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具体原因如下:
1、是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不够完善。中国人吃熟食的习惯决定了居民对食材质量要求较低,使食品物流企业在食品的储存、运输、配送过程中,往往习惯于关心食品流量和成本,疏于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重视。在交接过程中又缺乏严格的物流质量标准和检验手段,使生鲜易腐低温产品“断链”和“不冷”成常态。目前中央、地方和各行业出台冷链标准多达上百项,但推荐性的标准居多,通用性、强制性标准较少,产生了很多不规范现象。例如,在冷链食品方面,除了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速冻食品物流规范》外,还有《蓄禽肉冷链运输管理技术规范》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等,诸多标准没有形成体系,存在重复、交叉等现象。
2、是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大多数冷链物流运输尚未配备定位、温度监控等信息化设备;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尚未大范围普及;冷链物流企业缺乏覆盖冷链物流全过程的信息化监控手段,缺少“断链”监管。
3、是生产体系不成熟。冷链产品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特点制约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进程。目前,农业在现代技术的应用和“最先一公里”分拣、预冷方案的实施方面效果不佳,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特点使冷链环境增多,流通成本上升。以农产品为例,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但务农劳动力仍然数量庞大,经营耕地规模10亩以下的农户数仍然超过2.29亿户,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4、是缺少引领市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布局。2015年,冷链物流百强企业的总收入仅占全国冷链物流产业总收入的10%,总体呈现规模小、集中度低的粗放型经营模式特点。目前,冷链物流以单纯的运输型企业占主流,综合型和供应链型的企业较少。冷链物流存在设施陈旧、利用率低、信息化滞后、流通损耗大、成本高等问题。“最后一公里”仍然是以“冰袋+塑料泡沫箱”为代表的传统手段为主的流通模式,以及冷库以货物存储为主要功能,往往不具备分拣、流通加工等能力,严重制约了冷链物流服务水平的有效提高。
5、是政府扶持不足。在技术培训、管理咨询等方面政府可以有所作为。以美国为例,政府不但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教育,农业部还配备大量人员专业从事农业信息统计,对各地的农场农作物品种、面积、长势、产量等指标进行长期跟踪,采集的信息经过汇总整理,由政府定期向社会发布,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为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一名:松川
河南松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占地220余亩,现有员工2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60余人。主要从事冷藏车、保温车、邮政车、厢式运输车、军用方舱等的研发和生产。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冷链物流标准制订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河南省汽车工业重点培育企业。建有河南省制冷工程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冷藏专用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拥有13项国家专利。
第二名:飞球
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镇江国控集团下属的全资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冷藏保温车等专用车生产的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是国内发展较早,技术成熟,设备先进的冷藏保温汽车专业化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占地200亩,公司拥有江苏省著名商标“飞球”牌商标和AA级的信用等级,获得各类专利55项,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第三名:迪科
重庆迪科汽车创立于2000年9月,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项目策划与研发、智联专用车制造与销售、智慧车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公司倾力打造智能专用车与ICT技术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推动传统专用车产业转型升级。
是中国率先成立的民营汽车研发服务机构,为国内多家知名汽车主机厂提供整车研发技术支持。拥有21年的整车研发经验。
第四名:康飞
镇江康飞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飞”)成立于2003年,以冷链运输、后勤保障、应急救援、卫生生防、通讯指挥五大系统解决方案的定制设计为核心业务,形成集方案设计、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贸易、全程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服务提供商。
“提升人类在任何环境下生活、工作的安全和品质”是康飞的使命,我们旨在通过为每一位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赋能用户各种环境条件下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第五名:虹宇
虹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工信部备案、拥有专用汽车生产资质的汽车生产厂家,公司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经济开发区(交通大道1089号),占地面积160余亩,现有员工360多人。
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商标“虹宇及图”被国家工商总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95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79件,外观专利12件,发明专利4件。
以上内容参考:-冷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