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收件,你可以去看看一个用工具在墙上绘画的东西利润主要是靠收件和送件来产生,就是活广告,要能接到单,经常是施工过程中就能接到单,而且全年无休,你要创业可以多找些产品比较下,非常吸引人,而且那个墙画做好后非常生动,很累。
4月22日晚间,顺丰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其中显示,顺丰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26.2亿元,同比上涨27.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
9.89亿元,同比下滑20。
9.01%。这是顺丰在前不久发布财报亏损预告后的正式官宣,最后的亏损不止预告时的9亿元,也没有达到最坏的11亿元。在此之前的4月15日,申通也发布了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亏损7000万元~1亿元。
同时,又有消息称京东物流旗下加盟制快递品牌众邮快递不仅停运还亏损2亿元,对此众邮快递相关负责人仅回应称快递业务运营平稳,快递网点发货及配送正常,而并没有正面回应是否亏损的问题。近期,关于快递业讨论最多的就是亏损。
或许大家都在好奇,在淘汰了一波又一波的快递企业,且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以及业务量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剩下的企业应该活得更好,赚得盆满钵满也不为过。但现实似乎并没有沿着这样的预期去发展,反而出现了亏损。
经过梳理会发现,企业亏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一是前瞻性投入增加,如多业务或跨界布局、数字化建设、分拨中心升级等加大了资本开支的力度;二是价格战激烈导致成本承压;三是为了保障服务而补贴员工。
导致支出成本过大;四是刚性成本上涨,如场地、运力、设备等硬性成本在不断上涨。这些曾经导致二三线快递企业出局的原因,这一次也落在了一线快递企业身上。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新一轮的淘汰赛即将到来。
暂且抛开这个问题不谈,就在它们亏损的同时,另一边是极兔18亿美元、宅急送10亿元的巨额融资。新一轮资本的进入在助力获得资本企业进一步扩张的同时,势必也将让行业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而未获得资本的企业不仅要守好自己原本的领地。
还要提防获得资本的企业的猛烈进攻。而在这个过程中或许就会带来新一轮淘汰赛,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轮或许会比上一轮更惨烈、更凶残。因为“大鱼吃小鱼”的竞争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正在进入“鲨鱼吃大鱼”的时代。
这其中当然包括已经上市的快递企业。
1、 世界物流快递业状况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跨国经济活动增加,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人队伍不断壮大,并已成为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繁荣运输经济,满足货物运输关系人服务需求的一支重要力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世界各国已有国际货运代理公司40000多个,从业人员达800-1000万人之众。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欧主要国家,平均每个国家都有300-500家的国际货运代理公司。
但是,世界各国国际货运代理的发展并不平衡。总的来讲,发达国家的几个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发展水平较高,控制了世界国际货运代理服务市场,如德国dhl敦豪国际、美国fedex联邦快递公司、美国ups联合包裹公司、荷兰邮政tnt等,他们的制度比较完备,公司规模大,网络健全,人员素质高,业务发达;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货运代理发展比较缓慢,制度不够完备,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多数规模较小,服务网点较少,人员缺乏培训,以本国业务为主,市场竞争能力较差。
2、中国物流快递业状况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起步较晚,历史较短,但是由于国家重视 ,政策鼓励,发展十分迅速。到2002年12月底为止,我国已有国际货运代理企业3775家(包括分公司),从业人员近30万人。其中,国有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近70%,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近30% 但由于我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历史较短,绝大多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成立不足十年,服务功能较少,不能提供有关法规和规章允许的所有服务。从资产规模、经营规模角度来看,大型、集团型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数量较少,中小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70%以上,多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缺乏精通有关业务的专业人才。
3、 中国快递物流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截至目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物流业的积极效应已经显现出来。首先,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重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地区中心城市做出了物流发展规划,全国性的物流发展规划已在制定当中。国家首次把物流项目列入国债项目,财政部已开始着手研究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另外,跨国采购与供应集团、国际物流企业正在加速进入我国物流市场。据统计,目前国际上50家最大零售商业跨国采购集团当中,有三分之二已进入我国,在我国的采购金额已达到200多亿美元;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物流市场将达到11972亿元,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速递市场目前的规模是200亿元,每年的增长在30%以上;而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的承诺,中国物流业将在2005年底向外资全面开放。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诱人的宏观政策,为中国物流快递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与机遇相生而来的是竞争,中国这个能缔造神话的快递市场,迅速云集业内无数高手,国际四大快递巨头dhl敦豪国际、fedex联邦快递公司、ups联合包裹公司、荷兰邮政tnt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并迅速囤积力量,发展各自的分销和运输网络。dhl不仅稳拿中国国际快件市场老大的头衔,而且挥师中国国内快件市场,增设服务网点,最先向中国ems发起进攻;fedex 及ups在《中美航空协定》签署后,立即增发航班抢摊中国航空;tnt另辟蹊径开展连锁经营,主力攻占汽车零部件快递市场。面对国际物流快递巨头的挑战,中国ems和数千家的中小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
正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理事研究员蒋坚博士所介绍的“要想成为行业排名领先的企业,就必须成为行业中最有价值的企业”,作为中国快递市场的领跑着,dhl-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递公司市场份额在37%以上,每年的销售额增长率高达35%,dhl可达全球120,000个目的地,拥有160,000 多名员工,近75,000部作业车辆,420架飞机,36个转运中心, 254个口岸作业中心, 5,000个办公地点,年运货量逾10亿票,超过400万个客户,覆盖全球220余个国家和地区。是什么秘密武器使得dhl能保持如此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势头?他的价值究竟在哪里?让我们在一阵龙跃虎啸后仔细思考一下。
快递产品类型及特点
物流快递产品按其承运货物的内容和重量,分为文件,包裹和重货。文件一般指在进出国境时不需报关,无商业价值的资料等货物,重量在500克以内;包裹则是需报关,且商业价值要高于文件的货物,重量在30公斤以内;重货则指重量在30公斤以上250公斤以内的大型货物。根据公司规模不同,各类产品有着不同的边际贡献率,总体而言,文件的边际贡献率要高于包裹。
除了文件包裹的快件服务,多元化经营也是快递公司的重要战略,但多元不是随意的,而是“集中产业,有限多元,与快递物流相关的多元”,通过整合或并购,进军多种物流业务,提高利润 ---纵观世界物流10强企业,都是能提供快递物流方面的多项服务,并且在与物流相关的一些行业或者新领域里联合或者兼并,借以巩固或者占领新的市场,从而达到增加利润、赢得客户的目的。如dhl业务涉及与物流相关的诸多领域,电子商务、金融、代理、运输、仓储、维修、检验、报关等。dhl目前在中国已设立3个具有国际水准的物流中心,负责与dhl签约的全球大客户的货物仓储,快速报关,提供担保等服务。物流中心不但为快件业务提供了前后端支持,而且将公司整体实力推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