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可以在一些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坐蝉。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地点:
1.大埔公园:位于新界大埔,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蝉声聆听地点。公园内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树木,是香港最大的公园之一,也是一个很好的观鸟和观蝉的地方。
2.离岛:香港的离岛也是一个观蝉的好地方,尤其是长洲和梅窝。在这些岛屿上,可以找到很多树木和植被,这些地方的环境非常适合蝉的生长和繁殖。
3.梨木坑谷:位于大屿山南面,是香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一个观蝉的好地方。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很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和树木,蝉的数量也很多。
4.大浪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界北部,是一个非常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一个观蝉的好地方。这里有很多树木和植被,环境非常适合蝉的生长和繁殖。
总之,在香港坐蝉的地方很多,只要到一些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就可以了。在这些地方,可以享受到蝉声带来的放松和愉悦,也可以感受到香港自然环境的美妙。
港口物流综合联动:发展宁波港口物流业的关键
21、学前教育(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幼教工作的教学和管理人员。使学生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扎实和系统的专业技能与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素养,能胜任幼儿园教学、学前教育、行政管理、文秘公关、小学语文、小学艺术课等方面的工作;能胜任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具有学前教育教学能力、行政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以及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卫生习惯和卫生保健知识。外语达到大学英语三级水平。计算机达到国家一级水平。
主干课程: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管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健康教育、幼儿英语、音乐基础知识、舞蹈、琴法、声乐、绘画、幼儿玩具设计与制作、幼儿游戏理论。
22、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方向(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法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熟悉中外电子商务理论、相关法律及技术,以及电子商务运行规则和经营情况的高等专门人才。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和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电子商务工作实际操作基本技能,了解电子商务理论和实践发展,了解电子商务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具有计算机和网络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管理学、消费心理与客户关系、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法律、电子商务技术概述、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电子商务营运与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研究、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开发、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网络营销、网络银行、多媒体应用技术与WEB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AVA、网络与操作系统实用技术、网络程序设计和管理信息系统等。
23、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方向(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利用计算机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等从事会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系统地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监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财务控制和审计查证业务的基本技能;能独立进行调查研究与综合分析,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处理有关财务、会计业务;外语达到大学英语三级水平。
主干课程:经济法、政治经济学、经济数学基础、统计学原理、财务学、会计学原理、企业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学原理与实务、税法实务、计算技术、市场营销、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及应用、C语言、财务软件、Visualfoxpro等。
24、物流管理(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运输经济、商务和营销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基本知识,具备物流运作全过程能力,能对现代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策划、营销、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将成为从事仓储管理、理货业务、运输业务、商务处理、报关业务、物料采购业务、计划控制、产品营销、物料配送等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也可以成为在物流公司、各类库场、站埠、运输站、货运中心、国际国内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商贸配送中心、各类连锁超市、空港物流从事各种物流运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物流管理概论、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物流技术、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交通运输总论、物流软件开发工具、物流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国际物流、物流设备应用、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
25、口腔医学(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经医学基础及医学专业课的系统学习与实践,要求毕业生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口腔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处理、口腔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处理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手术治疗方法、口腔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及处理、口腔治疗仪器的操作与维护、能进行社区口腔健康调查并能提出预防保健措施。
主干课程:生理学、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及医学免疫学、外科学、五官科学、内科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预防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
26、景区开发与管理(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旅游组织能力,能从事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与规划、市场开发的高级旅游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区工作,也可参加公务员考试到县级旅*政管理机关和林业管理机关从事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及行政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旅游资源与开发、园林设计、旅游地形象策划、景区开发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法规、导游基础知识和导游业务、国际礼仪、旅游区规划与管理等。
27、森林生态旅游(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口头表达能力和讲解能力、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生态旅游导游和旅游企业服务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旅游企业工作从事导游工作,也可参加公务员考试到县级旅*政管理机关从事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及行政管理工作,也可到旅游酒店从事旅游接待服务工作。
主干课程: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导游业务、旅游英语、旅游学概论、管理学、旅游公关与礼仪、模拟导游、旅游市场营销学、森林生态学、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森林植物学、森林动物学、餐饮服务与管理、现代饭店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政策与法规等。
28、生物技术及应用(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掌握农学、生物学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生物技术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能从事植物组织培养、食用菌制种和栽培、无土栽培、农业微生物应用、农产品加工等农业实用生物技术等工作,进行农业生物技术推广服务和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生物工程企业、生物科技园区、园艺公司、种苗繁育公司等单位的有关岗位从事科研、植物种苗脱毒快繁生产和管理工作,也可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及营销工作。
主干课程:植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作物育种学、农业生态学、植物细胞工程、农业昆虫学、食用菌生产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市场营销等。
生物技术及应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种植方向、二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会种植、懂经营、能管理的农村应用型专门人才。具备农作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理论,能从事大宗作物、经济作物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具备产前、产中、产后管理能力和作物育种的一般技能,毕业后能够进行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能进行大田作物、经济作物、食用菌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推广,能适应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种植技能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基本原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政策法规、植物学、农业微生物学、植物生理生化、植物保护学、土壤肥料学、大田作物栽培学、植物组织培养、种子学、农业生态学、农产品贮藏加工、作物育种学、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生物技术及应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养殖方向、二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会养殖、懂经营、能管理的农村应用型专门人才。有养殖学与动物医学方面的理论基础,具备动物饲料配制、动物疾病治疗和防治的技能,有一定的动物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毕业后能够进行和指导动物疾病防治和动物检疫工作,能进行畜牧禽和水产养殖、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推广,能适应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养殖技能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基本原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政策法规、动物生理学、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兽医卫生与检疫、家畜外科与产科学、家畜内科与诊断学、中兽医、动物传染病学、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29、生物制药技术(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药品制备和生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制药工艺原理,具有比较系统的生物制药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生物药物生产,工艺操作实践技术,从事药品的生产与管理,具有生产过程控制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生物制药、中西药、生物农药等企业从事生产、检验、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主干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中药学、药用辅料、药物分析与检测、生物制药技术等。
30、食品生物技术(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食品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生产工艺过程和工艺设计等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能在食品行业运用生物技术从事食品加工、饮料加工、食品储藏与保鲜、产品营销、产品质量检测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酒厂、食品厂、酿造厂等生物食品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管理、产品加工、新产品开发、产品分析检验、食品物流配送等工作。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工程原理、酿造工艺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食品营销学等。
31、园林技术(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景观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中小型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扩初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等工作。
主干课程:园林艺术、植物学、景观生态学、视觉构成、园林史、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测量学、园林植物栽培管理、盆景及插花艺术、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AUTOCAD平面设计、3DSMAX效果图绘制、PHOTOSHOP效果处理、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预决算、风景建筑材料与构造等。
32、数学教育(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中小学数学教师及统计专业人才。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近代数学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掌握一定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数学应用知识和技能。外语达到大学英语三级水平,计算机达到国家二级水平。懂得教育和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掌握较全面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书写规范的“三笔字”,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有组织课堂教学、制作简易教具、组织课外活动、开展班级工作和进行学生思想工作的能力,能胜任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主干课程:空间解析几何、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初等数论、近世代数、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普通物理、中小学数学教学概论、教育学、心理学等。
33、体育教育(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员及教练。使学生较广泛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科学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有初步的科研能力;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具有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指导课外运动训练,组织竞赛,担任裁判和计划管理场地设备等工作能力;外语达到大学英语三级水平。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田径、体操、篮球、学校体育学、足球、排球、武术、体育绘图、学校体育卫生学、体育测量与评价。
34、旅游英语(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旅游专业知识和组织活动能力,能胜任导游、翻译、领队、旅行社管理及其他涉外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旅游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导游基础知识,并能熟练运用;掌握旅游及相关行业各服务部门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运用;熟悉并掌握对外礼宾礼仪知识,具有一定的公关能力以及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获得国家英语四级或湖北省英语应用能力A级证书;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获得湖北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证书;掌握较高的英文导游技能,胜任地陪、全陪、领队;熟悉旅行社业务,能适应旅行社中任何岗位。获得英文导游证书或领队证书;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并取得普通话证书;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分析和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旅游市场学、导游业务、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英语、主要客源国概况、旅游资源学、管理学原理(旅游)、旅游公关与礼仪、旅游心理学、旅游公共关系学、旅游政策与法规、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汉翻译、英语写作、第二外语(日语、法语)等。
35、商务英语(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及文字功底、并且能熟练运用英语在经贸、文化、科技、涉外企事业和单位从事商业贸易、管理、翻译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英语听、说、读、写、译,英语社会与文化、商贸英语、英语文秘、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网络知识、国际公共关系、应用写作、口译。
36、应用英语(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各类中小学校英语教学、涉外企事业单位英语口笔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英语听、说、读、写、译、口译,教育学、心理学、文秘英语、外贸英语、英语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史及选读。
37、英语教育(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英语翻译、导游及中小学英语教师。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教学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坚实的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具有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概况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坚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表达能力,计算机达到国家一级水平。掌握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具备较全面的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
主干课程: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汉互译、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语语音学、英美概况、英语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等。
38、汉语(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文秘、新闻和其他文化宣传方面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中学语文教师。毕业生就业面向企事业单位、报刊杂志及中学语文教育等。
主干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文学概论、美学、秘书学、中国传统文化。
39、文秘—涉外文秘、商务文秘方向(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秘书专业理论基础及较强的现代办公技能的高级文员、公关和管理人员。通过学习写作基本理论、应用写作技能、公共关系与管理、档案与文书管理、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现代交际英语等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受到行政管理、一般文秘、办公自动化等专业训练,具备帮助领导处理文件、材料和日常事务、整理档案文件、熟练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计算机达到国家二级水平;外语达到大学英语三级水平。
主干课程: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秘书学、应用写作、公共关系学、口语交际艺术、文书与档案管理、行政管理学、财务会计、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管理心理学、VisualFoxpro、数据库原理与应用、VisualBasic、INTERNET原理与实践、多媒体技术及应用、Frontpage网页设计与制作等。
40、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各类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及宣传部门培养节目我、编导,创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使学生能够掌握我、摄像、录像、摄影、播出等方面的技能,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主干课程:新闻理论、新闻采访写作、新闻我学、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与摄像、电视播音与主持等。
□宁波市政协港口物流业对策研究课题组
港口物流综合联动是指港口物流体系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协调运作,从内部整合层次看,是指以枢纽建设为纲,发挥物流设施整体效益,同时促进水陆空管等多种物流模式合理分工和紧密衔接,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众各种力量的组合优势;从外部关联看,是指充分重视物流与城市功能提升之间的互动,以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鉴于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提高物流体系整体效益、加快宁波港口物流综合联动建设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宁波港综合物流联动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按照 “海港龙头,信息经脉;以公为主,海铁优先;综合市场,多元服务”的总体思路,建设综合港口、综合运输、综合节点、综合市场、综合保障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实现其内部整合的组合优势与外部联动的提升效应。
宁波港综合物流联动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逐步形成以 “海港、空港、信息港”三港为核心,以腹地无水港为枢纽,建立省内外港口联盟和国内外的合作港口,以信息港平台为纽带,形成综合港口体系。
——构建国际航线、内支线、城市环线、省内网线和省外专线等组成的公、铁、水、航、管等多式联运为支撑的综合运输体系。
——优化物流园区、保税物流园区、配送中心、转运中心、流通加工中心、集装箱堆场、杂货堆场等多种形式的港区节点和中转节点,形成综合节点体系,顺畅衔接公、铁、水、航、管等多种运输方式,以及国内国际物流枢纽。
——提升传统物流市场,构建网上货运交易市场和网上物流综合服务交易市场,打造网上、网下、虚拟、实体、离岸、岸内并存的综合物流市场。重点培育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以及承接离岸物流外包业务的新型市场主体。进一步提升反应速度快、功能容量大、协同能力强、作业效率高、业务范围广的多元化物流服务。
——完善包括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经营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六大方面的综合保障系统。重点落实政策服务、引导机制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联动,以确保综合物流体系的硬件投入发挥的效能。
——实现综合物流体系内部互联互通、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组合优势。
——实现综合物流体系内外联动的提升效应。综合物流体系建设要注重与全球产业转移、供应链分工调整,与国家重要资源配置中心联动,充分重视综合物流体系与城市功能提升的互动作用。
宁波港综合物流联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综合物流联动机制。具体说来,就是建立综合物流体系联动的系统规划机制和市综合物流体系联动的重大物流工程协调机制。建议建立联合规划机制,规划方案要统筹考虑整个港口物流体系,要考察规划项目对于其他物流系统的影响,作出整个物流体系的技术经济分析。对重大物流工程的前期计划、调研、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和评价进行全程决策指导;同时,还要对不同物流项目的建设时间、建设周期、运营情况进行协调,以提高综合效益。
第二,尽快编制宁波港综合物流联动行动计划。在宁波市港口物流发展规划指导下,组织相关专家尽快编制宁波港综合物流联动行动计划。一方面,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综合物流体系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综合物流的系统性、内在相关性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重点、集中力量,编制并落实好综合物流体系发展计划。另一方面,综合物流体系发展计划要与国家规划、地区规划的大目标相适宜,重点项目要努力进入国家、省、地区中长期、 “十二五”规划等重大项目的范围。
第三,构建综合港口体系,形成综合物流核心元素。逐步形成以 “海港、空港、信息港”三港为核心,以金华、义乌、慈溪、绍兴、衢州、上饶、鹰潭、嘉兴、萧山等九个无水港及办事处为枢纽,建立省内外港口联盟和国内外的合作港口,形成综合港口体系。其具体内容是:
大力发展海港体系。加快宁波-舟山港资源的优化整合,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两港的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逐步实现宁波-舟山港区的港政、航政、海事、海关、边检、商检等全方位一体化。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发展腹地无水港,推进省内港口联盟,探索与国外港口的合作经营模式,形成腹地范围广、服务能力强、现代化程度高的现代海港体系。
大力发展空港体系。利用国家对民航业的扶持政策,发展航空物流,抢占区域航空市场的竞争主动权;积极参与周边机场的合作,主动承担周边机场能力范围外的运量;通过增加航线和开拓市场,形成以空港物流中心为核心区、以整个市域范围为海空联动区、以整个长三角为辐射区的航空物流网络。建议宁波市航空物流重点发展: (1)以机场为龙头,积极拓展航空货运市场,建立航空国际物流体系; (2)依托空港物流中心,加快推进海空联动发展,建设海空联动保税仓库,努力构筑航空配送转运体系; (3)整合航空物流信息资源,构筑航空物流信息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信息港体系。在宁波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统一规划和建设宁波公共综合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信息港)。逐步对接和整合宁波已有的海关、港口E-DI、电子口岸三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使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在信息互通、票据流转、作业流程、全程监控等方面实现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一票制的多式联运,延伸物流服务链,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的全程物流服务。信息港要逐步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创建品牌,实现与省内、国内、国外主要物流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
同时,海港体系、空港体系和信息港体系建设要实现统一规划、同步建设、系统优化、资源共享、品牌共建。
第四,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提升综合物流网络运力。构建多层次的综合运输体系,在总体上,要构建由国际航线、内支线、城市环线、省内网线和省外专线等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形成 “一环六射”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 “八横五纵三沿海”的干线公路主骨架格局,并新建铁路港区支线。充分利用杭州湾跨海大桥,加强北向对外交通干线建设,同时以完善和拓展长江三角洲地区运输网络为重点,加快规划建设甬金铁路、杭州湾跨海铁路、绕城高速公路东段、甬台温沿海高速公路复线等交通重点项目,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各省间接经济腹地推进,进而向华北、西南、西北、东北等国内其他内陆腹地推进。拓展国际集装箱环球远洋航线网络系统,开辟江海联运及南北沿海集装箱运输支线,全方位吸引海向和陆向经济腹地国际集装箱货源。
第五,加快港口集疏运网络优化,提升物流通达能力。建议调整《宁波市高速公路网规划》,新增六横-北仑疏港公路,以解决北仑片区港口集疏运快速通道不足的问题。
建议调整宁波市铁路网规划,将大碶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处理能力提高到260万TEU/年,并结合进港铁路支线建设,在港区内配套建设铁路集装箱港前站。
加快滨海快速路的实施,以尽快分流穿山、大榭、北仑、镇海四港区的东西向疏港交通以及四港区之间的交通量。
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以及内支线业务,提高海运水水中转比例,降低港口对陆路集疏运的需求;同时建议港口企业进一步优化航线设置,尽量减少水水中转集装箱在不同港区之间转换,减轻港口后方道路交通压力。
注重发展多式联运,提高运输网络利用效率。多式联运是实现综合运输体系联动,提高运输网络利用效率的有效方式。宁波市在规划多式联运体系时,应重点发展腹地400公里内海-公联运,400公里外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的集装箱运输方式,吸引间接腹地特别是长江流域、西南地区的货源。
要建设以港口为龙头、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加速器,以综合运输体系为通道的多式联运体系和现代物流运作体系。具体为: (1)台州、温州等南向联运体系,金华、衢州等西南向联运体系,绍兴、杭州等西北向联运体系,沿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上海、苏南方向联运体系,这四个集装箱多式运输体系主要是公-海联运模式;(2)沪杭-浙赣以北、以南、以西方向江西、安徽、贵州、重庆等地至宁波铁-海或铁-公-海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 (3)杭甬运河至宁波港水水集装箱联运体系; (4)长江至宁波港的水水集装箱联运体系; (5)欧美-亚太地区海运中转业务。
第五,构建综合节点体系,实现综合物流无缝衔接。优化物流园区、保税物流园区、配送中心、转运中心、流通加工中心、集装箱堆场、杂货堆场等多种形式的港区节点和中转节点,形成综合节点体系,顺畅衔接海、空、公、铁、河、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以及国内国际物流枢纽。
有序建设 “一主六副”物流园区。围绕 “一主六副”物流园区建设,打造现代物流运作中心。充分发挥宁波保税物流中心、龙星物流、余姚东方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先发示范效应。北仑主物流中心要在一期项目 (即宁波保税物流园区)正式运作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引进采购、配送、国际中转等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空港物流中心要在一期项目开工建设的基础上,做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申报工作,提升航空物流发展;深化明州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鼓励各县 (市)区政府开展一些小型特色物流节点的规划工作,构筑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现代物流节点网络体系。
提升完善保税物流园区。以梅山保税港区获批为契机,做好保税物流园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金融服务区和集疏运等设施的规划设计工作,引进基础物流、第三方物流、专业物流和物流技术等多功能行业性的企业落户港区。要增强区内与区外的物流互动功能,强化保税经济区综合物流功能对全市现代物流业特别是港口物流业的带动效应。同时,结合空港物流中心、宁海物流中心的开发建设,适时申请保税物流中心 (B型)功能,完善物流中心综合物流服务功能,提升竞争力。
继续推动 “区港联动试点”。依托北仑四、五期集装箱码头的陆续建成,进一步发挥 “区港联动试点”的规模化效应。通过推介、宣传以及为大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措施,吸引更多物流企业到园区租仓开展保税业务。
优化堆场布局。结合北仑区未来城市用地布局调整,整合北仑港区后方现有堆场,引导堆场企业向综合性、规模化方向发展;尽快确定规划集装箱综合场站的具体方案,并列入土地利用规划,做好用地控制。
第六,构建综合市场体系,培育市场主体,提倡多元服务。提升传统货运交易市场,构建网上货运交易虚拟市场和网上物流综合服务交易市场,发展各种形式的物流服务中介与离岸物流外包业务,打造虚实并存、离岸近岸的综合物流市场。
培育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各类物流市场主体,重点培育社会化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以及承接基于IT技术的离岸物流外包业务的新型企业主体,提供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技术、离岸物流服务承接、供应链优化等现代综合物流的多元化服务。
综合物流体系要与全球产业转移联动,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方向主导产业相匹配。综合物流体系发展要关注IT产品、高新产品的需求、价值、分布和供应链特点,加快发展快速、高附加值物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