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找这个快递的投诉电话呢!!郁闷死了,当当网上订了几本书,有急用,这个破快递公司负责送,结果十月二号就显示公司已经入库,但一直没有发给派件员!!打电话过去三天了也没解决问题还经常打不通。。。郁闷死了,十二天了啊!!!!!以后一定要多向当当举报长沙地区的快递不能再让这个公司送了
2005年首次“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评选活动中,芦淞服装市场以其绝对优势从全国数十个专业服装批发市场中脱颖而出,跻身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行列。这次评选活动历时三个月,北京、浙江、广东等20多个省市的数十家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报名参加本次“十大”市场的角逐。据悉,参加评选的市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年成交额要达到10亿元以上,市场要达到一定的建筑面积,还要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产品辐射面较广等。
芦淞服装市场群在株洲市、芦淞区两级政府的领导的积极引导夏,为个体经营呼提供了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有意识地进行市场培育。经过“三千三键”和两次结果调整,如今,芦淞市场群内有5个大型物流集散中心以及与物流集散中心相配套的100多条通向全国各地的货运专线和6万多平方米的仓储系统,一个综合性的电子商务中心,年成交额超过100亿元,年上交税4亿元,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市场群和区域服饰物流中心。
潇湘枢纽 这边风景独好
株洲市芦淞服装市场群在湖南省及全国都有名,每天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顾客二三十万人。株洲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市井如流、东西南北的商客汇集于此,呈现出物流中心的兴隆景象。作为中部地区的“桥头堡”,株洲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铁路、公路和航运的便捷畅通,使它成为了南来北往、东去西进的交通要塞城市。凭着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芦淞人在株洲火车站旁的堤升街用铁架搭起一个简易的马路市场,形成了株洲市最早的服装专业市场。
作为株洲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服饰产业已经进入了成熟发展期。如今,株洲拥有不同规模的服饰加工企业5000余家,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芦淞服饰市场群这一块,就有4000多个国内外品牌入驻,经营业主们已注册的商标也达到500余个,出现了“加工热、品牌热”的局面。其中有一位经营户认为芦淞服饰市场交通好、起步早、实力强。全国以交通优势而发展起来的郑州、武汉和株洲三大服装市场比较来说,株洲实力最强,占据全国最主要的两条铁路主干线的重要位置,技术和信息获得最快。
智慧勤劳 创造财富宝盆
株洲芦淞服饰市场群大多是在旧城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就是新建的市场也普遍档次较低,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购物环境差,交通拥挤,货流不畅,消防隐患多。由于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城市规划、市场管理滞后,芦淞市场一度出现了萎缩。原来在这里投资兴业的“凤凰”开始往外飞了。长期以来,芦淞市场的经营者都是单门独户地外出调货,市场的大进大出格局难以形成;市场信息渠道闭塞,畅销与否全凭经验判断;上千家服饰加工厂大多处在“无证照、无品牌、无标准”的小作坊阶段。
为了提升芦淞市场的现代经营水平,芦淞区政府决定:重新调整市场定位,引导经营者向现代物流、信息流开展第二次创业。 株洲市区两政府顺应市场发展的规律,于2000年做出了芦淞市场群改造和改制的重大决策,决定用3年左右的时间投资16亿元对芦淞市场群进行彻底改造,芦淞区政府将此列为“一号工程”。遵循“政府引导、环境吸引、规划先行、社会筹资、市场运作”的原则,芦淞服饰市场群于2001年10月正式启动了“两改一提”(改制、改造,提升城市和市场品位)工程,努力提升芦淞市场现代经营水平。
2003年,株洲市芦淞服饰市场群斥资3亿多元的“中国城”服饰市场工程正式启动。当时,“中国城”招商部从外地涌来的数干名经营业主,为了抢先预订“中国城”黄金辅位,在门口排起了绵延数百米的长队,当日380多个铺位就预订一空。据芦淞区区长蔡典维介绍:当年芦淞区招商引资刷新了历史纪录,总量超过前5年的总和。
一年多来,已有18个市场改造成功,共投入改造资金2.7亿元,拆除旧摊位4000多个,面积达21万平方米,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电子商务中心。环洲城、金三角市场等改造成以电子商务为主的现代商业市场。市场内通道宽敞明亮、装饰富丽堂皇,进一步巩固了芦淞市场群作为中南地区区域服饰物流中心的地位。改造后的市场面貌焕然一新,变得更加璀璨夺目、绚丽多姿,城市品位和市场品位大幅度提升,日成交额增长了30%,效益上升了10个百分点,成为广大经营业主“掘金”的宝地,深深地吸引了四面八方客商云集。
好戏连台 弘扬炎帝文化
为了弘扬炎帝功德、做大做强株洲的服饰产业,从2003年开始,株洲市每年都举办炎帝服饰商务节,旨在宣传和推介芦淞品牌,扩大芦淞服饰市场群影响力,巩固、拓展辐射面,提高知名度,吸引品牌进驻芦淞,促进本土品牌做大作强,推动服饰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致力于打造中国服饰名城。”芦淞区区长蔡典维道出了区政府积极着手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初衷。
正如株洲市芦淞区区长蔡典维所言,“特色之树常青”,成为了株洲服装市场加快发展的一个定理。自2003年以来,株洲芦淞举办的几届炎帝服饰商务节不仅促进了芦淞服饰市场群的持续增长,而且还引来了芦淞服饰工业园的投资热潮,给芦淞服饰市场群带来了无限商机,20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和从业人员使芦淞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心流、日益活跃,市场更为繁荣。紧紧依托本地的交通优势,做大商贸流通的“特色经济”文章,使株洲树立了中南地区服饰流通领军地位。
欢歌如潮 再续明日辉煌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株洲芦淞市场群已经成为了中国十大服饰市场之一、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物流中心。芦淞大市场、中国城、华丽市场、环洲城品牌大市场……在芦淞市场群这个不足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扎堆聚集了各类专业服饰市场43个之多,市场群总面积达到73.5万平方米,经营的商铺、摊位共有1.6万个,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交易额近200亿元。“炎帝‘芝麻为布、治作衣裳’,首辟市场、互通有为。
伴随着中国社会从温饱型过渡到小康型和服装业从产品竞争走向品牌竞争的进程,芦淞服饰市场群历经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物流中心和全国十大服饰市场之一。“芦淞品牌”雄踞三湘、享誉九州。这一品牌的创立,饱含了昨天一批又一批全国各地来株洲创业者们的艰辛努力,更是今天市场群中2万多经营户、近10万从业者们拼搏奋斗的结果。正是广大市场业主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心血和汗水,擎起了芦淞的经济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