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沿海新区位于营口市区南部,地处沈阳和大连之间,距沈阳145公里(沈阳正在规划修建沈阳-营口的直通公路,通车后沈阳到营口的车程为1小时左右)、大连175公里,距北京约610公里,距天津约550公里,距长春499公里,距哈尔滨741公里。这里海陆运输便捷,物流通畅,是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最优地带。 产业区分装备制造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化工产业区、轻型产业区、中国五矿集团营口产业园、富士康科技集团营口科技园、冶金和重装备工业区等。
装备制造产业区:产业发展方向是重型专用装备、起重运输设备、数控设备、新型通用设备、汽车零部件等。
高新技术产业区:产业发展方向为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产业。
化工产业区 :产业发展方向是基础有机化工材料、合成材料、高分子材料、专用化学品和生物化工等。
轻型产业区: 产业发展方向是塑料加工业、纺织服装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等。
中国五矿集团营口产业园: 产业发展方向是装备制造、钢材精深加工、精密机械及仪表、新材料应用、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服务等。
富士康科技集团营口科技园:产业发展方向是高科技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脑主机板、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消费类电子产品等。
冶金和重装备工业区:产业发展方向是冶金矿山重型装备、大型铸锻件中心、钢铁深加工、汽车零部件等,构筑重型装备和通、专用设备、机床、交通运输设备及零部件等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华能营口热电厂:总装机容量6X330MW,为产业基地集中供热、供电。
沿海物流园区:经营方向为现代物流配送、地方铁路运输、商品交易、特色农产品交易与加工、物流金融与总部经济。 城市区分商务、商贸、商住区、教育区、两湖景观区等。
商务、商贸、商住区主要建设企业总部基地、商业街、住宅和公寓等。
教育区主要建设中小学、大学、职业教育实训中心等。
两湖景观区主要建设城市公园、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会展中心等。
沈阳有哪些物流园区?
——大连港集发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纪实
四大业务版块由21家子公司具体运作,母公司专项负责物流体系投资管理、战略规划、项目开发、资产运营。这独特的港口物流运作模式吊足了记者的胃口。大连港集发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集发物流)就是这样走入记者视线的。
据集发物流综合部经理章冬岩介绍,其运作体系的独特性很大因素缘自于其成立背景的独特性。1995年9月,为了对大连港集装箱行业统一管理,集发物流母公司大连港务局(现在的大连港集团)筹备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大连港集装箱综合发展公司(简称集发公司)。随着大连港集装箱产业的飞速发展,2002年大连港对集发公司进行改制,大连港集发物流成立,集发物流则承担起口岸集装箱产业发展所必须的综合物流体系建设。
通过投资企业董事会和相关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其所属投资企业的决策和经营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目前,集发物流已经成功搭建起四个完整的服务体系构架,即:以集装箱场站业务为主体的物流操作服务体系,以代理业务网络与内陆节点、海铁联运业务为主体的内陆联运服务体系,以支线中转业务为主体的支线中转服务体系,以口岸信息平台业务和软件开发业务为主体的资讯服务体系。短短几年时间,集发物流已成为拥有21家投资企业,业务范围涉及海铁联运、支线中转、公路运输、仓储、拆装箱、冷链物流、集装箱检测及修理、保税物流园区开发、船舶代理、货运代理、船舶管理以及EDI处理、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资讯增值服务,覆盖集装箱运输的各个环节,形成产业功能完整、服务网络完备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的专业化投资管理公司。
发展多式联运
基于港口到客户的物流需求,集发物流以铁路、公路联运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接续海运的集装箱内陆运输服务。到目前为止,集发物流已经在港区后方投资了6家集装箱场站企业经营集装箱堆场和仓储物流业务,使场站业务处于口岸地位。集发物流投资的毅都集发冷库拥有4万吨能力,通过专业化的冷链物流服务运作,已成为东北地区的第三方冷藏物流公司。但集发物流对此并不满足,“要想有新的突破,就不能仅仅把服务对象局限于后方堆场,服务于内陆客户,将是集发物流重要的业务组成。”章冬岩说。由于大连港地处东北地区最南端,腹地陆域狭长,导致公路运输成本相对较高,于是,集发物流决定尝试“海铁联运”的业务模式。
其实,早在1996年大连港便开始探讨与铁路合作,推动东北班列的开行和内陆站点的建设,这为集发物流开展新的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集发物流通过投资集益物流并整合系统内的相关资源开始大力经营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5 年时间,集发物流已开发了大连至腹地主要城市的7条公共集装箱班列的操作业务,公共班列的承运量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占口岸海铁联运量的比重也不断上升,目前已经成为国内的海铁联运港口。为做好服务的延伸,集发物流在沈阳与铁路部门合作成立了沈阳集铁物流,专为宝马等客户开展物流配送服务,同时在哈尔滨、长春、延吉、满洲里等内陆城市建立了内陆节点运输服务体系。
但是口岸班列运量的增长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特别是铁路运力紧张、集装箱专用车辆紧缺,也影响了班列的正常运营。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去年开始,集发物流就与中铁集装箱公司开始研究投资建造集装箱专用平车投入东北班列网络运营。据了解,集装箱专用平车是专门用于集装箱运输的铁路车辆,投入运营后可以形成集装箱班列运输的可靠运力保障,极大地缓解运力紧张的压力。
2006年,首批150辆集装箱专用平车投入大连-哈尔滨线路开始运营,实行车辆在班列线路上固定编组,循环拉运;哈尔滨班列在平车投入运营后,班列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将得到大幅提高,班列的运营时间从原来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20几个小时。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深入,东北经济和社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汽车、化工、钢铁、电子等大型企业对班列运输这种安全系数较高的大批量、大规模运输方式的需求也在急速膨胀,东北海铁联运发展将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开发支线中转
20世纪90年代末期,集发物流开始通过投资经营以大连港为中心的支线中转业务。为了开发客户,集发物流不但投资布点,成立了内支线经营实体,还给进入大连港转货的客户以相当优惠的条件。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03年开始,集发物流负责支线中转的公司大连集发环渤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DBR)使大连港成为全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集装箱中转口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大连港为中心,连接锦州、营口、龙口、烟台、威海、天津、秦皇岛、丹东,辐射整个环渤海地区港口的公共内支线网络。作为北方地区的外贸集装箱公共内支线运输企业,大连集发环渤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完善的内支线网络,既有效地阻止了北方地区货物向釜山等国外中转港分流,强化了大连港枢纽港的地位,又增强了对干线船的吸引力。
为进一步拓展集装箱中转业务,DBR还从集中各港优势,打造通畅服务网络入手,积极开展船舶货代业务,投资成立了集发船舶代理公司、集发国际货运公司及集发船舶管理公司,并于去年3月份相继在秦皇岛、烟台成立了分公司。目前,DBR集装箱航线港已覆盖到天津、威海、锦州、秦皇岛、烟台等环渤海地区各主要港口,并在锦州、龙口、丹东开设了周班航线,在秦皇岛、鲅鱼圈、烟台、威海和大连之间开设了隔天班往返航线,其运力占该区域总运力的80%。DBR已成为国内率先开展内外贸同船业务,并拥有自有船舶、自有航线、能自主开展船舶货代业务、具备较完善货运服务体系的集装箱运输企业之一。
投身物流园区
今年11月1日,世界一流物流仓储设施的开发商和服务商美国普洛斯集团与集发物流投资的大连国际物流园发展有限公司举行合资合同签字仪式,共同出资开发经营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内的部分土地及物流仓储设施。届时,大连国际物流园将被融入普洛斯的全球网络,与更大的国际市场对接。标志着大连国际物流园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据了解,早在2003年4月16日,集发物流旗下的大连国际物流园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经营与开发的大连国际物流园就正式开园。目前,园区可以满足不同客户对高品质的通用物流配套设施的需求。区内现有仓库12万平方米,在建仓库16万平方米,场地20余万平方米,香港东方海外、日本伊藤忠商社、molex、怡亚通等20多家国内外物流企业已先后入驻园区。2004年8月16日,大连国际物流园被国务院批准为“区港联动”试点区域,2004年11月24日通过国务院联合验收组的现场验收,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通过国家验收的区港联动试点;2005年4月7日正式运作货物,从而成为东北地区的保税物流园区。
大连国际物流园的卓越表现很快吸引了美国普洛斯集团的注意。经过一年多的商谈,普洛斯公司与大连国际物流园发展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共识,双方决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经营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内部分土地及物流仓储设施。2006年11月1日签署的合资合同,是美国普洛斯集团与大连国际物流园公司合资合作的重要内容,总投资约1.6亿美元,将建设并经营具有国际一流标准的现代物流园。
该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一方面将进一步提升大连市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水平,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操作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引进跨国公司的先进规划、开发和运营理念进行集约化开发,能够有效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升大连地区的整体物流运作环境,为国际知名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进入东北市场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新的空间。
提升信息服务
港口建设与服务的快速拓展,信息化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这一点,集发物流认识得非常清楚。因此,集发物流决定成立大连口岸物流网有限公司,致力于口岸信息化建设,通过投资IT企业不断优化口岸流程,提升口岸环境,并通过大连口岸物流网以EDI(电子数据交换)产品作为业务的起点和基础,逐步开发各类电子商务产品,促进口岸物流的信息互通与操作效率,改变以往口岸各部门、单位之间的信息相互割裂、信息重复录入、错误率高、信息交换不畅等实际缺陷。
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目前,大连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已经成功搭建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DI)平台和电子商务(EC)平台在内的完整的软硬件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先后开发应用56种电子单证报文和多个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并提供大量增值信息服务功能,成为联系政府机构、监管部门、码头、港航业界众多商务实体的“口岸公共外网”,有力地促进了口岸物流、港航操作、服务等的效率提升与信息共享。同时,大连口岸公共信息平台还得到了大连市政府的支持,并被指定为大连市口岸的公共信息平台。同时作为大连航运交易市场的信息平台运营商,在大连口岸实现“一站式”服务和“一网式”交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集发物流通过三个子公司,即:大连口岸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大连集发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恩博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初步具备了从规划、软件开发、运营支持、系统维护到管理咨询的一体化服务能力。目前已经在码头操作系统开发中处于主导地位,形成了一定的商业产品体系,公司开发的部分产品已经在国内市场上处于地位,为口岸客户提供物流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多方需求,使信息服务不断向外延伸。
沈北新区位于沈阳市北部地区成立于2006年3月,是由新城子区和辉山农业高新区合并而成,共有土地面积882.46平方公里,是继上海、天津、郑州后我国兴建的第四个新区。辽宁省和沈阳市政府对新区的开发十分重视,设计了新区开发的宏伟蓝图,要把沈北新区打造成东北第一物流重镇,2007年,沈北新区把发展物流商贸产业作为经济区的龙头产业,被中国物流行业协会授予“中国农产品物流重镇”荣誉称号。沈北新区的物流产业将立足沈阳经济区、面向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经济区突出物流产业发展的地位,与沈北新区的总体发展定位和规划相结合,优化物流货物通道,建设绿色畅通的物流园区,实现园区对区域产业的跨地域服务功能。
一、沈北新区物流业发展的机遇
1.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网络。沈北新区地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地带,是东北地区物流总通道的枢纽节点,北可达东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南可达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沈北新区交通便利,长大铁路贯穿全境,公路3条国道、3条省道横贯其中,园区即将通地铁2号线。城南有桃仙机场。同时可经铁路达大连、营口、丹东和锦州等港口。
2.雄厚的产业基础。沈阳是我国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农业生产战略基地,加之沈阳中部城市群人口可达2400万,地区生产总值占东北三省的30%,沈北新区更是大量招商引资逐步向东北地区最大的现代物流中心发展。
3.广阔的市场前景。沈北新区北部为沈阳市重要的农产品产业区,南部为全国大型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巨大的农产品吞吐量为园区提供了直接的物流需求。
4.宏伟的发展蓝图。沈阳市区规划建设4大物流园区和若干个物流中心将形成规模效应,呈现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沈北地区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也是规划建设中的一个,沈北新区物流园区发展目标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辐射最广的物流园区。
5.优惠的政策扶持。沈阳市和辽宁省出台了《关于促进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在物流园区用地、税收、财政扶持等出台许多优惠政策。2007年投资3亿元进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二、沈北现代化物流园区功能定位和重点建设项目
沈北现代物流产业园规划建设18.5平方公里,分为中心商务区、商贸交流区、物流营运区、综合服务区和发展备用区。即一节点东北地区物流网络枢纽节点。两中心东北地区物流分拨中心和东北地区物流采购中心。三基地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工业原材料物流基地,物流科教研发培训基地。
沈北新区功能定位是建成全国高效现代化示范基地,东北地区先进农产品深加工及食品制造产业基地,东北地区新农村建设典范,沈阳北部生态新居,科研教育,旅游休闲,商贸物流等服务功能核心区。
重点建设项目:
1.深基地东北宝湾物流中心项目。该项目由深圳赤湾石油基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占地675亩。该公司在全国物流行业综合实力位居第五,基础设施物流位居第一。目前以完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等物流网络的布点及建设运营工作,现抢摊东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