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鼓励快递企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快向综合性快递物流运营商转型。
《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国、联通国际的服务网络;使快递市场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快递年业务量达到500亿件,年业务收入达到8000亿元;年均新增就业岗位约20万个,全年支撑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10万亿元,日均服务用户2.7亿人次以上,有效降低商品流通成本。
在重点任务方面,《意见》还强调,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整合中小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快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鼓励“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同时,推进“互联网+”快递。鼓励快递企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优化服务网络布局,提升运营管理效率,拓展协同发展空间,推动服务模式变革,加快向综合性快递物流运营商转型。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降低流通成本、支撑电子商务、服务生产生活、扩大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快递业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滞后、安全隐患较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较为突出。有分析指出,《意见》的出台,意在为国内快递行业把脉。
转型的有利形势
1.国内物流产业的升温为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向第三方物流转型拓展了空间。目前,第三方物流服务在中国虽起步较晚,但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加入世贸组织后,“各自为政”的政府管理体制正得到逐步理顺,各种支持物流发展的政策和环境正在逐步出台,分销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和外商投资环境的优化都刺激着国内外工商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趋于旺盛。所有这些都将为中国货代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创造良好的契机,为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向第三方物流转型进一步拓展空间。
2.新竞争格局的出现将迫使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迈进。一方面,竞争环境的变化迫使中国货代企业通过兼并和联盟的方式在国内组建一批实力超群的货代企业集团,来扩大其服务范围,实现规模经营,向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基于W TO对等开放的原则,这些联盟后的大型货代企业集团也可走出国门,参与跨国的竞争和协作,在竞争和协作中借鉴和吸收国外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先进经验,尽快实现其向专业化第三方物流转型。
3.国际货代服务范围的扩大有利于货代企业向第三方物流渗透。货代企业几乎可以经营运输过程中的所有日常服务和一揽子服务,在第三方物流运营中将充当重要的角色,这些贸易业务的剧增将大大推动我国货代企业向第三方物流渗透。
转型面临的负面问题
首先,加入世贸组织虽然刺激了国内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但是随着货代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网络化经营的跨国公司如辛克、德迅、马士基等可能占据市场主导,物流市场供方的主体仍更多地让位于上述跨国货代及货运公司。这就意味着真正落入国内货代企业手中的货运量与入世前比较不是提高,反而很有可能降低。
其次,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入中国的外资货代企业大都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经营历史,拥有充裕的资本和科学的管理经验,以及享受国民待遇和某些方面的超国民待遇等竞争优势,而国内货代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为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网络缺乏、营运成本高、管理水平低的中小货代企业,很难与外国货代企业抗衡。从长期看,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这些中小货代企业将被市场逐渐淘汰,企业生存都无法保证,更谈不上向更高级的物流服务转型。
最后,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企业还将利用中国低成本的人才优势,通过高薪和优厚的待遇吸引和挖掘人才,从而使国内货代企业人才短缺的现象雪上加霜,呈现“马太效应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向第三方物流转型。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
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思路
1.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企业的内涵型发展。对于国内那些大型货代企业而言,向第三方物流转型是他们应对挑战,培育新的利润来源的必然选择。要想在激烈竞争形势下尽快实现转型,谋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要走追求效益实际增长的内涵型发展之路。笔者认为,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按照资源整合-系统重构-业务流程再造的步骤逐步推进。第三方物流不是对传统储运业务职能的简单相加,而是把原来分散经营的各个环节系统化,将他们有效整合和提升,使之成为具有增值功能的综合物流体系。只有采取这种“三位一体”的策略才能营造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氛围,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降低物流活动的交易成本,实现效益型增长。
2.走专业化道路,树立服务品牌。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压力,作为中国货代业经营主体的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服务的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上下功夫,靠经营特色取胜,靠专门领域的优势吸引客户,靠灵活的服务机制去占领市场,走专业化运营之路。这不仅是货代业务的本质要求,也是第三方物流服务两大核心思想(系统化和专业化)的重要体现。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繁荣,对货代服务的需求也朝着高质量和个性化方向发展。由于顾客需求认识的变化,人们对商品的消费正成为一种整体性消费。在某种程度上,顾客愿意以一定的价格、代价获得较好的服务保证。因此,对我国中小货代企业而言,专业化经营,打特色品牌也是企业走出困境,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3.建立现代化信息网络,进行网络化经营。基于因特网的物流信息系统是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基本物理条件,它极大地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管理效率,并以降低企业内部组织生产成本的方式大幅度地节约了交易成本。因此,信息化犹如现代企业发展的智商,没有信息流就没有第三方物流。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了实现向第三方物流转型,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高度重视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以信息化带动网络化,以网络化促进信息化,只有这样才能缩短与国外企业的差距。
4.增强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目前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理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从整体上看,货代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多数企业缺乏实践运作经验,已有的第三方物流与发达国家从组织生产到流通整个供应链式服务相差很远,充其量只能算是第三方物流中的一个层面,一个环节,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而从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看,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又具有强大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混合性公司发展空间最大,只有这些企业能把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体化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因此,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等业务,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货代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缺乏、网络残缺。合资、合作经营是解决资金缺口,培育网络体系的现实选择,也是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角度掌握国际第三方物流的经营思想、管理体系和运作方式的捷径。
5.注重人才培养,防止人才流失。对我国货代企业而言,要提高其自身的竞争能力,就要注重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积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