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Building Materials logistics)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据此,建材物流则定义为:建材物流是指包含建材的废弃与还原,链接建材供商(供给主体)与建筑工程(需要主体)、克服时间与空间距离,并且创造一部分形质效果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包括:采购、运输、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及有关的信息活动。
一个完整的建材物流概念应包括以下几点:
1)、建材物流研究的对象是贯穿建材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一切物料流以及有关的信息流,研究的目的是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管理与控制,使其高效率、高效益地完成预定的服务目标。
2)、建材物流的作用是将建筑材料由供应主体向需求主体转移,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并且创造部分形质效果。
3)、建材物流的活动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等。
4)、建材物流在建材供应链管理与整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了解了完整的建材物流概念,我们才能在建材行业中更好、更快地发展建材物流。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尚未引进建材物流的理念,包含在建材物流的各种活动皆是单一的孤立的行业,如:运输与包装都是各自为战,更不要提各种活动的有机结合了,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建材物流也成为了建材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建材物流就要知道我国建材业及物流业的基本面。
首先建材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2007年全国建材工业总产值达17556亿元,占全国2007年GDP246619亿元的7.12%。到2007年底,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数已达20868户;有一定规模的建材家居市场(卖场)也已超过3000家;全国建材进口额为78.55亿美元,出口额为152.4亿美元。
那么物流业更是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主动脉的作用。到2007年底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达73.9万亿元,与全国GDP总量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3.0,比上一年提高了0.2个系数。也就是说我国2007年每单位GDP产业需要3.0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可见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有着明显的贡献。
在这一基本面下,我国建材物流也从无到有,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以建材行业的龙头产品水泥为例,我国现有水泥企业5028家,2007年产量冲至13.5亿吨,占世界水泥总量的50%,销售收入已达3700亿。这一世界产量第一的巨无霸,其物流业态也发展了巨大变化。过去谈到水泥企业,只是指能生产出水泥的水泥厂,而2008年则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概念,可能水泥厂并不生产水泥,只生产熟料。使用水泥者要到另一个终端——混凝土配送中心才能买到,这时水泥熟料经过了“水泥粉磨中心”(水泥粉磨站)——“散装水泥配送中心”(散装水泥库)——“混凝土配送中心”(混凝土搅拌站及干混砂浆的生产企业)的再加工配送这一系列的物流业,才能应用到建设中去,而这一系列过程则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结果。其它建材产品也有着类似的发展过程,如:玻璃的深加工配送等。
再以建材家居市场为例,全国3000多家建材市场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销售总额已超过7500亿,其业态已从过去的脏、乱、差摊位式卖场逐步演化成为了加盟联锁店、市场联盟、仓储式大卖场、品牌物卖店等为主的现代销售业态。
另外,全国各地、各企业建材物流园区(中心)的风起云涌也成为了建材物流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厦门市斥资9亿元、占地600亩的建材物流园区,鄂尔多斯市斥资18亿、占地1250亩的建材物流园区等等,象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
南阳建材大世界,在工业路和建设路交叉口西北边,里边比较全。
南阳陶瓷市场,百里奚路和麒麟路交叉口向北200米路西。主要是陶瓷类,卫浴,地砖,瓷砖什么的。
北钢材市场,人民北路和312国道交叉口东北边。
西钢材市场,武侯路和北京大道交叉口东北边。
据我所知,目前没有其他的和建材有关的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