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革命历史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九峰乡是泰顺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11月7日,红军挺进师与中共闽东特委在白柯湾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以刘英为书记的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此后,浙江和闽东的党组织迅速发展,在九峰乡先后建立中共泰平区委及前坪仔、山后、赤水溪、半岗、九峰、湾头、石门党支部。1936年8月,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和瑞平泰中心县人民革命委员会在白柯湾、山后、前坪仔等村组建红色政权,开展分青苗、分土地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九峰乡党组织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清剿”,中共浙闽边区委和泰顺县委转入隐蔽精干斗争,在山后等村保存了骨干力量。1947年11月中共泰顺县委在前坪仔组建了中共浙闽边中心县委,以泰顺为中心的浙闽边游击根据地迅速扩大,九峰普遍建立农会、妇联会和民兵组织。1949年5月3日泰顺全境解放前夕,中共泰顺中心县委在九里潭、西地举行扩大会议,为建立泰顺县人民政权作了全面准备。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九峰人民不畏-,前赴后继,为夺取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九峰革命历史纪念碑,位于泰顺县九峰乡玉西村,1995年11月建成。纪念碑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碑座6平方米,碑高9米。碑的正面刻碑名,背面是碑文。
九峰革命历史纪念碑是泰顺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场所之一。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灵溪的苍南县城
东部沿海厂商进入西部地区第一站,辐射川滇黔渝八市七十五区县超1500亿元需求的西南大市场有力跳板。
1、直面大西南,高效快捷采购系统;
引入国内各大品牌采购组织、行业协会、商会以及企业在商贸城驻点采购、办公,为沿海厂商开拓西南市场铺路架桥。
2、西部牛仔城
西部牛仔服饰采购中心,已有来自广东沙溪、增城等极具竞争力的牛仔生产厂商在商贸城设立直销点;使西南地区的商户在家门口即可直接与企业洽谈,尽享零距离接触的商务便利。
物流中心:
降低成本,提高商品流通效率
10万平米仓储物流中心,引进国内实力物流公司,提供点对点配送服务,24小时货物配送体系,直达商圈辐射各市场。建立专业化区域物流中心,延长货物配送链,为商户提供一条龙贴身服务。
信息中心:
速递最新市场动态,搭建无界交易平台。
现代电子商贸平台,商户自助管理,实时把握商机
全面支持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提供现代交易的SOHO式体验
·发布行业信息,促进场内和网上交易
·信息中心拥有完善的询价、报价系统,网络交易有保障
·展示品牌,发布新产品,扩大行业知名度,树立品牌效应
商务中心:
集合配套服务资源,营造顶级营商环境。
商务中心集金融、会务、购物、人才、培训、咨询、文化等各种服务功能为一体,通过引进国际级商务服务机构,为入驻商家提供多元化、全方位服务,为商户生意跨国界进行强大助推。
生活服务中心:
30万平米,开心赚钱 快乐生活。
中国(泸州)西南商贸城将建设完善的生活配套区,18万平米商务公寓,三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同时配备超市、快递、餐饮、娱乐、影院等休闲娱乐设施,对外公交系统等基础配套构建商户基础生活网络,与城北新区、泸州奥体中心、泸州大剧院、玉带河湿地公园、泸州会议中心五星级酒店等共同构成了泸州城北的高品质生活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商户生活休闲之需。 规模档次最高:西南商贸城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类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80万平米超大规模,全面填补区域空白,打造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龙头市场。
交通区位优势:项目处于泸州市北大门,紧邻高速出口,距离港口、新机场、火车站不超过10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区位优势明显。
购物环境高档:零售级卖场营商环境,配备星级酒店、仓储物流、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购物环境更优,方便一站式采购。
旧市场急需升级:千年商都泸州的商贸基础坚实。泸州对结合部的辐射力逐步增强,商户急需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经营档次和营商环境,城北批发商圈内商户迫切需要提档升级。
设立直销中心:粤浙闽等产地生产企业大举进军西部销地市场,依托批发市场设立直销中心。西部牛仔城、西部家装中心、西部灯饰城等亮点项目落户西南商贸城,全面截留成渝客户。
客运站就是财富:市政府将整体搬迁城北批发商圈中的六个客运站,紧靠西南商贸城项目同步建设泸州客运中心,并先期投入使用,符合商户传统经商习惯。
项目距离老市区繁华中心行车距离不超过5公里,与泸州医学院一路之隔,紧邻项目的五星级酒店、大型市政广场正在积极建设中,羽毛球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项目地块已经成为泸州北部新城区中心。
市政府不再批准建设同类批发市场项目,现有市场通过规划、引导逐步搬迁至西南商贸城。
灵溪地处冲积平原,山水秀丽、物产丰饶、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浙闽交界的咽喉要地,是浙南闽东北的商品交易枢纽。1981年,国务院批准成立苍南县,确定灵溪为县城。灵溪充分利用人文地理优势,发挥县城集聚效应,适时出台优惠措施,广开贤路,招商引资。2007年实现市场成交额99.3亿元,同比增长11%。浙闽副食品商城、浙福水产城、浙闽物流中心、浙闽农贸综合市场已成为浙南闽东北颇具影响的龙头市场,参茸市场获“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金名片。浙闽汽车城(4s别克专卖店)的成立,填补了苍南高级轿车专卖的空白。站南五金电器建材市场、浙闽物流中心二期等项目正在筹建之中。灵溪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均按20%—30%的比例递增,综合经济实力在温州市30个强镇中名列前茅。
1992年到2000年期间,灵溪镇政府提出“东开发、西改造、南规划、北配套、中完善”的建设思路,整体推进,抢道建设。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并重,城市形象、品位得到重视,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多次修编,强调项目的优化设计,开展大规模的“亮丽工程”和绿化行动,提出构筑“三山两水”公园城镇格局的设想。短短数年,全镇总投资近20亿元,完成公建项目600多项,建城区面积达8.5平方公里,为原来的20多倍。如今,灵溪高楼林立,大街纵横,既有肃静幽雅的行政办事区和宽敞舒适的住宅区,又有繁华热闹的商业区和生机盎然的工业区;既有科技、电信、医疗、宾馆等文体娱乐场所,城镇基础设施基本配套,人居环境逐渐完善。
灵溪经济以工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为基础,多业并举,滚动发展。灵溪工业企业以传统的“三编”家庭企业起步,沿着快速、健康的轨道前进。利益直接,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的股份合作制和合力兴工的共识,使得灵溪的工业企业充满活力。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塑料编织、五金机械、仪表仪器、食品加工等完整的工业体系,加上股份制超前发展等特点,成为温州经济模式的重要发源地和典型代表之一。2001年,塑编行为产值达25.1亿多元,占全国同类产品的20.48%,成为灵溪工业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