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历史悠久,风光绮丽,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发展经济的理想场所。 福泉(古称平越),属古且兰国故地,春秋战国时期置且兰县,之后曾设府置州, 1996年撤县设市,现有人口33万人,先人创造文化以“古城文化”最著名,现存有汉代竹王城遗址和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明代古城垣,有名载《中国桥梁史》且距今400多年的葛境桥,有道教鼻祖张三丰仙居的福泉山及其众多传说。 在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多种矿产资源的富集世所罕见,市境内探明储量并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达 26种,其中磷矿以质优量大驰名中外,储量高达4.8亿吨,平均品位在32%以上,其伴生的碘矿1.69亿吨,享有“亚洲磷都”之称,其他优势矿种有煤矿1.2亿吨,铁矿5200万吨,硫铁矿1000万吨,重晶石600万吨,硅石1000万吨,含油页岩360万吨,含钾页岩600万吨,含钾砂岩1000万吨,未探明储量的矿种有锌、钼、砷、汞、石灰岩、白云岩、高岭土、方解石、冰洲石、大理石、钒、稀土等。 福泉旅游资源独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城垣与道教圣地福泉山、省级风景名胜区融为一体,古城文化、道教文化与幽谷古风、三江碧水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有古木参天,藤葛盘绕,保持着原始生态的贵州九寨沟“蛤蚌河”。有重峦叠嶂、乱石穿空,白云缠峰,大河奔腾之声不绝的王卡十万千风光。有奇石林立、撩人遐思的仙桥石林;有历经三千年风雨、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古银杏,奇泉奇树,布苗风情,令人留连往返。 福泉区位优势明显,处于黔中腹地,距省城贵阳 111公里,州府都匀57公里。湘黔铁路株六复线、贵新高等级公路、马遵公路、湘黔公路交汇过境,是黔中天然物流中心,福泉火车站是贵州第二大货运站。 福泉电力充沛,国家“西电东输”工程在福泉建有 50万伏变电站1座,其他有22万伏变电站2座,11万伏变电站2座,11万伏以下的各等级电站遍布全境,已形成贵州少有的日字型供电网络。 依托各种优势,福泉经济发展迅速,已初步建立以磷化工为主,以冶金、矿产资源开发、建材、食品、包装等行业为辅的工业体系,主要拥有生产磷铵 168万吨、硫酸200万吨、磷酸80万吨、黄磷2.65万吨、五钠5万吨、饲料级磷酸氢钙15万吨、磷酸二氢钙5万吨、钙镁磷肥28万吨、普钙20万吨、磷矿粉60万吨、磷矿砂40万吨、水泥6万吨,生铁8万吨、工业硅2万吨、硅锰合金7.5万吨、磷矿350万吨、铁矿40万吨、煤矿120万吨、重晶石30万吨、啤酒2万吨的生产能力,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贵州前列。 为进一步发展经济,福泉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当前,福泉招商引资的重点,一是依托国家大型企业宏福公司的技术、品牌、市场与信息招商,市人民政府与宏福公司有共谋发展的框架协议,其主要项目有:年产 20万吨合成氨、年产20万吨硫酸、磷石膏综合利用、硫酸渣综合利用、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利用,宏福二期选厂等项目。二是优势矿产资源及电力优势招商,主要项目有:硅石开采及冶炼、铁矿开采及冶炼、磷矿开采及加工、磷矿开采与洗选冶炼、煤矿开采及加工、重晶石开采及加工、伴生碘的回收利用、水能资源开发等。三是依托旅游资源招商,主要项目有:福泉古城垣、洒金谷、蛤蚌河等景区开发。四是依托存量资产招商,主要项目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房地产开发、高石煤矿、市化肥厂、市磷肥厂、市重钙厂、市磷矿、达康公司等国有资产重组。五是靠延长产业链招商,主要项目有:牙膏级磷酸氢钙、食品级磷酸氢钙、多功能磷酸盐生产线、甲酸、甲酸钠、磷酸二氢钾、六偏磷酸钠、阻燃剂、水处理剂等其他磷酸盐产品。
黔南的读音:qián nán。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隶属于贵州省,位于贵州省中南部,东与黔东南州相连,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西与安顺市、黔西南州接壤,北靠省会贵阳市;处于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地处东亚季风区。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曾是南方出海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黔中通往川桂湘滇的故道,商贾云集、物流通达。黔南境内航空、铁路、公路、河运纵横交错。
2020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生产总值为1595.4亿元,同比增长4.0%。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内居住有汉、布依、苗、水、毛南、瑶等4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9.05%。 布依族,全州各县市均有分布,居于红水河流域和都柳江、清水江上游;苗族主要分布在惠水县、都匀市、三都水族自治县、福泉市、贵定县、龙里县等县市。
2020年黔南州生产总值为1595.4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54.73亿元,同比增长6.5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63.29亿元,同比增长4.3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77.38亿元,同比增长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