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流在前,物流在后;物流是在商流之后完成的。商品的预购就是如此,实行商品预购,首先是买卖双方的一系列交易活动,如商务谈判、签订合同,交付订金或预付货款等。这时商品可能还没有生产出来,当然也不会有物流,经过一定的时间,等商品生产出来以后,才从产地运送到销地的购买者手里,从而这时也有商品的包装、装卸、运输、保管等物流活动;
2、物流在前,商流在后。商品的赊销就属于这种情况。在商品赊销的条件下,买者不是先付贷款,而是先取得商品。商品实体首先发生包装、装卸、运输、储运等物流活动。过一个时期,才实行付款和结算,商流是在物流之后完成的;
3、商流迂回,物流直达。例如在商流中,产品的所有权多次易手,但产品实体可能从最初的售卖者直接送达最终的购买者。在这种场合,商流是曲线迂回地进行,但物流则不需要迂回进行,而是直达供货。
商流和物流为什么要分离?
首先商品的流通本身就是通过物流来完成.物流不是先于商流存在的,而是有了买卖行为之后,才有物流。物流虽然只是在商流确定之后实现买卖的具体行为,但如没有物流,买卖行为也无法实现。从这一点来看,商流和物流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因此,在流通领域中,物流与商流应该同属主要功能。关于在流通领域中物流如何界定的问题。1965年5月统计审议会(流通统计部会)《关于改进物资流通消费统计工作的咨询回复报告》中提出的流通体系,其中,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指社会资本。物流基础设施指道路、铁路、港口、机场、流通中心,而信息基础设施则指通讯基地及通讯卫星等等。在流通方面关于物流的定位来界定。 最近企业为提高物流效率,趋向于将商流与物流区分开业,即商物分离。"商物分离"是将物流设施及有关物流的功能从商业流通领域中分离出来,设置物流据点,集中处理若干商业流通据点的物流业务。由于"商物分离"可以向物流据点大量运送商品补充库存,又因为商品库存较集中可以增多品种、减少库存,提高配送效率。以使商业流通据点集中精力从事运营。商物分,相反的概念是'商物一致',即商业流通据点同时设有商品仓库开展物流业务。如果将商品放在车上各处兜售也可以说是'商物一致'。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世界现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物流基地。
商流,是物资在由供应者向需求者转移时物资社会实体的流动,主要表现为物资与其等价物的交换运动和物资所有权的转移运动。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商流和物流为什么要分离?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商流和物流分离的必要性主要在于:第一,现代商品生产的规模很大,结构复杂。商品流通量很大,如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的物流要求具备现代化的物流设施,从而对物流业务实行专业化集中经营,实现物流的合理化和高效率化。第二,消费需求在水平上的多层次和在结构上的多种多样要求提供多方面的物流服务,如流通中的加工即分级、小包装、组装、配送等,从而创造部分有形物质的价值。第三,由于信息流的畅通,使商品生产同商品消费之间在空间距离上不断延长,由地方市场空间扩大到国内市场空间,由国内市场空间
扩大到世界市场空间,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就要求物流专门集中进行。第四,商品生产同商品消费在时间上的矛盾,要求通过合理的商品储存加以解决。总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同商品消费之间的上述矛盾,要求商流和物流在信息流的作用下,在较大的范围彼此分离,各自按合理的方向、路线和环节有效分别运行。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47。
本题知识点:商流的内涵、特征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