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乡,明清时期属太平乡。民国初年沿袭清制。民国20年(1931年),属徐一区;民国25年(1936年),属徐一区的龙华镇;民国30年(1941年)属附城镇。建国后,1950年5月,属徐一区;1957年4月,属附城乡;1958年11月,属附城人民公社;1979年,撤区建乡改称城北乡。2002年9月,原大黄乡大黄、桃园、那练三个村委会并入城北乡。
城北乡位于县城北郊,东接国营南华农场,西接迈陈镇,南抵南山镇和徐城街道办,北接国营东方红农场和下桥镇。乡政府驻徐城街道办红旗一路19号。辖区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6342亩。
城北乡地势平坦,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2106小时,年平均气温23.3度,极端最高气温38.8度,极端最低气温22度,年均雨量1364毫米。土质为玄武岩发育而成的砖红壤土,土地肥沃,三阳桥水库位于中部,水资源丰富,是盛产水稻、甘蔗、木薯、瓜菜、胡椒、芒果的主要基地。
城北乡已建成为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形成了无公害蔬菜、香蕉、芒果、糖蔗、甜玉米、良姜等六大生产基地,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8万亩,常年产量约7.2吨,香蕉生产基地1.4万亩,常年产量约6.5万吨。盛产的青瓜、紫茄、青豆、尖椒、香蕉、芒果、甜玉米、良姜等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
城北乡行政辖北水、北岭、和家、文丰园、那松、迈报、后坡寮、石岭、加乐园、头铺、西埚、那栋、桃园、大黄14个村民委员会。各村庄都通水通电,全乡开通程控电话、小灵通。
城北乡靠近县城,交通便利。207国道从中贯穿而过,北上可直通湛江、广州、珠海等大中城市,南下10公里即为海安港,过了琼州海峡,抵全国最大特区海南。全乡已建有硬底化道路156.9公里。至目前为止,全乡14个村委会已全部完成了乡通村委会硬底化道路建设,54条自然村实现了硬底化道路建设,占总自然村数的57%。
城北乡招商引资工作已全面启动,并已初显成效,2006年引进后的台湾老板在大黄水库投资300万元办起的立体式养殖场,现已养鹅2万只,养猪400头,养鱼10万条,又引进本地老板在207国道旁拟投资创办徐闻县兴达物流服务基地有限公司及羽绒厂,城北水厂 、徐闻危险品检测站等企业相继落户。
城北乡现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7所,在校学生5700人,适龄童入学率达100%。全乡文化娱乐场所共25处,其中露天影剧场11座,文化室13间,录像放映室11间。村级文化室14个,藏书量达1.8万册。小学升学率98%,初中升学率92.7%。群众文化生活主要有文学创作、摄影、观赏、雷剧、舞狮、乐曲弹唱、弈棋、绘画等。
海南冷库多。海南是中国的热带岛屿,气候温暖,适合水果等热带作物的生长,因此海南省在农产品种植和出口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保存期限,需要建设大量的冷库和冷链物流设施。而徐闻市位于广东省的海岸线上,虽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区域,但由于气候较北方地区略温暖,农产品的保存期限相对较短,因此该地区的冷库数量相对较少。总的来说,海南省的冷库数量较徐闻市要多,这与当地的气候和产业结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