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大”的秘密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就把大批生产线发展到国外。由于澳大利亚政府从1987年起就降低关税,至2005年,澳大利亚对进口汽车及其零部件至多收取10%关税,所以,澳大利亚已成为丰田汽车公司产品的主要销售和出口地。
在过去的10年多时间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一直在澳大利亚发展全方位的汽车零部件配送系统和物流链管理服务。如果现在有一辆汽车在澳大利亚的草原或者荒漠中抛锚,无论是丰田还是其它什么牌号,只要把求助信息发到丰田汽车备件公司所属配送中心,不需等候多久,附近的丰田汽车零部件销售商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把急需且正宗的汽车零部件送到出事地点,如果必要的话,随行的专业技术人员会帮助把汽车修好,收费合理,绝不乘机“斩一刀”。迄今丰田汽车备件公司在澳大利亚的物流服务已经成为日本其它汽车厂商在全球各个角落发展经营交易的典范。
丰田汽车公司把零部件物流服务看成是“售后”市场的主体,其重要意义与制造、销售汽车同样重要,因为公司知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讲,最容易损害某种牌子汽车信誉的莫过于到处买不到这种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现在出售一辆新汽车的利润并不高,因此汽车产品能否吸引远来的广大消费者已经成为汽车厂商加快促销、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最关键的一招。
精于市场动态调查的丰田汽车公司早就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消费者一旦享受到某种牌子汽车的汽车厂商提供的售后服务,就会对自己购置的该牌子的汽车赞不绝口,在客观上为汽车厂商大做义务广告,于是买这种牌子汽车的消费者就会接踵而来。丰田汽车公司又发现,大约有86%的消费者在购置某牌号汽车的第1年内会回头向该牌号的汽车厂商购买汽车零部件,但是5年以后回头购买该牌号汽车零部件的消费者骤降到20%。
二、改革陈旧的汽车零部件经营观念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为了把大部分消费者变成“回头客”,丰田汽车公司及时变换经营理念,调整机制,给企业和产品重新定位,于是下决心改革陈旧的汽车零部件的经营方式,开始在澳大利亚市场开拓和重新组合丰田汽车零部件销售服务渠道。万事开头难,丰田汽车零部件销售服务方式的改革道路走得又悠长又艰辛。
氛围类似参加一场“跨栏越障赛跑”体育比赛,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输给其它竞争对手,丰田汽车公司必须顺利跨越的第一个“栏架”就是从上到下每一位公司职员都必须坚决而又彻底地改变陈旧落伍的有关汽车零部件交易的经营观念。
首先丰田汽车公司让大多数高级管理人员确信,汽车售后服务,汽车零部件销售和快速递送,以及汽车备件物流链管理都是公司的利润中心之一,而决不是成本或者费用的发生地或者累赘,是低人一等的差使。汽车产品的销售,或者新型汽车产品的销售果然需要竞争,但是新汽车需要的零部件不多。各种牌号汽车厂商之间最激烈的竞争往往不是在汽车本身,而是在售后服务及其可以互相替代使用的零部件销售额上。只要消费者“回头”到丰田汽车零部件特许专卖商店的人数在逐年减少,丰田汽车公司的整体销售额就会下跌,成本相应会上升,公司经济效益必然下滑。这是丰田汽车公司任何一位员工都不愿意接受的现象。
接着丰田汽车公司全面调查零部件销售情况后发现,汽车售后服务管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销售渠道不畅、方式单一,不贴近市场等等。按照所谓传统的销售方式,凡是需要汽车备件者必须预订,汽车零部件大多是预先堆放在某地一个预配中心的仓库里。于是产生的后果是,汽车的零部件在仓库里堆积如山,而消费者或者客户却为一时买不到丰田汽车某项备件而干着急,这时候往往其它牌号的备件供应商就会乘虚而入。正因为当初丰田汽车公司缺乏汽车零部件的整体物流链管理和周详的服务规划,多少年许多业务发展机会和大批潜在的丰田汽车消费者从丰田汽车公司面前一幌而过。
丰田痛定思疼后,统一思想,立即行动。首先开发丰田汽车零部件销售新系统,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服务水准和质量,向广大消费者推销汽车零部件和昼夜提供售后服务。此外,丰田公司经常主动拜访客户和广大消费者,有偿聘用独立咨询专家为丰田汽车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毫不留情地提供评论,不仅要表扬,更需要批评和提出建议。由此组成的丰田汽车质量标准售后服务水平评估和今后的发展设计蓝图就具备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最现实的市场规范。
三、汽车零部件中心
由于澳大利亚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丰田汽车公司根据汽车用户的数量和销售商的经营情况,把澳大利亚分成六大丰田汽车零部件配送中心和六大物流链管理区。当然这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将随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其动力就是千方百计满足客户的要求和尽可能逐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丰田汽车公司自己在忙着“改革”的同时,还不忘盯着与自己竞争的“劲敌”: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丰田发现,这两家汽车公司几乎一成不变,在澳大利亚仍然各自只有一个汽车备件中心,并继续由该中心分别承担向澳大利亚全国提供售后服务的责任;在具体操作上是由这两家汽车公司委托或者依靠分布在澳大利亚各地的当地汽配供应商向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用户或者消费者履行汽车零部件配送的义务,其效率之低可想而知。但是丰田没有放慢脚步,更没有停顿,而是放手大干。现在丰田汽车公司在澳大利亚规模的两个零部件配送中心已经建立在悉尼和墨尔本,两者加起来的总面积是300,000平方英尺。这两个汽车零部件的配送设施主要负责澳大利亚东北海岸人口稠密地区旅行车的需要。设立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市和汤斯维尔市,还有设立在澳大利亚中部地区的达尔文市的丰田汽车零部件物流链管理中心和配送站主要负责澳大利亚的矿产、天然气等工业用车和商业用车的重型车辆备件,当然必须兼顾满足消费者或者用户提出和急需的其它汽车售后服务项目。丰田汽车公司在澳大利亚各地设立汽车零部件配送中心和售后服务点,即使在人烟稀少的荒漠地区和原始山林地区,在700到3,000英里距离内必有丰田汽车零部件特许转卖点,专门为客户提供紧急援助。
致来讲,供应商距离广州丰田的远近决定了其物流模式。
台车物流面对的是广州丰田工厂周围2公里内的供应商,使用专用容器,零部件可以直接上装配线;飞翼车物流面对的是距离广州丰田2公里以外的所有国内厂商,比如在上海和天津的供应商,这部分支撑了广州丰田的Milk-run系统;集装箱物流面对的则是海外供应商。三种物流模式构成了广州丰田整体的厂外物流,
在丰田的供应体系中,对适用不同物流模式的零部件已做了分类和规划,零部件被分为顺引件、台车件、看板件、海外件。 台车件指从供应商出货后,通过台车直接送到装配线上的零部件,它们与顺引件不同点在于它们都是标准件,物流模式则一样,都是丰田根据生产的实际进度去供应商处引取。
顺引件和台车件对应的是台车物流。
看板件是供应商按照丰田的订单量(看板数)进行出货,经飞翼车运输到丰田的零部件,适用于国内所有用托盘容器装载的零部件。广州丰田的看板件走公路,特点是定时不定量,供应商按照丰田发行的看板枚数出货,每箱一张看板,装箱数量不变。 台车物流最能体现丰田供应链的规划性。广州丰田在进行厂区规划时,就已经将符合台车物流特点零部件(发动机、座椅、轮胎、玻璃、油箱等)的供应商安排在工厂周边,并建立了专用台车物流通道。
一般来讲,丰田选择什么样的供应商进入台车物流体系,主要会从是否顺引、单品体积、重量、运输安全、技术可得性、投资必要性、供应商意愿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这并不是强迫的行为,只是如果设定在主机厂周边的话,物流和库存成本会节省很多。广州丰田周边的零部件主要有:发动机、座椅、轮胎、油箱、油管、排气管、玻璃和一些冲压金属件。这些零部件与其说是供应商距离决定了物流模式,倒不如说是因为其零部件特性决定了物流模式。
台车物流的运输工具主要有台车和专用卡车两种。专用卡车主要用来运输体积很大的零部件,如发动机、座椅和轮胎等。一般来讲,这些零部件因车辆变化其规格或颜色会发生变化,供应商根据装配车辆的先后预先排好零部件顺序,直接送到线上。其中,台车有专用的牵引车头,加挂单翼车厢,使用带车轮的专用容器,走专用通道;专用卡车走的是公路,专用容器置于车厢内。台车物流的特点是装卸快捷,无叉车作业。
台车物流采用定量不定时的物流方式。所谓“定量”是指台车或专用卡车的装车数量都是确定的,一般控制在20到30台份之间;所谓“不定时”是指零部件的引取时间随车辆下线的进度滚动。快捷的装卸要求是台车物流选择专用物流容器的原因,这也是它区别飞翼车物流和集装箱物流的地方。 翼车是广州丰田用于实现Milk-run的重要工具。飞翼车走公路,广州丰田来自上海、天津和广州近郊的零部件都使用飞翼车物流。
飞翼车使用标准规格的物流车辆,这是为了满足Milk-run的需求。广州丰田的飞翼车车厢的宽度定为2.45米,是托盘宽度(1.2米)的两倍,车厢两侧向上展开,展开后象小鸟的翅膀一样,因此得名“飞翼车”。飞翼车可以在两侧进行托盘的装卸,这样装载零部件托盘和卸空箱托盘就不会发生额外的物流操作,为Milk-run的实现提供了前提。
物流容器也实现了标准化。因为飞翼车的规格和托盘的尺寸是唯一的,所以对于回转箱(不可折叠),要求通过组合可以刚好达到托盘的尺寸。广州丰田根据托盘的规格,确定了15种标准尺寸的回转箱,这样在厂外物流中,就实现了以托盘为单位的装卸和堆垛。为了保证堆垛托盘的平稳,广州丰田要求所有出货托盘不得高于1米,顶端必须平整,如果不平则用空箱填平。
飞翼车有确定的物流线路和物流时间。广州丰田每个月会计算各供应商每天出货的体积,从而提前确定下个月的物流计划。因为月度车辆生产计划已经平准到每一天,所以物流的货量在月度内基本不变,这就为确定的物流线路、物流时间和较高的积载率提供了前提。
广州丰田按照供应商的分布和出货量确定物流线路,其中广州近郊全部采用Milk-run,上海和天津地区的供应商较集中,所以在这两个地区建立中转站(cross dock),通过Milk-run集合各分路线的货物之后,再由中转站通过干线运输统一发送至广州丰田,中转站没有零部件库存。虽然Milk-run和干线运输使用的都是飞翼车,但中转站并不多余,它实现了远距离的多频次物流。
物流线路确定后,广州丰田再根据线路中各出入货点之间的距离确定各点物流作业时间。在广州丰田,每条物流线路都有一个对应的卸货区和装空箱区,在规定的时间点,飞翼车到卸货区或装空箱区进行装卸作业。物流线路和物流时间在月度内不发生变化,一切物流操作井然有序。
飞翼车物流的另一个特点是对应确定的订单号。对于每个供应商,广州丰田按照1订单/T(T=0.5h*2n,0≤n≤5)的频次将每天零部件的数量以箱为单位均分到各订单里。这个订单数量在作物流计划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而且月度内不会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订单里零部件的箱数。
广州丰田要求,供应商在出货的时候不同订单的零部件不能混装在一个托盘,这样操作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在数量检查时很容易发现是否有零部件未发和未到;二是可以实现厂内物流以托盘为单位的小批量引取。 集装箱物流是用来运输海外零部件,广州丰田所有的海外零部件委托日本某物流公司在日本统一集货后,定期装船发送到中国。为了实现海外零部件单品管理,广州丰田海外零部件在装船的时候不是按照成套件的方式,而是采用进度装船的模式,其原理与飞翼车物流大致相同。
海外零部件物流周期长,且影响物流品质的不安全因素很多,因此,广州丰田在厂外设定了合理的库存。在零部件进入总装车间开捆以前,这些库存都是在集装箱内存放,这就大大减少了物流的操作,消除了仓库管理的作业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