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溪地处冲积平原,山水秀丽、物产丰饶、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浙闽交界的咽喉要地,是浙南闽东北的商品交易枢纽。1981年,国务院批准成立苍南县,确定灵溪为县城。灵溪充分利用人文地理优势,发挥县城集聚效应,适时出台优惠措施,广开贤路,招商引资。2007年实现市场成交额99.3亿元,同比增长11%。浙闽副食品商城、浙福水产城、浙闽物流中心、浙闽农贸综合市场已成为浙南闽东北颇具影响的龙头市场,参茸市场获“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金名片。浙闽汽车城(4s别克专卖店)的成立,填补了苍南高级轿车专卖的空白。站南五金电器建材市场、浙闽物流中心二期等项目正在筹建之中。灵溪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均按20%—30%的比例递增,综合经济实力在温州市30个强镇中名列前茅。
1992年到2000年期间,灵溪镇政府提出“东开发、西改造、南规划、北配套、中完善”的建设思路,整体推进,抢道建设。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并重,城市形象、品位得到重视,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多次修编,强调项目的优化设计,开展大规模的“亮丽工程”和绿化行动,提出构筑“三山两水”公园城镇格局的设想。短短数年,全镇总投资近20亿元,完成公建项目600多项,建城区面积达8.5平方公里,为原来的20多倍。如今,灵溪高楼林立,大街纵横,既有肃静幽雅的行政办事区和宽敞舒适的住宅区,又有繁华热闹的商业区和生机盎然的工业区;既有科技、电信、医疗、宾馆等文体娱乐场所,城镇基础设施基本配套,人居环境逐渐完善。
灵溪经济以工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为基础,多业并举,滚动发展。灵溪工业企业以传统的“三编”家庭企业起步,沿着快速、健康的轨道前进。利益直接,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的股份合作制和合力兴工的共识,使得灵溪的工业企业充满活力。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塑料编织、五金机械、仪表仪器、食品加工等完整的工业体系,加上股份制超前发展等特点,成为温州经济模式的重要发源地和典型代表之一。2001年,塑编行为产值达25.1亿多元,占全国同类产品的20.48%,成为灵溪工业的支柱产业。
温州物流网是在温州的物流规划中应运而生的。规划中温州市市域城镇和经济布局将形成四大功能区:温州中心经济区(含温州中心城区、乐清经济区、瑞安经济区),鳌江流域经济区,山区半山区经济区和海洋经济区。相关部门以此布局为依据,提出在建设潘桥物流园区和瑞安市江南物流园区的基础上,中远期规划乐清物流园区和洞头物流园区。规划将在已有的双屿、龙湾、瓯北(改扩建)、浙闽物流中心和苍南新联货运中心的基础上,(2009-2015年)规划建设滨海、汀田、瑞安开发区、塘下和平阳双羸等5处物流中心,远期(2015-2020年)规划七里、柳市、鳌江3处物流中心。届时我市配送中心也将由唯一的瓯海配送中心增加到鹿城、瓯海、龙湾状元等8家。同时,根据农村物流需求,规划建设9个农村货运站和33个农村配送网点。网站未来把更多的宣传触角延伸到物流行业内的每一个领域。该站因其栏目分类科学、数据齐全、覆盖面广而受到物流行业各界朋友的广泛欢迎,并成为许多人查找专线物流公司,快递公司,第三方物流,车主,货源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