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 (CWW)7月24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一行到深圳市宝安石岩创维工业园区,实地调研中国电信联合创维打造的5G+8K柔性智能工厂。
中国电信利用一张5G融合专网,实现5G+融合网络支持柔性生产、5G+AI“车间眼”智能视觉检测、5G+8K+VR/AR智能远程运维、5G+智能物流四大核心应用落地,建立“5G+8K”柔性智能工厂,引领家电行业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
5G+ 融合网络支持柔性生产,转产时间降低至1小时
利用5G网络实现对制造过程设备的多源异构数据的采集和解析,发挥5G+光纤的融合网络优势,实现存量传统产线的全数字化改造升级,在全量产线数据汇聚的基础上,借助5G的大带宽稳定连接,大幅提升核心关键设备转产时数据配置下发的速度和灵活性,实现小批量混线生产。连接单线核心设备55台,辐射15条线体,共计800余台,转产时间降低至1小时。
5G+AI “车间眼”智能视觉检测,人均产出效率提高17%
率先采用自研5G+视觉质检并应用于14大品类的核心生产质检关键工序。通过5G网络汇聚181个关键视觉质检点数据,配合云端AI平台,提升质检点位的判断准确率和响应速度,实现对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智能化、无人化质检。检测工序作业节拍由原来15秒/台,缩短至3秒/台,人均产出效率比传统产线提高17%。
5G+8K+VR/AR 智能远程运维, 异地维护效率提升5倍
利用8K视觉、AI大脑、云边协同等技术实现创维8K VR一体机设备和5G完美融合,形成云管端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5G+8K”高清摄像头可实时观察多个异地设备运转情况及生产现场环境,实现远程运维和异地车间维护,异地车间维护效率提升5倍。
5G+ 智能物流,扩大仓储库容量2.5倍
利用5G低时延、大带宽技术确保了AGV小车的稳定运行,解决了传统Wi-Fi经常断线的问题,同时采用激光+5G视觉导航融合技术,提高了生产物料的转配运输效率,智能仓储库容量提升了2.5倍。
创维“5G+8K” 柔性智能工厂是在原有产线上,借助5G技术实现生产效率升级,在面向柔性生产、智能制造领域,持续推进5G应用规模化复制的典型案例。这样的小而美又实用的5G工业应用,可以适用于很多的传统制造企业,很方便复制和推广。
创维是工信部第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深圳市5G+工业互联网第一批试点项目,落地广东省5G+8K超高清视频显示企业重点实验室,在业界率先提出5G+8K前端至终端一站式定制化解决方案。中国电信将继续携手创维,共同打造“5G+8K”产业示范,建设全球一流的5G+8K柔性智造工厂
5G发展提速!5G应用扬帆远航,规模复制是5G行业应用发展的关键
今年818,苏宁物流正式启用5G无人配送车,为智慧零售的“最后一公里”升级助力。它是去年苏宁物流推出的“卧龙一号”无人配送车的升级版。它不仅拥有萌萌的眼睛鼻子,还会“说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配送车到底有多神奇吧!
去年4月,苏宁物流推出的“卧龙一号”无人配送车在南京实测成功,随后在北京、南京、成都三地实现了常态化运营。“相较于第一代‘卧龙一号’,升级版的‘5G卧龙’自动驾驶功能得以大幅度提升,速度更快,常规运营速度平均8公里/小时,最快可达15公里/小时;同时,可检测到100米外的障碍物,并能迅速做出应对判断。
5G卧龙利用5G的大带宽、低时延特性,通过无人车身上360度环视摄像头,可以看到无人车的实时运行状态。遇到紧急情况如交通障碍,后台监控中心根据现场传输的实时画面,可做人工接管指令和远程操控指令,监控人员远程操控方向盘将无人车驶离障碍区域,再自动切换至无人驾驶进行配送。
值得一提的是,5G卧龙还能有效识别红绿灯,与周围车辆、交通环境产生实时交互和互联,制定十字路口通行策略。未来一个无人配送监控中心将实现对数百台无人车的监控,真正实现无人配送的常态化运营。5G技术应用在物流配送环节的全国首次成功落地,是5G技术在物流“最后一公里”应用领域从实验室走向开放街道常态化运营的重要里程碑。
5G商用两年来,随着网络建设快速推进,在toB和toC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 探索 。目前国内5G已经形成了系统性优势,5G应用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目前已经进入到5G发展的第二阶段——“1到N”规模复制阶段。
要规模复制,就要在技术标准、产业标准上有突破。各行业5G应用标准的制定就显得特别重要,目前一些行业协会和通信行业正在积极推进本行业的5G应用标准制定,只有标准确定了,行业应用才会大发展。
想知道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情况如何吗?我们将实地调研广东深圳的妈湾港、创维、比亚迪、鹏城变电站的5G应用情况,参观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精品展,为大家揭秘最终答案。
四个地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港口无人化转变新途径-妈湾港5G智慧港口
利用5G虚拟专网使港口工人在离港口吊车几百米的大楼里实现远程操控,节省人力80%。
二、传统工厂数字化转型新思路-比亚迪5G柔性生产线
通过5G使得AGV小车可以“无卡顿”的为各工位“按需、实时”的配送物料,效率提升25%。
三、智能电网发展新路径-南网5G智慧电网
利用5G+无人机、5G+机器人实现自动化巡检,将巡检时间由10天变为2小时。
四、智能工厂建立新方法-创维5G+8K柔性智能工厂
利用5G+AI“车间眼”视觉眼检测,对181个关键质检点进行数据融通,将检测节拍由原来的15秒/台缩短到3秒/台。
5G应用“扬帆”正当时
5G+工业互联网。推广区域应用,鼓励各地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不断拓展5G在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等领域的应用。
5G+车联网。推广C-V2X技术在园区、机场、港区、矿山等区域的创新应用。建立跨行业、跨区域互信互认的车联网安全通信体系。
5G+智慧物流。推广5G在无人巡检、远程塔吊、自动导引运输、集卡自动驾驶、智能理货等场景的应用,助力港口智能化。
5G+智能采矿。推广5G在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各类矿区的应用,拓展采矿业远程控制、无人驾驶等5G应用场景,推进井下核心采矿装备远程操控和集群化作业、深部高危区域采矿装备无人化作业、露天矿区实现智能连续作业和无人化运输。
5G+智慧电力。推广发电设备运维、配电自动化、输电线/变电站巡检、用电信息采集等场景应用,实现发电环节生产的可视化、配电环节控制的智能化、输变电环节监控的无人化、用电环节采集的实时化。
5G+智能油气。实施5G在油田油井、管线、加油站等环节高清视频监控、管道泄露监测、机器人智能巡检、危化品运输监控等业务场景的深度应用,为油气采集、管道传输、油气冶炼等环节提供安全高效的智能化支撑。
5G+智慧农业。丰富5G在智能农业的应用场景,加快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在无人农业作业试验等农业生产环节中的5G应用创新,发展5G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商直播等领域应用。
5G+智慧水利。提高水利要素感知水平,结合北斗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场景,研究人工智能施工系统顶层设计和模型算法实现。
5G民生服务普惠行动
5G+智慧教育。加大5G在智慧课堂、全息教学、校园安防、教育管理、学生综合评价等场景的推广,提升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各环节的信息化能力。
5G+智慧医疗。推广5G在急诊急救、远程诊断、 健康 管理等场景的应用,加快培育技术先进、性能优越、效果明显的智慧医疗服务新业态。
5G+文化 旅游 。促进5G和文旅装备、文保装备、冰雪装备的融合创新。推动景区、博物馆等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培育云 旅游 、云直播、云展览、线上演播等新业态。
5G+智慧城市。加大超高清视频监控、巡逻机器人、智慧警用终端、智慧应急终端等产品在城市安防、应急管理方面的应用,建设实时精准的安全防控体系。
总结
5G在行业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尽管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但应该看到,持续 探索 、开发、深化5G+行业应用,将吹响5G产业发展的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