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仓库规划原则 :仓库规划方案应能做到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货物在仓库内快速、准确地流动。这个目标的实现,要通过物流技术、信息技术、成本控制和仓库的组织结构的一体化策略才能达到。仓储系统的物流规划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在特定场合下,有些原则是互相影响的,甚至互相矛盾。为了做出最好的设计,有必要对这些原则进行选择和修改。
2、系统简化原则 :要根据物流标准化做好包装和物流容器的标准化,把杂货、粮食、饮料、食盐、食糖、饲料等散装货物、外形不规则货物的组成标准的储运集装单元,实现集装单元与运输车辆的载重量、有效空间尺寸的配合、集装单位与装卸设备的配合、集装单位与仓储设施的配合,这样做会有利于仓储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在异地中转等作业时,不用换装,提高通用性,减少搬运作业时间、减轻物品的损失、损坏,从而节约费用,同时也简化了装卸搬运子系统,降低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仓储作业的效率。
3、平面设计原则 若无特殊要求,仓储系统中的物流都应在同一平面上实现,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利用率和作业效率低和能源消耗较大的起重机械,提高系统的效率。
4、物流和信息流的分离原则 :现代物流是在计算机网络支持下的物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结合解决了物流流向的控制问题,提高了系统作业的准确率,从而提高了系统作业效率。如果不能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尽早分离,就要求在物流系统的每个分、合节点均设置相应的物流信息识读装置,这势必造成的冗余度,增加系统的成本;如果能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尽早分离,将所需信息一次识别出来,再通过计算机网络传到各个节点,即可降低系统的成本。
5、柔性化原则 :仓库的建设和仓储设备的购置,需要大量的资金。为了保证仓储系统高效工作,需要配置针对性较强的设备;而社会物流环境的变化,又有可能使仓储货物品种、规格和经营规模发生改变。因此,在规划时,要注意机械和机械化系统的柔性和仓库扩大经营规模的可能性。
6、物料处理次数最少原则 :不管是以人工方式还是自动方式,每一次物料处理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费用,通过复合操作,或者减少不必要的移动,或者引入能同时完成多个操作的设备,就可减少处理次数。
6、最短移动距离,避免物流线路交叉原则 :移动距离越短,所需的时间和费用就越低;避免物流线路交叉,即可解决交叉物流控制和物料等待时间问题,保持物流的畅通。
7、成本与效益原则 :在建设仓库和选择仓储设备时,必须考虑投资成本和系统效益原则。在满足作业需求的条件下,尽量降低投资。
设计规范
本设计规范是以客户的物流需求为导向,从物流总代理的角度为客户设计物流运作方案的设计范本。
不同客户的需求侧重点不同,因此为客户“量身定做”物流运作方案,细化客户差异性需求,
确定每一个客户的需求模型,据此相应地设计物流运作方案。
设计思路如下:
一、客户的物流需求特征要素
1、月物流总量
考虑要素:生产量、客户订单量(包括旺季订单量和淡季订单量)、周转频次;
据此确定:客户的主导作业类型。根据客户每月的生产量或客户订单量,确定客户厂外的物流总量,包括发运总量,再根据预计的周转频次确定库存量和配送量。
2、发运地、到达地
考虑要素:发运地的位置和个数,到达地的位置和个数;
据此确定:运输线路、运输方式
3、各点每月物流分量
考虑要素:该点客户的订单量、订单个数、订单的平均规模
据此确定:该点的主导作业类型;经济库存量、到达量、配送量、配送频次;运输方式、车型
4、产品特征
A、产品种类
考虑要素:产品的种类数、每种产品销售的季节性
B、与配载要求有关的特征
考虑要素:单件体积、毛重、外包装规格与性能、可堆码高度
C、与储运保管有关的特征
考虑要素:化学性质(防潮性能、防腐性能、防锈性能及保质期),物理性质(抗震性能、抗压性能)
据此确定:装卸方式、运输条件、储存条件、配载条件
D、与保险、保价有关的特征
考虑要素:单价、价值密度
据此确定:保费率、保价
5、销售情况
考虑要素:销售方式、供货方式、退换货方式
据此确定:作业主导类型;服务分类项目、提供的服务时间
6、信息需求
考虑要素:货物在不同物流环节中的状态信息和数量信息、单据传递信息
据此确定:信息流程
二、确定物流需求模型
方法:标准判断法
1、仓储作业主导型
货物生产量或订单总量(需要外租库)>6000立方米/月发运频次<2次/月供货方式:以自运自提为主。
2、干线运输作业主导型(包括跨区的经济区内配送)
运输周转量>4000吨/月发运频次>15次/月运输距离>400公里
3、市内配送主导型
供货方式:送货制为主、配送频次>20次/月、运输距离<50公里
配送点数:一般为多点配送时间要求:按客户要求,及时送到。
4、流通加工作业主导型
客户要求的流通加工的作业占作业量的绝大部分。主要是进行包装加工等作业。
三、物流运作方案的设计
1、仓储方案
方法:优选法、经济预测
(1)仓库作业主导型
A、仓库的选择
位置:由于所需使用面积较大,仓库的位置一般选择在价格便宜的地方。要求总可使用面积大于实际使用面积。
库种:价格的为首要选择标准,出入库频繁的,选择平房仓,不频繁的,选择楼房仓也可。
其它设施:要求防潮、清洁的货物,须有托盘及辅助搬运设施拖车、叉车等。
B、库存量的确定
非季节性产品:
非季节性产品的需求量随季节的波动性不大,各月之间库存量均衡。库存方案设计如下:
经济库存量:
考虑因素:年货物周转总量或某点的需求总量、运费、订单处理费用、单件商品的储存成本
方法:经济库存量规划法
货物价值密度高,单件储存成本高的货物,采用定量库存模型;货物价值密度低,单件储存成本低的货物采用定期库存模型。
其中,年货物周转总量根据历史数据或销售预测得来(年货运周转量=历史数据X波动系数);运费、订单处理费用及单件商品的储存成本的确定方法:a同种商品由往年的历史数据得来b在确定的线路上,运费、订单处理费和某点单件储存费可通过预算得来。
面积:
考虑因素:堆码系数、堆码限高
方法:面积=经济库存体积量(或客户要求的库存体积量)/(堆码层数X单件高度X堆码系数)
其中,影响堆码系数的因素:产品种类、批次要求、外包装的体积、表面积的光滑平整程度、堆码时的紧密程度。
季节性产品:
单品
经济库存量:
考虑因素:a旺季周期、旺季周转量量或某点的需求总量旺季时的运费、订单处理费用,旺季时单件商品的储存成本
b淡季周期、淡季周转量量或某点的需求总量
淡季时的运费、订单处理费用,淡季时单件商品的储存成本
方法:经济库存量规划
货物价值密度高,单件储存成本高的货物,采用定量库存模型;货物价值密度低,单件储存成本低的货物采用定期库存模型。
其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同上。
面积:
考虑因素:堆码系数、堆码限高
方法:面积=经济库存体积量(或客户要求的库存体积量)/(堆码层数X单件高度X堆码系数)
堆码系数的确定方式同上。
多品一般一个厂商会有多种产品,多种产品组合的仓储方案设计如下:
库存量:
考虑因素:某点上各种商品周转量之和
面积:根据各种商品周转量某时的量确定该点的库存面积。方法同上。
(2)干线发运作业主导型(包括省市的经济区内配送)
A、仓库的选择
位置:到发货作业频繁,仓库的位置一般选择在靠近干线沿线的地方。到货仓库的选择位置同上。
库种:一般选择平房仓,便于出入库的操作。
其它设施:带有专用线,高站台。
B、仓库面积的确定
方法:面积=经济库存体积量(或客户要求的库存体积量)/(堆码层数X单件高度X堆码系数)
堆码系数:堆码系数的确定方式同上。
-
(3)市内配送作业主导型
A、仓库的选择
位置:
考虑因素:卸货量或最频繁卸货的卸货点位置;与配送点的最短径距
库种:一般选择选择平房仓,便于出入库的操作
B、库存量的确定
库存量:该点的需求库存量+安全库存量
方法:安全库存量的规划
(4)流通加工作业主导型
A、仓库的选择
作业场所:流通加工库,仓储环境要求符合良好的生产作业的标准。
B、仓库面积的确定
面积:库存面积+作业面积
2、运输方案
(1)仓储作业主导型、干线作业主导型(区域配送)
A、运输方式的选择
考虑因素:运输成本、安全性
大批量、到达库有专用线:选用铁路整车运输。
时间性强、中小批量、到达库无专用线:选用公路运输或铁路零担。
根据库存量和销售量,选择成本低的运输方式,铁路承运80%的货物,其余的20%以公路或快运方式保证商品的供应。
B、车型的选择
根据货物的价格和商品性质,或客户的特定要求,选择敞式车、封闭车、半封闭车、保温车、冷藏车。
根据货物运量的需要和配载合理性,选择合适吨位的车或集装箱,尽量做到满载,不甩货。
C、车源的选择
公路运输,时间紧急从发运地发车,时间不紧急,尽量找回程车。
D、保险
铁路保险:代客户办理铁路运输保险。
公路保险:代客户或由客户自己办理汽货运保险。
E、线路规划(综合规划)
单点间发运:根据不同的可行线路和运输方式及车型进行成本预算和时间预算方案,结合客户的要求的侧重点,选择合适的方案。
同种货物的多点间发运或调拨:
考虑因素:各始发点的位置和运输条件、始发点的可发货数量、到达点位置和接卸条件、到达
点数量、各点间不同的里程价。
目标:总运费最小
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2)市内配送作业主导型
A、车型的选择
根据货物运量的需要和配载合理性,选择合适的吨位,尽量做到满载。
根据货物的价格和商品性质,或客户的特定要求,选择封闭车、半封闭车、保温车或冷藏车。
B、车源的选择:根据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规定,选择能在市内通行的车辆
C、线路规划:
目标:时间短、线路合理、满载
一线多卸:
考虑因素:运货总量、装货点位置、卸货点位置和个数、卸货点位置、各点的卸货量
方法:根据起始点货运量选择车辆吨位
根据始发点和卸货点,规划闭合线路,选择卸货次序。
多点多卸:
考虑因素:可能的装货量、各装货点位置、各点的装货量、卸货点位置和个数、卸货点位置、各点的卸货量
方法:根据某点的装货量选择车辆吨位线路的规划,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不同客户货物的配载:
考虑因素:时间差、各个客户的装货量、各装货点位置、卸货点位置和个数、各点的卸货量
四、方案的整体规划与优化
单点上的仓储方案、的运输方案、的配送方案不等于整体的。必须从网络的角度,综合仓储方案、运输方案、配送方案,选择的整体方案。
在客户授权下,从整个网络进行物流运作方案的整体设计:
1、物流网点的设定(略)
考虑因素:略
数量,各点的规模,位置
主要职能进行市内配送,实现高频次周转。该点仓租相对便宜,减轻的仓租费用的负担。
设计方法:
A、在现有的销售网点中,选若干销售量的点作为该区的物流网点。
B、覆盖区域的确定:以该点为中心,满足经济区域配送的范围为该区的区域。
2、仓储量与配送频次的调整(略)
在一定的条件下仓储成本和运输成本是相斥的,作为客户的物流总代理就是要能纵观全局,用经济预测的方法,做好成本预算和时间预算方案,选择方案。
五、案的执行
操作规程
以公司物流运作模式为基础,结合客户的特定需求设计服务于该客户物流作业流程和信息处理流程,操作的过程要严格按照公司的《标准操作SObr》进行作业,运作的质量要符合《质量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