题在于,这两把手只能是微调,如果座板摆放的地面过于不平整,那么怎么调都没用。还有,大多数轻型迫击炮都是靠调节发射药燃气泄压孔调整射程。
而德国人觉得泄压调节不准,非常实诚的采用了炮筒角度调节。另外,别国这类轻型迫击炮多数采用固定击针,也就是炮弹从膛口塞进去落底后直接怼燃底火发射。但德国人um,可能考虑到精度,他们是炮弹塞进去之后还得有个拉杆击发。
所以,即便是德军也不喜欢,因此早早的退出战场。不过某方面来说,GrW 36可能还不是最2的迫击炮,意大利的Brixia 35型45mm迫击炮可能各方面比GrW 36还要坑,比如更重,更麻烦。
um...willen: 这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怪物 是个介词,支配第二格。 意思是:”为了...“。
例句: Um des Friedens willen gab er schliesslich nach. 他为了实现和平做出了让步。
Um Gottes willen. 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