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导引车(AGV,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是一类轮式移动机器人,沿着地板上的导线或标记块或磁条运动,或者通过视觉导航或激光导航。多用于工业生产,在车间、仓库运输货物。随着工业4.0浪潮,得到了更大重视。
导航
1、电磁感应导引
电磁感应导引(wire guidance)在地板上挖出一条沟槽,里面埋设电线。当高频电流流经导线时,导线周围产生电磁场,AGV上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电磁感应器,它们所接收的电磁信号的强度差异可以反映AGV偏离路径的程度。也叫做electromagnetic path-following system。
2、磁带导引
使用磁带(magnetic tape)或彩条导引的低成本的AGV,也称作Automated Guided Cart (AGC)。 磁条的极性转换还可以编码信息给AGV使用。
3、激光制导
使用激光制导的AGV称作laser guided vehicle (LGV)。在墙壁、柱子或固定设备上安装反光片。AGV发射并接受激光,根据反光的视线(line of sight)角度(有时还用距离)与事先存储的反光片地图比较,按照三角测量学来定位。
4、惯性导航
惯性导航与嵌在地板上的应答机配合以修正惯导的精度漂移。误差不超过±1?inch。
惯性技术可用于任何环境,如极端温度。也可用磁标记来矫正惯导漂移。
5、自然寻的导航
自然寻的导航(Natural Features or Natural Targeting Navigation)使用深度探测器,如激光深度探测器,以及惯导设备,用蒙特卡洛/马尔科夫定位技术来自主定位并动态计算到目的地的最短许可路径。
6、视觉导航
视觉导航(Vision-Guided)不需要改变环境。使用Evidence Grid基于概率的体识别技术。通过立体相机,360度成像建立3D地图。
7、地理导航
地理导航(geoguided)AGV可以在没有任何先验信息情况下识别环境,检测与辨识柱子、货架、墙面等,以判定自身位置,实时确定行进路线,拾取(pick-up)放下(drop-off)的位置。
发明历史
1954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北溪的巴雷特电子公司(Barrett Electronics Corporatio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AGV,是一架沿着地板上的线缆运行的拖车,并在美国南卡罗莱纳的Mercury Motor Freight公司仓库内投入运营,用于实现货物出入库时的自动搬运。
巴雷特随后又开发了一种沿着地板上不可见的紫外线标记块运行的AGV,用于在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办公楼层递送邮件。
当时称为无人驾驶车(driverless vehicle),至1980年代才有AGV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这个名词。
1983年,巴雷特电子公司被Savant Automation并购。
美国累计安装了约3000套AGV系统,包含1台至100台AGV不等。约6家制造商提供了约80%产量,其余20%产量由约12家制造商提供。
现在的AGV小车都可以是标准品了,按照不同的负载有不同的型号。
以100kg移动机器人底盘来说,机身小巧,在众多小尺寸机身底盘中负载最大的底盘。
适用于各类场景下,尤其对狭小、过道窄、仅容单人通道的空间。
在较原始的小型物流仓库中可运作自如;大型物流仓储中适用性更佳,助力仓储行业进行智能化改造
适用场景为工厂、仓库、物流仓储、车间、无尘工厂等,覆盖3C、电商、物流、医疗等多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