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近十年的“限塑令”正面临调整。据报道,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日前已经出台了《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实施方案》,正在协调起草《关于推广标准托盘、发展单元化物流的意见》。下一步,将及时调整相关政策,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调整“限塑令”,研究制定在电商、快递、外卖等行业率先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装使用的相关实施方案,并且督促地方,特别是城市加大落实的力度。
《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由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12月发布。“限塑令”明确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应该说,“限塑令”对限制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在“限塑令”实施的初期,超市使用塑料购物袋大大减少。超市不再为顾客提供免费的塑料购物袋,一些大型商超也在结账柜台处挂有可供消费者购买的布制购物袋。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曾统计,自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至2015年,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
优质物流中心条件(2)
典型载具:托盘、围板箱、轻型卡板箱、料架、保温箱等中型载具
载具特点:材质种类多、有组合套件形态、中等尺寸、价格适中、数量适中
根据中型物流包装载具特点,展开方案的初步画像:
1、 载具材质种类较多 ,小型物流载具一般仅以塑料材质为主,中型物流载具有木质、金属、塑料三种类型,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封闭金属可以阻挡无线电信号传输;
2、 有组合套件形态 ,中型物流载具中使用比较广泛的围板箱,是由顶盖、围板、托盘底三个独立组件构成,组件之间可以相互混用,在编码、计费时需要特别处理;
3、 中等载具尺寸 ,根据载具类型不同,部分通过人工搬运,稍微大一些的可通过地牛、叉车搬运,也有部分载具自带万向滚轮。中型物流载具有一定的尺寸空间,不仅适合采用低阶的RFID物联网方案,也适合采用功能更强的中阶物联网方案中的有源信标(模块尺寸较小)。此外,也可以考虑采用高阶物联网方案中的智能模块,具体需要根据物流容器再具体评估安装的可能性;
4、 载具价格适中 ,因为中型物流载具的种类较多,一般在100元至800元左右不等,可参考:一般木托盘在100元左右、高端的塑料托盘在300元左右、围板箱在400元左右,所以中阶物流网方案的有源信标在价格方面也比较适合中型物流载具搭配;
5、 载具数量适中 ,小型物流载具在相对独立的小循环中,如社区电商:盒马、叮咚、美团中各自可达百万套。以中型物流载具围板箱为例,在汽车零配件行业的小循环中,一般独立供应商在1万套以内,中型汽车主机厂一般整体不超过20万套;另外,由于托盘属于比较通用的单元化物流载具,用途广泛,比总量上可以参考两个数据:一是2022年国内的托盘存量可达20亿片、二是全球最大的循环租赁托盘服务商CHEP集团下有近3.5亿片托盘;
■ 方案介绍 :该方案采用LPWAN低功耗广域网技术,由有源终端与物联网关组合应用,使用自主研发的Sub-GHz频段传输协议,具备公里级超广覆盖最远可达3KM,微安级功耗最长使用可达5年。
■ 配套箱体 :托盘、围板箱、轻型卡板箱、料架、保温箱等。
■ 使用场景 :适合进出存自动化管理、实时盘点、防丢失管理、效率分析、货托共管等场景。
■ 产品特点 :
a. 全时段资产在线化监管,满足更多的业务场景需求;
b. 信号覆盖范围内自动盘点,无需人工手动扫码盘点;
c. 独特的天线解决方案,金属环境下让通讯更顺畅;
d. 公里级超广覆盖,最远可达3KM;
e. 支持离线报警、低电量报警、进出电子围栏报警等;
f. 微安级功耗,超长待机时间可达5年以上;;
g. 物联网关支持大容量并发,同类技术60倍;
h. IP67防水设计,适应各种恶劣的运输与室外储存环境;
i. 尺寸较小,融合物流载具实现快速&隐蔽安装;
j. 较低的成本,同类技术1/3~1/10;
智能包装数字化方案系列文章:
1、小型载具物联网方案之RFID篇
2、中型载具物联网方案之有源信标篇
3、大型载具物联网方案之智能定位终端篇
优质物流中心必备条件
层高
单层建筑,如采用自动化立体库,建议层高为24米。这是建筑防火等级的要求。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低一些。
但如果是叉车作业,则高度应在15米以下为宜。有的叉车库建筑达到20米以上,也是十分浪费的。
对于多层建筑,要求对层高采取特别慎重的态度。如果仅用于平面作业,一般4.5米就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但如果要采用货架或者阁楼,则高度应选择6.7-7.0米比较合适。如果还要考虑叉车作业,或者采用Miniload等设备,更高的楼层高度是有优势的。
防火分区
过去关于防火分区的讨论已经非常多了。这也是大型物流中心设计最为关键的约束条件。
一般应按照有关规范严格执行。对于特殊情形,要事先与设计院和消防主管部门进行沟通。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于消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上海、江苏、浙江的要求要宽松很多。要保证设计的安全性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有时,物流中心因为消防报批问题,会耽误大量时间。
基础承载能力
如何设计建筑基础和楼面的承载能力会严重影响建筑成本。对物流中心来说,承载能力要计算准确,以便设计院进行设计。
载荷包括平均载荷和集中载荷两个指标,前者是对建筑支柱承载的要求,后者是对楼板和梁结构承载的要求。平均载荷的计算是将楼层的所有载荷相加,再除以面积得出,一般要求有不低于1.5的安全系数。
集中载荷可以通过计算一个区域的最大载荷,除以该区域的面积得出,当然也要考虑一个不低于1.5安全系数。值得注意的是,还需要对基础的变形、不均匀沉降等作出具体要求。
与设备有关的指标分析
物流系统的设计是一项细致工作。对于设备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是效率、自动化程度、可靠性等,当然,性价比也是应考虑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具体的物流中心来说,应满足库存和吞吐能力的需求,才能使设计与需求相匹配。
库存
库存是一项重要指标。
作为一个物流中心来说,往往描述的是配送能力而非库存,但事实上,库存与配送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简单的关系是:配送额与配送量成正比。
而库存量与配送量成正比,与库存周期成反比。
这两个指标非常重要。
效率
设备的效率从理论上讲要求越高越好,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应考虑效率与整个系统的协调。
所谓协调,是指整个物流中心在处理货物时,各个环节效率的一致性。
理想的状态是系统的流量在各个环节是均衡的。但实际上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也没有必要强求。决定物流效率的因素很多,设备的性能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有时,管理的好坏,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有的人简单将设备的运行速度与效率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以自动化立体库为例,虽然说堆垛机的速度是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但决定效率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加速度、调度方法、存储原则等。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或一点。
自动化程度
自动化是未来物流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选择什么样的自动化水平,主要还要看达到的效果。尤其是减少运营成本方面是一个关键参数。
可靠性
没有什么比可靠性更重要的了。设备的可靠性可以用一定时间的故障率来表述。
下面的公式就是计算可用度的:
V=(1-?Ti/T)*100%
式中,Ti表示子系统的当量故障时间,T为总时间
准确性指标
在设计中,考虑准确性指标是必要的,这也是设计的难点。
专业的设计人员会重点通过流程的设计来规避作业的误差。
比如说采用的拣选手段,动作的合理性等均影响作业的准确性。不能将准确性寄托在作业人员身上,尽管这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
一个具体的物流中心关于设备的选择是很困惑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不得要领的原因。选择设备要多听专业人员的意见。
一般来说,价格与品质是成正比例的。
与成本有关的指标分析
成本很重要,但业界对于成本的认识却不完全正确,有时甚至完全错误。
从物流中心建设来讲,成本就是建设成本。
建设成本是建筑成本和物流装备成本之和。这是一项很有挑战的工作。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建筑和设备的比例问题。
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的物流装备非常落后,这也就导致了业主们对于建筑成本的认同,但对于装备成本的不认同。这是非常遗憾的。
很多的案例表明:采用自动化立体库被证明是节约的,但这一点很难形成广泛的共识。
另一个对于成本的忽视是关于空间利用率问题。
普通的多楼层建筑被认为是理想的仓库。但这恰恰是最浪费的一种情形。以层高4.5米的建筑来说,从高度上讲,其利用率最多能达到40%,而对于一个层高24米的立体库来说,其高度利用率可能达到约60%以上,但长期以来,大家都忽视了这一结果。
另一成本是运营成本。
有些成本是固定成本,如折旧费,电费费等。有些成本是可变成本,如人工成本,包装成本等。在评估运营成本时,重点应评估人员成本在整个成本中的占比。因为这是与系统设计和自动化水平相关联的部分。
要说服业主接受成本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如果说物流装备还能看到实实在在的物质的话,软件和服务就更难为业主所接受。但恰恰是软件和服务(包括设计),对物流的运作成本产生了关键作用,这是要特别指出的。
结语
评价物流系统的指标很多,本文只是择其要点和重点进行评述。其实,在整个评价体系中,重点是设计方案对于需求的符合性。
数据分析是否符合实际要求和未来期望,是设计的基础。对于未来指标的设定非常重要,过于超前和保守都是非常危险的。
检验总体设计参数是否符合总体目标的需求非常重要。其中重点指标包括作业空间,存储能力,拣选能力(包括拆零拣选和整件拣选),输送能力,包装能力,集货能力,发货能力等。
设备选型是否符合实际要求,各子系统之间是否协调一致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极端条件下的应对措施也非常重要,但常常被忽视。
软件系统是一项被认为最难以选择的工作,的确如此。但事实上很多软件系统失败的原因不在于软件本身,而在于团队的经验和能力。
先进性指标是一个比较难以评价的指标。在实际操作中容易与自动化水平混淆。评价一个系统的先进性,主要看他的适应性、时效性和可扩展性等。当然,自动化水平也是关键指标之一。
环保性指标是近年来重点提出的物流设计指标。节能环保被认为是面向未来的积极行为。在物流系统设计中,提高效率,减少作业次数本身就是环保的重要指标。目前在热议的单元化物流更是环保指标的重要体现。
除此之外,有一个重要指标在上面未曾提及,就是物流中心的流畅性和美观,这是很难评价的部分,却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