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口粮仓 也叫兴洛仓,位于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河洛镇七里铺村以东的黄土岭上。这里地处丘陵,形势险要,土层坚硬、干燥,又有水路运输之便。自洛河逆水而上可达当时的首都东都洛阳,逆黄河而上可达陕西潼关和当时的西京长安,顺水而下可达山东至海口,同时与大运河相通,还能南到江苏、浙江,北到河北等省。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洛口粮仓 地理位置 :郑州市巩义河洛镇七里铺村 所属地区 :中国 河南 别名 :兴洛仓 地理地貌 :地处丘陵,形势险要 用途 :粮食囤积 相关历史,选址意义, 相关历史 隋大业二年(606年),在巩县东南兴建洛口仓,把从江南经大运河运来的粮食囤积于此。当时洛口仓的仓城周围二十余里,共有三千窖,每窖藏粮八千担,设官兵千人防守粮仓。按此记载计算,洛口仓约可容纳粮食2400万担,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粮仓。 洛口仓不仅容量大,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瓦岗军李密向翟让献计说,洛口仓粮食数量巨大,如果瓦岗军号召天下英雄就仓用粮,天下的各路起义领袖一定回响瓦岗军,听命于翟让,然后翟让就可以称帝号,平定中原。这说明得洛口仓就能成帝,失之便会丧邦。 大业十二年(616年),翟让和李密的瓦岗军打到荥阳,接近了兴洛仓。这时,李密分析了形势,认为百姓饥馑,洛口仓储藏的粮食数量巨大,又容易攻取。因此他建议翟让要不失时机地夺取。翟让采纳了李密的意见,立即派精兵七千,袭击洛口仓。大业十三年(617年),终于攻克洛口仓。 瓦岗军占领洛口仓后,立即开仓放粮,赈济饥民,瓦岗军的队伍也得到迅速发展,短时间内猛增至几十万人。李密又令增筑兴洛城,周围四十里,使洛口仓扩大了几倍。瓦岗军在这里建立了农民政权,李密自立为魏公。 唐代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复置洛口仓。 沧海桑田,当年的洛口仓已不复存在。但在巩义七里铺村的北岭上,尚存留着长一百多米、宽十余米的隋唐城墙,这可能就是隋唐洛口仓的遗址。 选址意义 洛口仓的选址很科学:一是兴洛仓地处水运大动脉的轴心和北京、杭州、西安的核心地带,便于集聚四方、辐射四方;二是位于洛河与黄河汇流处,与首都洛阳近在咫尺,粮食能迅速通过洛河满足洛阳的调运需要;三是位于黑石关京师要地,与洛阳军事联系紧密,能确保粮食安全,没有大的暴动不会出问题;四是建造于北邙之上,土质干燥,土层深厚,这里最适于建窖储粮。 洛口仓也叫兴洛仓,位于洛河入黄河之口。在大运河新兴的庞大水运网中,洛口恰好成为三岔口,顿时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洛口仓筑有仓城,周围二十余里,“穿三千窖,每窖容八千石”,“置监官并镇兵千人守卫”。全仓储米约有二千四百万石,是隋朝最大的一个粮仓,也成为大运河最大、最重要的物流中心。东南运来的漕米,很大部分都贮藏在这里,由此往西可运往洛阳、长安;而用兵东北时,又可由此运粮渡黄河,经永济渠而运往东北。邹逸麟先生认为:“洛口仓可以说既是东都洛阳的外围粮仓,又是用兵东北的军粮转运站,在隋地位极为重要。”洛口仓兴建后,原本位居四大粮仓之一的河阳仓逐渐失去价值,在隋朝末年已被废弃。洛口村中这孔大窑据说是洛口仓城3000大仓之一,据介绍,此窑极深,从来没有村民能走到尽头。郑州新郑市邮编多少
针对问题,古荥骨头厂地址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具体地址为:郑州市惠济区沙口路与沙口路交叉口西北角,距离郑州市中心约7公里。
解决方法:
1.首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查找古荥骨头厂的地址,可以在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地图软件上搜索,也可以在百度搜索引擎上搜索,查找到古荥骨头厂的地址。
2.其次,可以通过电话查询,拨打古荥骨头厂的客服电话,询问古荥骨头厂的地址,客服会给出详细的地址信息。
3.最后,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查询,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搜索古荥骨头厂的官方账号,查看古荥骨头厂的地址信息。
以上就是关于古荥骨头厂地址的解答,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电话查询、社交媒体查询等方式,获取古荥骨头厂的地址信息。
新郑市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下辖县级市,中华人文始祖轩辕皇帝的故里,位于中原腹地,为郑州市南部新城和郑州航空港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核心组成部分,北靠郑州市中心城区,南连禹州市、长葛市,东邻中牟县、尉氏县,西接新密市,邮政编码是451100。
扩展资料:
一、除新郑市外郑州市其他地区邮政编码:
郑州市(包括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金水区、惠济区):450000。
上街区:450041。
中牟县:451450。
巩义市:451200。
荥阳市:450100。
新密市:452370。
登封市:452470。
二、新郑市的历史沿革:
1、8000年前裴李岗文化时期,新郑地区率先进入以原始农业为主的氏族社会,是中国古代文明最早的发源地。
2、5000年前仰韶文化中晚期,新郑为有熊国,是黄帝族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核心地带。
3、4700年前,龙山文化中期,新郑为祝融氏之国。
4、夏商时期,新郑为夏都、商都京畿。
5、春秋为郑国,战国时代为韩国,郑韩故都为中原地区最主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工商业都会。
6、199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为新郑市,属河南省,由郑州市代管。
三、新郑市的今日经济: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30.9亿元,增长7.2%,增速排名郑州县(市)第二。
2、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预计完成主要工业增加值290亿元,增长8%,增速排名郑州县(市)第一;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升至第21位,跃居全省第一。
3、农业效益持续提升。大力推行绿色高效农业,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设施农业4000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85%。
4、第三产业势头强劲。现代商贸物流业不断壮大,华南城、华商汇营业面积突破230万平方米,2万商户入驻经营;传化物流小镇项目全面启动,入选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专业园区。
5、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加速建设。新港产业集聚区顺利通过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评审,完成增加值92亿元,新开工郑州粮油食品智慧化园区等项目8个、建成4个。
新郑政府官网-走进新郑
-新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