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磨床是数控程序进行控制的,自动化的,磨床则是人工手动控制的。
数控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数控磨床又有数控平面磨床、数控无心磨床、数控内外圆磨床、数控立式万能磨床、数控坐标磨床、数控成形磨床等等。
数控磨床头架点动如何操作
十八世纪30年代,为了适应钟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枪械等零件淬硬后的加工,英国、德国和美国分别研制出使用天然磨料砂轮的磨床。这些磨床是在当时现成的机床如车床、刨床等上面加装磨头改制而成的,它们结构简单,刚度低,磨削时易产生振动,要求操作工人要有很高的技艺才能磨出精密的工件。
1876年在巴黎博览会展出的美国布朗-夏普公司制造的万能外圆磨床,是首次具有现代磨床基本特征的机械。它的工件头架和尾座安装在往复移动的工作台上,箱形床身提高了机床刚度,并带有内圆磨削附件。1883年,这家公司制成磨头装在立柱上、工作台作往复移动的平面磨床。
1900年前后,人造磨料的发展和液压传动的应用,对磨床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近代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磨床相继问世。例如20世纪初,先后研制出加工气缸体的行星内圆磨床、曲轴磨床、凸轮轴磨床和带电磁吸盘的活塞环磨床等。
自动测量装置于1908年开始应用到磨床上。到了1920年前后,无心磨床、双端面磨床、轧辊磨床、导轨磨床,珩磨机和超精加工机床等相继制成使用;50年代又出现了可作镜面磨削的高精度外圆磨床;60年代末又出现了砂轮线速度达60~80米/秒的高速磨床和大切深、缓进给磨削平面磨床;70年代,采用微处理机的数字控制和适应控制等技术在磨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操作人员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方准进行操作,操作者应熟悉本机的性能、结构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
2、操作者必须根据强力磨床说明书的要求,详细了解并熟记各润滑部位,润滑方法及润滑油的种类、牌号,按磨床润滑图表的规定,进行给油保养。
3、开工前,应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对照交接班记录薄,对磨床各部位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逐级报告,异状未经排除不得开车工作。
4、开工前应对强力磨床下列部位进行检查:
5、砂轮架油池中的油量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油面高度。
6、调整皮带松紧度是否合适。
7、摇动手轮、工作台、砂轮架的往复运动是否良好。
8、砂轮防护罩和砂轮要装卡牢固,位置正确、工作台导轨挡尘毡应接触严密。
9、检查电气系统(电动机、配电箱、安全灯、导线、接地线)是否良好,周围环境是否清洁、无短路。
10、检查各润滑部位、各滑动面及传动系统,注入润滑油。
11、接通电源,顺次启动油泵、砂轮架、床头架的电动机,注意运转状态。发现异状、异音,应立即关闭电源,经检查处理后方准开车。
12、开动磨床,空转2~3min,查看各部动作是否正常。如有机构失灵,轴承过热,油压不够,砂轮摆动,工作台运动不平稳等不正常情况,应停车切断电源,采取措施处理,严禁使用者超越自检自修范围自行拆卸处理。
13、检查冷却泵的电机运转是否正常。
14、冷却液是否畅通
15、装卡砂轮时,砂轮和压板间应垫以0.5~1.Omm的纸垫,必须用专用扳手,均匀用力紧固,不许用加长管子紧固,以免使砂轮胀裂。
16、砂轮装好后应空载运转5min,操作者应避开正面,确认砂轮运转正常后,方准使用。
17、工件的装卡必须符合规定。对因故中断加工的工件,必须确认状态良好后,方准开车工作。
18、加工工件时,必须事先清除工件上的油垢、黑污及灰尘等;根据加工件的材质合理选用砂轮和磨削量,严禁磨能工件毛坯。r7.装卡和测量工件时,必须使砂轮退离工件和停车。工件与砂轮未离开时,不得中途停车。砂轮在接近工件时,不准用机动送给。
19、.工作时,禁止操作者离开磨床或托人代管。如因停电或其他原因必须离开时,应将砂轮离开工件后停车。重新开动磨床时,应确认各部无异状后方准开车。
20、磨床工作时应注意各传动部分状态,如油温和油压是否正常,冷却液是否畅通准确地浇到工件上,油泵与电机的温度是否正常,有否异状、异音,各操作手柄是否位置正确,各紧固部件有否松动移位等。
21、禁止在工作台面与油漆表面放置金属物品。
22、禁止在工作台面及床体上敲打、拆装、校直工件。
23、磨床发生事故后,应保持现场,切断电源,迅速报告,妥善处理。
24、工作完毕后,应将砂轮退离工件,切断总电源,各手柄放置在空位上,恢复磨床正常状态,做好日常保养。
25、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簿等有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