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地处长江口南侧。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1°30′~123°25′,北纬29°32′~31°04′之间,东西长182千米,南北宽169千米。 舟山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等辽阔腹地,面向太平洋,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踞我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枢纽,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与亚太新兴港口城市呈扇形辐射之势。[3] 特别是“海天佛国”普陀山,地处北纬30度左右,这条神秘的纬线上屡屡出现奇迹——“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西藏布达拉宫、埃及金字塔等奇迹。这些奇怪的现象,至今,科学不能一一解答。舟山,素有“东海鱼仓”和“祖国渔都”之美称,是全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浙江省舟山群岛,拥有渔业、港口、旅游三大优势。舟山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
气候环境
舟山整个群岛季风显著,冬暖夏凉,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左右,最热8月,平均气温25.8—28.0℃;最冷1月,平均气温5.2一5.9℃。常年降水量927一1620毫米。年平均日照1941~2257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 4126~4598焦尔/平方米,无霜期251~303天,适宜各种生物群落繁衍、生长,给渔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空气自然净化能力强,温差变化小,适宜发展精密度高的新兴工业。由于受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夏秋之际易受热带风暴(台风)侵袭,冬季多大风,七八月间出现干旱,是舟山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经济建设
舟山大陆连岛工程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0.25亿元,比上年均增长14.5%,增长速度全省第一;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6936元,折算美元约为6758美元,居全省各市的第四位。财政总收入66.6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9%和2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57元,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6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和1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9.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4%以内。全市综合实力显着增强,社会事业、人民生活水平、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港、景、渔”是舟山最大的海洋特色资源。港口方面。该市深水岸线众多,港口资源丰富。全市水深15米以上岸线200公里,港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主航道可通行20万吨以上船舶,境内的虾峙门国际航线可全天候通行30万吨以上巨轮。舟山素有“东海鱼仓” 和“祖国渔都”之美称。海域内盛产鱼、虾、贝、藻类等海水产品500多种,全市渔业年产量在120万吨左右,是全国最大的渔场。 2008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1048亿元,增长18.9%,海洋经济增加值326亿元,增长17.5%,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6.4%,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832.64亿元,其中临港工业产值614.49亿元,分别增长29.61%和42.9%。全市船舶工业造船能力突破500万载重吨,年产值从2002的近10亿元增加到319.16亿元,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修造船基地;水产加工业年产值达到152亿元,减少6.3%;石化工业开始实质性启动。港口物流增势迅猛,拥有各类生产性泊位349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7座,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5862万吨,增长23.8%,海运业运力达到292.76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17.0%。海洋旅游不断提升,国内外游客接待量1516.48万人次,旅游收入101.96亿元,分别增长16.2%和19.5%。渔农业稳步发展,实现渔农业总产值97.86亿元,增长10.6%。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1.0:43.8:45.2调整为10.0:46.2:43.8.,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和现代渔业等四大基地雏形形成。 城乡建设成效明显。舟山处在我国东部海岸线和长江出海口的组合部,扼我国南北海运和长江水运的“T”型交汇要冲,是江海联运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已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的集疏运网络,其中普陀山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厦门、晋江等多条航线;海上客运通达沿海各大港口城市,远洋运输直达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港口。此外,还有多条高速客轮航线、汽车轮渡航线与上海、宁波连接,水、电、通信实现了与大陆联网,全市口岸开放面积1165平方公里。编制完成了舟山本岛及相连岛屿停车场布局规划(纲要)》、《舟山市城乡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沿线景观设计规划》等一批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此外,还启动了《舟山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大陆连岛工程推进顺利,岑港、响礁门、桃夭门三座大桥建成通车,金塘、西堠门二座大桥2008年合拢贯通,2009年建成通车。建成了本岛至各经济大岛的“两小时交通圈”,构筑了本岛、主要大岛公路主干道网络。2008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59.15平方公里,实有城市道路面积577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714公里。全年城区供水总量4787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3.25万吨,管道煤气供气总量1085.53万立方米。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运营车辆629辆,运营线路网长度247公里。全年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45.3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2.60%。新城建设有序推进,定海、普陀城区功能日益完善,舟山本岛南生活、北生产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岱山、嵊泗两县城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市城市化水平从2000年的56%提高到2008年的61.91%。商贸、餐饮、房地产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渔农村工作不断加强,2004年—2008年连续五年全面实施了“暖人心、促发展”工程,建立了182个渔农村新社区。2008年末有渔农村小康社区84个,全年完成清水河道整治158公里,渔农村道路建设100公里,绿化村庄22.9万平方米,建设污水处理池2.9万平方米,受益渔农户2.5万户,新增自来水使用人口3.1万人;渔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80.57%。“大岛建、小岛迁、陆岛连”战略持续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万里清水河道”和“渔农民饮用水”等惠民工程稳步推进,渔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产业特色鲜明 舟山市围绕“海”字做文章,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全市初步形成了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现代海洋渔业等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008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1048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6.4%,是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城市,经济结构实现了由单一的传统渔业经济向综合的现代海洋经济转变。临港工业初具特色。已形成了以船舶修造、临港石化、水产品精深加工等为支柱的海岛型工业体系。截止2008年12月,工业总产值达到832.6亿元,造船能力已突破500万载重吨,产值达到319.2亿元,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修造船基地。2008港口开发步伐加快。已由地方小港口发展为区域性水水中转大港,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59亿吨,海运业运力达到293万吨,跻身全国沿海十大港口之列。海洋渔业加快转型。从传统的以捕为主逐步向捕、养、加、销一体的现代渔业转变,水产加工业年产值在150亿元左右,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8]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49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增幅连续五年居全省首位,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7298美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6.6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1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6.9%和23.1%,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9.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57元,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67元,分别增长12.1%和16.9%,增幅居全省首位,渔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多年高于城镇居民。社会发展水平列全省第四位。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02年4.97亿美元增加到60.53亿美元,其中出口从4.44亿美元增加到32.86亿美元,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156个。招商引资与对外合作成效显着,全年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家,合同外资金额470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5.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5855万美元,增长1.1倍。全年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13665万美元,增长92.8%。其中,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758万美元,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12907万美元。其中外籍船舶修理完成营业额11107万美元。口岸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开放面积从2000年的341平方公里增加到1165平方公里。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扎实推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ME&CITY是美特斯邦威的一个品牌。
上海华富投资有限公司是ME&CITY的控股股东,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有限公司。是美特斯邦威时尚配饰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ME&CITY是美特斯邦威于2008年底推出的高端城市新品牌。
ME&CITY已经计划了好几年,正式的准备工作大约在2005年开始。新品牌将脱离美邦原有的校园感,为日益增长的美邦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服装,ME&CITY也将作为一个独立品牌运营,这可能是美邦多品牌的开始。
扩展资料:
ME&CITY以SPAR连锁零售模式为基础,倡导“城市,时尚无边界”的品牌主张,满足25-35岁的都市人群对不同场合的需求,以及对个性和品味的追求。Me&City组建了一支来自多个国家的精英设计研发团队,经常穿梭于各大时尚之都,使产品与国际潮流接轨。
ME&CITY主要针对18 - 35岁的都市白领群体,是“Matus Bonwe”校园品牌的补充和延伸,是对消费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和延伸。精准诠释当下都市青年的时尚需求,以诠释都市时尚生活方式的全新态度,引领您走进久经尊崇的时尚生活。
因为在过去的13年里,“MatusBonwe”培养的忠诚的年轻消费者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职场,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和偏好。新品牌“我的城市”的推出,是继续抓住客户消费需求的有利举措。
参考资料:
——ME&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