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控冲床是数字控制冲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冲床动作并加工零件。那么,你知道数控冲床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吗?数控冲床安全操作规程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数控冲床机的相关知识。数控冲床机数控冲床的工作原理数控冲床安全操作规程有哪些
数控冲床的工作原理
数控冲床的设计原理是将圆周运动转换直线运动,由主电动机出力,带动飞轮,经离合器带动齿轮、曲轴(或偏心齿轮)、连杆等运转,来达成滑块的直线运动,从主电动机到连杆的运动为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的转接点,其设计上大致有两种机构,一种为球型,一种为销型(圆柱型),经由这个机构将圆周运动转换成滑块的直线运动。数控冲床对材料施以压力,使其塑性变形,而得到所要求的形状与精度,因此必须配合一组模具(分上模与下模),将材料置于其间,由机器施加压力,使其变形,加工时施加于材料之力所造成之反作用力,由冲床机械本体所吸收。
数控冲床安全操作规程有哪些
1、冲床工必须经过学习,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熟悉操作规程并取得操作许可方可独立操作。
2、正确使用设备上安全保护和控制装置,不得任意拆动。
3、检查机床各传动、连接、润滑等部位及防护保险装置是否正常,装模具螺钉必须牢固,不得移动。
4、机床在工作前应作空运转2-3分钟,检查脚闸等控制装置的灵活性,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不得带病运转。
5、模具时要紧牢固,上、下模对正,保证位置正确,用手搬转机床试冲(空车),确保在模具处于良好情况下工作。
6、开车前要注意润滑,取下床面上的一切浮放物品。
7、数控冲床取动时或运转冲制中,操作者站立要恰当,手和头部应与冲床保持一定的距离,并时刻注意冲头动作,严禁与他人闲谈。
8、冲制或猥制短小工件时,应用专门工具,不得用手直接送料或取件。
9、冲制或猥制长体零件时,应设制安全托料架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以免掘伤。
10、单冲时,手脚不准放在手、脚闸上,必须冲一次搬(踏)一下,严防事故。
11、两人以上共同操作时,负责搬(踏)闸者,必须注意送料人的动作,严禁一面取件,一面搬(踏)闸。
12、工作结束时及时停车,切断电源,擦拭机床,整理环境。
数控冲床安全操作指南
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防止生产事故发生,请遵守以下安全规则。
1、请在数控冲床附近设立安全警示标志。
2、请在数控冲床周围设立隔离物,围成一工作区域。
在设备工作过程中,有运动部件探出平台,如有人不小心经过,可能受到损伤。如在设备周围设立隔离物,将工作区域围起来,操作者在安全区域进行操作,则可以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
3、数控冲床必须专人(经过严格培训并获得操作资格)负责管理和操作。
4、该设备只能加工一定的板材,请勿加工该设备能力之外的板材,防止损伤数控冲床。
5、数控冲床开始运行之前,请检查该设备以及所配冲床和模具等部件,确保各部件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
6、未经数控冲床生产厂家许可,请勿对该设备进行任何改造,以免造成设备的损坏及安全隐患的产生。
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
1、强化安全监察力度。安全管理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安全法规、标准的规定。加强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监察。因此,一要对起重机械制造资格进行安全认证,对其生产的起重机械产品进行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安全质量不合格的起重机械产品不得出厂,把好起重机械产品制造的安全质量关;二要对从事起重机械安装、维修的企业实行安装、维修资格的安全质量认证,不具备从事起重机械安装,维修能力的企业,不得承担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业务,把好起重机械安装、维修的安全质量关;三要把好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关。对新安装的、大修的、改变重要性能的起重机械进行特殊的安全技术检验、经检验合格并发给使用合格证后方准投入运行。对在用的起重机械进行定期(每两年)的常规安全技术检验,未经检验合的起重机械不准继续使用;四要对起重机械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进行严肃处理。 2、建全各项规章制度。要建立和建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起重机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起重机械司机、指挥作业人员、起重司索人员(捆绑吊持人)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人员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维修保养制度等,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奖罚分明。此外,建立一整套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在体制上建立安全监察网络,从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重大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重要环节上进行有效监管。例如:中国的起重机械制造许可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于2003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2003年6月1日实施;《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作为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的一类立法计划,初步完成了起草工作,在全国广泛征求了意见,争取2005年底完成,并正式发布实施,本规章将对条例做进一步的细化和补充。再者各个省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比如珠海市政府在1993年实行了《珠海市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办法》(珠府[1993]30号)。 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强化安全培训教育。各级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刻认识到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生命为本,从关爱和珍惜每一个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出发,从维护和保障每一个工人的合法权益着眼,高度重视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问题。一是各地要认真开展起重机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工作,推行岗位任职考核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切实落实到关键岗位和关键人员。例如:《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中对起重机司机的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做了规定;《起重吊运指挥信号》对起重机司机与其他作业人员的联系作了规定,统一了各地区、各行业的指挥信号。二是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机械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情况,组织开展对输出和输入的机械使用和驾驶等劳动力的安全培训,切实提高其安全素质。三是要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切行落实《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GB6720-86)、《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85)等。 4、建立起重机械设备档案,完善技术资料。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是设备安全状况的原始记录,是管理部门制定规章制度,分析设备的安全状态、安排检修计划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建档是起重机械设备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达到对起重机械设备监控的一种有效手段。起重机械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出厂的技术文件;安装地点;起用时间记录;日常使用、保养、变更,检查和实验记录等;设备、人身事故记录;设备存在的问题及评价等等。 5、加强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力保资金到位。维修,保养是起重机械设备能否保持后续生命力,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起重机械工作人员要“四会”,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企业应根据不同情况,对起重机的保养状态进行检查评比,开展竞赛活动,这对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安全生产是有重大意义的。设备维修应注意以下问题: (1)维修更换的零部件应与原零部件的性能和材料相同。 (2)结构件需焊修时,所用的材料、焊条等应符合原结构件的要求,焊接质量应符合要求。 (3)起重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不应进行保养、维修及人工润滑。作为使用单位的领导,应高度重视设备的维修、保养,在设备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把资金投入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中去,做到细水长流,以确保使用设备创造剩余价值。 6、严格遵守起重机械设备使用、操作要求。起重机械设备在使用中,要尽量避免发生故障,尤其是预防事故损坏(非正常损坏),即指人为的损坏。造成事故损坏的主要原因有: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或麻痹大意,或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机械设备保养、维修不良,或运输和保管不当;施工使用方法不合理和指挥错误;气候和作业条件的影响等。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措施,严加防范,随时要以“五好”标准予以检查控制,即:完成任务好、技术状况好、使用好、保养好、安全好。只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规定,就能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