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中班音乐谁是快递课后反思
在刚刚选定《谁是快递员》这一活动时,我按照参考教案中的活动设计进行了第一次的活动,活动目标设计为1. 仔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表达的意义。2.感受快递员的辛劳和认真负责,萌生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情感。整个活动大环节设计为:首先是“快递员怎么送东西”,运用谈话来猜测快递员送货的方式;第二是“小老鼠豆皮送甜饼”,这一环节是对故事的一种分析理解;第三是“辛劳的快递员”,回顾故事中的片段,感受小老鼠的辛劳。
通过初次的教学活动,我发现了如下的问题:首先,在引题的环节中,仅仅只是停留在谈话的基础上,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经验是不足的,而且无法起到吸引孩子主动参与话题的兴趣。其二,在故事的理解之前,孩子对于“快递员”以及这一工作者的工作性质没有足够的了解,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铺垫。
其三,孩子们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这一环节中虽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还是为了看故事而看故事,对的观察和意义的理解不够,活动的第一条设计目标完成的不是很理想。其四,活动设计的第三个环节应该是对孩子经验的一种提升,让孩子感受劳动者的辛劳,然而活动中仅仅回顾了故事情节,对于孩子经验的提升帮助甚小,因此,“感受快递员的辛劳和认真负责,萌生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情感”这一活动目标基本没有达成。
有了第一次的教学经验,我对整个活动的设计进行的大幅度的调整。
首先是在活动的引题方面,说到快递员,我们大人们不由得就会想起淘宝送来的快递,于是,我就从家长网购说起,电脑开始说起,不仅解决了孩子对于“快递员”的陌生感,同时也将快递员带到了孩子的生活中,更加符合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第二个理解欣赏故事的环节中,我采用了深入引导观察的方法,让孩子想一想、说一说、学一学的形式,充分的挖掘所表达的意义,从而达到理解画面表达的意义的目标,比原先活动有了一定的提升。
第三,我在活动的第三大环节设计增加了“感谢生活中的邮递员”视频欣赏,利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大山信使王顺友的故事”视频为手段,让孩子更加直观的了解到邮递员、快递员工作的辛苦与认真负责,起到进一步感受快递员的辛劳和认真负责,萌生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情感的活动目标。
我们的主题活动在不断的进行着,预设的活动虽然精彩,但还是需要教师们去主动生成更多符合孩子经验、利于孩子发展的活动细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勤学勤问,吸收同伴们好的教学经验,让孩子在每个活动都有所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