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可能快递站点要放不下咯(尤其是购物节的时候),很多人(包括我) 如果不是急用的东西,可能会拖延、忘记拿快递,等后期又挨个打电话催来取是不是徒增麻烦?那是不是以后多晚一天来快递站取也要多收一次保管费?
提醒一下:收货地址在派送范围内,快递员如果在没有致电给用户征求意见的情况下,直接将快递派送到快递驿站或放入快递柜,这侵犯到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也违反了邮政法规定。这可以投诉的!
况且,需要收件人当面验收的快件,放在网点过了四点直接默认签收,如果商品有问题责任又在谁?2012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已经明确规定了快递公司无权要求消费者“先签后验”。可这不是隐形的先签后验吗?
其次,网上买东西图的就是方便,我在买这件商品的时候,买下了它本身以及让我收到它的所有服务。 那么这个上门费用是由卖家承担还是买家赠送,那以后卖家也要注明包邮包送货上门或不包邮不包送货上门了吗?
再一个,天喵超市 京冻 等 这些标榜送货上门的购物平台是不是算在限制次数内还是限制次数外呢?
快递公司这做法 与那时候的外卖平台如出一辙 ,“送餐”即商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上这一过程,是外卖平台的核心意义,衡量这一环节的量化标准是送餐所花费时间。 平台作为老板为了消费者体验就要提高送餐效率,以此获得消费者好评,并持续使用自己平台,所以它就压缩骑手的送餐时间。如果骑手在规定时间完成,平台获得消费者青睐,规定时间不能完成,则扣骑手工资。平台始终获益。
送餐时间和用户给的好评、差评,将直接影响骑手收入。那么,自然把矛盾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你愿意多等5/10分钟,你接受他送的慢,他怕差评就先给不愿意等5/10分钟的人送。
快递也是如此,公司克扣员工,送不送货上门快递员的工资没变,你接受不送货上门,快递员也不会感恩你;你死缠烂打不接受不送货上门,快递员不高兴骂骂咧咧地给你放到家门口,所以最后欺负的都是善良的老实人…
公司把坏人留给消费者来做,一边不考虑提高员工福利与待遇,一边又站在道德制高点宣传快递员多么辛苦,消费者现在甚至还要为这埋单。可是别忘了快递的定义是什么:门对门的物流服务!
或许早晚会出现恶性竞争的公司:就叫“上门快递”,主打送货上门业务
快递特定情况下送货上门可收取额外的费用,我能接受。例如疫情,例如很重的物品,例如贵重物品。
老生意套路,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几年前快递行业显现前景的时候,资本开始低价抢占市场,低价的同时,服务也开始跟着消减。等用户习惯了便宜的价格,接受了缩水的服务后,市场一饱和,就告诉用户自己没赚,主要是苦了提供服务的快递员,他们也是普通老板姓,所以送货上门这事,不是不能办,得加钱,不然他们没法干。
作为用户,到了这一步,想要更好的服务,还能怎么办?
但造成这样的结果,也不能一棒子把快递公司都打死,出现了新的问题,事情还得往前推动。
快递新国标的这个公开征求意见,就是在用户需求和快递服务、快递费用上找一个平衡。
首先快递上门这个服务,以前有,现在要实现,当然也不难。
难就难在怎么实现快递上门和用户的完美对接?
用户习惯了驿站取快递后,取快递的时间更自由了,但也造成很多人没有准时取快递的概念,快递员容易跑空的问题,这就需要针对投递流程、次数对用户做出约束。
而快递员在以往,习惯了对用户提供缩水服务,送快递越来越敷衍了事,想要他们马上变得兢兢业业,也很难,不仅因为习惯难改。
而且更细致的投递沟通,必要的上门,在现有的快递投递流程中,确实增加了快递员的劳动量,这就涉及到需要规范对快递员的投递行为,以及劳动费用保护的问题。
快递新国标在约束了用户需要守时收快递,只有两次免费机会,也规定了快递员有义务需要送货上门,要送两次。
其实更重要的,还需要明确现有快递费用的构成及标准问题,老百姓一看就能明白,确实需要加收快递上门费用的,大家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