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作业流程的目的:确保物流畅通、安全、有序,降低库存积压,提高库存周转率,促使销售、生产、采购相协调,加速资金流通。 一,采购入库
采购物资到厂后,供应商将《送货单》交仓管员,由仓管员引导供方将物资存放在待检区。供应商《送货单》必须注明我公司《物料订购单》单号及订购数量、送货数量等信息。
由仓库管理员和采购员在一个工作日内依《物料订购单》对检验物资进行验证。验证内容包括:物料名称、型号、规格、颜色、材质、产品包装、标识、数量等,数量按抽样比例进行量测,遵照孰少孰准严则按比例进行扣除。验证合格后在供应商《送货单》上填写实际入库数量并签收,同时开具《送检入库单》在二小时内通知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由仓管员依照定置管理进行归位摆放,并进行标示,然后在《物料订购单》上注销订购数量,依《送检入库单》及时填写《存货吊卡》和登记《存货计数帐》;检验不合格需退货的填报《验退单》办理退货手续。
入库数量与订购数量必须相吻合,严格执行入库数量上浮比率标准,超出部分填写《验退单》通知采购人员予以退回供应商处理。如供应商确需寄存于我司仓库等待订单的,由仓管员在《厂商寄存物料登记簿》上登记。并将寄存物料按定置管理摆放,并做好标识;交货数量未达订购数量时,以补足为原则,但不影响订单生产,有利降低库存积压的由仓库主管复核,经资材部经理同意后,可免补交,短交如需补足时,仓管员应通知采购人员联络供应商处理。
《送检入库单》须依据《物料订购单》、《送货单》或《发票》载明供应商名称、订购单号、制造单号、产品型号、制造数量、物料名称、型号、规格、颜色、材质、单位、订购数量、送检数量、入库数量、单价、金额、备注,《送检入库单》经仓管员、检验员、仓库主管签字后将结算联、财务联连同送货单、发票交采购人员。
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知仓库主管和采购人员处理。
二、自制入库 1.企业自制的半成品、产成品入库,须有品保部门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并随同《半成品成品入库单》由专人送交仓库,仓管员依据实收数量进行签收。
2.《半成品、成品入库单》一式三联,一联由仓库作为登记实物帐的依据,一联交生产车间作产量统计依据,一联交财务部作为成本核算和半成品、产成品核算的依据。
生产部门领用生产性物料时,由领料经办人员依据《生产排程》、《生产表》开立《限额领料单》经领料部门主管核签后,向仓库办理领料。超出限额部份由车间开立《超额领料单》,注明超领原因后呈领料部门主管、经理、仓库主管批示意见后向仓库办理领料。
3、领用工具类材料时,领用保管人应填写《领料单》经部门主管复核,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连同拿《工具保管记录卡》到仓库办理领用保管手续。
领用其它非生产性物资时,由领料部门填写《领料单》,预算内用料经部门主管签核后领料,预算外用料须写明用途后呈部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领料。
4.《领料单》一式三联,一联退回车间作为其物资消耗的考核依据,一联交财务部作成本核算依据,一联由仓库作为登记实物帐的依据,《领料单》必须写明领用部门及用途,生产性物资领料单还须注明制造单号、产品型号、制造数量、领料日期及物料明细信息。生产性物资发料仓管员依据《生产表》及《生产排程》、《限、超领料单》的发料日期进行备料,准确、及时的发料,并填写实发数量由领料车间点交签收。超额领料如有挪单或原料不足要及时通知采购和相关部门。
非生产性物料发料对照各领料部门用量预算执行,预算外按经总经理批准的《领料单》发料。
三、退料
1.使用单位对于领用的材料,在使用时遇有材料质量异常,用料变更或用余时,使用单位应注记于《退料单》内经部门主管与主管检验员确认签字后将物料整理、标示后方可连同料品缴回仓库。
2.对于使用单位退回的料品,仓库人员应依检验退回的原因,研判处理对策,如原因系由于供应商所造成者,应立即与采购人员协调供应商处理。 四、库存物资的报废
库存物资因变质,失效等原因而无使用价值的,由仓库主管填报《库存物资报废申请单》,经部门经理,品保部经理和总经理审批后转管理部处理。
五、成品出货
1.成品出库依据业务部之《出货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仓库方可办理出库手续,出库时仓管员要认真核对其数量、配色、批次准确无误后并开出《出库单》,经部门经理批准才可放行。
2.《出库单》一式三联,一联仓库作为登记实物帐的依据,一联交财务作为结算货款依据,一联业务留存备查。
六、库存管理
1.仓管员每天按照《入库单》、《领料单》、《退料单》《出库单》上所填写之产品型号、物料名称、数量在相应的帐、卡上进行登记,做到日清月结,数字准确、完整,便于抽查库存。
2.仓库员必须定期对库存原(物)料进行实物盘点,每月一小盘,每半年一大盘。财务人员予以抽查或监盘,并由仓管员填制《盘点表》,一式三份,一联仓库留存,一联交财务部,一联交公司资材部主管,并将实物盘点数与《存货计数帐》核对,如损耗或溢出应编制《盘盈、亏表》,经财务部门核实,说明盈亏原因报资材部经理、总经理签署意见后方可作帐务调整,以确保财务帐、存货计数帐、存货吊卡和实物相符合。 七、报表的填报
仓管员于每月8日前结算出本月物料进出的合计、本年累计与结存数量,并在30日前编制《原材料进出结存表》上报相关部门及人员(资材部经理及对应采购员、财务部、总经办)。
八、存档
仓管人员应对《物料订购单》、《送检入库单》、《验退单》、《生产表》、《生产排程》、《限、超领料单》、《领料单》、《半成品成品入库单》、《出货申请单》、《出库单》进行分类整理,按时间序时顺序装订成册存档一年。
</SPAN>
常规物流管理流程基本包括订单处理作业、采购管理作业、库存管理作业、生产物流管理作业、物流管理的财务分析、绩效评价与改善等内容。
1、订单处理
物流中心的交易起始于客户的咨询、业务部门的报表,而后由订单的接收,业务部门查询出货日的存货状况、装卸货能力、流通加工负荷、包装能、配送负荷等来答复客户,而当订单无法依客户之要求交货时,业务部加以协调。由于物流中心一般均非随货收取货款,而是于一段时间后,予以结帐,因此在订单资料处理的同时,业务人员尚依据公司对该客户的授信状况查核是否已超出其授信额度。此外在特定时段,业务人员尚统计该时段的订货数量,并予以调货、分配出货程序及数量。退货资料的处理亦该在此阶段予以处理。另外业务部门尚制定报表计算方式,做报表历史资料管理,订定客户订购最小批量、订货方式或订购结帐截止日。
2、采购
自交易订单接受之后由于供应货品的 要求,物流中心要由供货厂商或制造厂商订购商品,采购作业的内容包含由商品数量求统计、对供货厂商查询交易条件,而后依据我们所制订的数量及供货厂商所提供较经济的订购批量,提出采购单。而于采购单发出之后则进行入库进货的跟踪运作。
3、进货入库
当采购单开出之后,于采购人员进货入库跟踪催促的同时,入库进货管理员即可依据采购单上预定入库日期,做入库作业排程、入库站台排程,而后于商品入库当日,当货品进入时做入库资料查核、入库品检,查核入库货品是否与采购单内容一致,当品项或数量不符时即做适当的修正或处理,并将入库资料登录建档。入库管理员可依一定方式指定卸货及栈板堆叠。对于由客户处退回的商品,退货品的入库亦 经过退货品检、分类处理而后登录入库。
4、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作业包含仓库区的管理及库存数控制。仓库区的管理包括货品于仓库区域内摆放方式、区域大小、区域的分布等规划;货品进出仓库的控制遵循: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进出货方式的制定包括:货品所用的搬运工具、搬运方式;仓储区储位的调整及变动。库存数量的控制则依照一般货品出库数量、入库所 时间等来制定采购数量及采购时点,并做采购时点预警系统。
5、补货拣货
由客户订单资料的统计,我们即可知道货品真正的需求量,而于出库日,当库存数足以供应出货需求量时,我们即可依据需求数印制出库拣货单及各项拣货指示,做拣货区域的规划布置、工具的选用、及人员调派。出货拣取不只包含拣取作业,更应注意拣货架上商品的补充,使拣货作业得以流畅而不致于缺货,这中间包含了补货水准及补货时点的订定、补货作业排程、补货作业人员调派。
6、出货作业
完成货品的拣取及流通加工作业之后,即可执行商品的出货作业,出货作业主要内容包含依据客户订单资料印制出货单据,订定出货排程,印制出货批次报表、出货商品上所 要的地址标签、及出货检核表。由排程人员决定出货方式、选用集货工具、调派集货作业人员,并决定所 运送车辆的大小与数量。由仓库管理人员或出货管理人员决定出货区域的规划布置及出货商品的摆放方式。
7、配送作业
配送商品的实体作业包含将货品装车并实时配送,而达成这些作业则须事先规划配送区域的划分或配送路线的安排,由配送路迳选用的先后次序来决定商品装车的顺序,并于商品的配送途中做商品的追踪及控制、配送途中意外状况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