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好,冷链物流是指商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一直处于产品规定的最佳低温环境,直至消费前,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系统工程。
冷链物流的对象产品包括一般产品 有:农产品、禽肉、水产品、花卉、加工食品、冷冻或速冻食品、冰淇淋和蛋奶制品、快餐原料、酒精饮料等。特殊产品有:药品(疫苗、血液)、化学品等。
在冷链物流的下游需求中,食品冷链占比约九成:,食品主要分为农产品、家禽和乳制品。《制冷 技术》数据显示,食品冷链占冷链物流总重量的近90%,是冷链物流最重要的应用。
疫苗、注射剂、酊剂、口服药品、外用药品、血液制品等需要在医药冷链门槛较高:低温储存运输的药品的流通属于医药冷链物流范畴。医药冷链行业监管严格,门槛高,前期投入大,需要一定的客户基础来支持新业务的收购,因此医药冷链和食品冷链有很大的区别。
水果蔬菜类农产品需求量最高
根据六大类食品年产量统计(其他品类产量较少或基本不使用冷链物流,故不计入),结合各品类冷链流通率,中国物资联合会冷链委员会测算,2019年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约为2.33亿吨,较2018年增加4439万吨,增长23.52%。其中,水果冷链物流总需求5480.17万吨,蔬菜冷链物流6489.23万吨,肉类冷链物流4577.68万吨,水产品冷链物流3823.32万吨,乳制品冷链物流1658.83万吨,冷冻食品冷链物流1279.42万吨。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我国城镇化进程仍在加快,中等收入群体仍在扩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京津冀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合作步伐也在加快。
生鲜电商带动的国内农产品、 冷链食品的产地、加工地和消费市场重塑,冷链需求正在快速增加。
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从冷库建设规模来看,在2015年国家层面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的要求后,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 设加快推进。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冷库总量约6053万吨,新增库容814.5万吨,同比增长15.6%。
二、生鲜电商——冷链物流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
生鲜品具有市场规模大、需求刚性且高频的特点: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生鲜规模达5.04万亿元,同比增 长5%。生鲜品具有刚需高频的特点,具有显著的引流商品属性。
生鲜品经营难度高,电商渗透率较低
生鲜品经营难度高:上游生产分散,中游冷链配送渗透率低、流通层级多,区域属性强,导致“两高一低”特点, 即高加价率、高损耗率、低毛利率。
生鲜品类电商渗透率低:2019年,相比于全品类总体23.4%的电商渗透率,生鲜电商渗透率只有5.8%,即使是疫情催 化下的2020年,生鲜电商渗透率也仅仅达到9.1%。
按时效生鲜电商可分为小时达、次日达和传统电商
按时效和城市线级主要生鲜电商业态可分为三大类,包括1)小时达电商(前置仓、店仓一体、平台)、2)社区团购和 网超次日达以及3)次日以上达的传统电商。其中小时达到家电商和社区团购生鲜品类占比40%以上,对冷链需求大。
疫情推动生鲜线上化,生鲜电商较传统渠道有一定优势
疫情推动生鲜线上化趋势:根据Questmobile数据,疫情期间生鲜电商净增2542万新用户,且用户使用粘性大幅提升。
生鲜电商与传统渠道对比:以前置仓为代表的高线城市小时达生鲜电商较传统大卖场更快更便捷,以社区团购为代 表的低线城市生鲜电商较传统渠道价格更便宜,这些优势预计将推动生鲜电商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京东冷链的发展对生鲜食品的物流有何意义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征:
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冷链运输冷藏车:
冷藏车的货柜需要保证严格的密封来减少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以保证冷藏柜内保持较低温度。
加装的制冷设备与货柜连通并提供源源不断的制冷,保证货柜的温度在货物允许的范围内。
一般用冷藏车运输的货物都是不能长时间保存的物品,虽然有制冷设备,仍需较快送达目的地。
冷藏车的货柜类似集装箱,但由隔热效果较好的材料制成,减少了热量交换。
一般情况下,生产的鲜奶都需要运至乳品厂进行加工,属于鲜度要求严格的商品,天天都要配送。如果运输不当,会导致鲜奶变质,造成重大损失。为保证质量,鲜奶运输有特殊的要求:为防止鲜奶在运输中温度升高,尤其在夏季运输,一般选择在早晚或夜间进行;运输工具一般都是奶罐车;为缩短运输时间,严禁中途停留;运输容量要严格消毒,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染,容器内必须装满盖严,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震荡而升温或溅出。
在冷链物流,尤其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操作流程中,农户是第一个实际操作者。有调查表明,恰恰是第一环节的操作者,缺乏对冷链物流的正确认识和操作技能,这阻碍了我国冷链物流的规范化发展。那么到底发展冷链物流的意义在哪里呢,下面随万师傅平台小编一起来看看冷链物流发展的趋势。
一、发展冷链物流的意义
生鲜食品容易腐烂,而从产品出厂经过运输最终到达用户手中的时间较长,保鲜成为极为重要的指标。冷链物流可以在食品的生产、运输、储藏等过程中保持低温,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和传统物流相比,冷链物流在每一个环节上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资金投入也更大。尤其是近年来食品在运输储藏过程中的高腐烂率以及前不久刚发生的“毒疫苗”事件,加强了国家对于冷流物流的重视,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行业两大催化剂:
(1)生鲜运输:我国每年消费的易腐食品超过10亿吨,其中需要冷链运输的超过50%,但目前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而欧美的冷链流通率可以达到95%以上。因此农产品的腐损率相对较高,仅果蔬一类每年的损失额就可以达到1000亿元以上。同时近年来,电商已经延伸至生鲜领域,在平均3~4天的运送耗时下,冷链物流成为必然趋势。
(2)药品运输:自2016年3月,未冷藏“毒疫苗”流入18省和果蔬运输过程严重腐损等事件不断引发国民对冷链关注,冷链发展推广是长期趋势。同年4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不仅取消了疫苗经营企业的资格,还对疫苗运输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二、冷链物流发展的趋势
1.冷链:物流市场中的新宠儿;
有人说:“它是一个在中国刚刚兴起、充满商机行业,与食品产业发展相联动的行业。”也有人说:“它就是指从田间到餐桌在规定低温下操作的一项工程。”
2.冷链物流热起来
冷链物流犹如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大弦嘈嘈如急雨——以让人目眩的速度发展。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冷链物流愈益受到重视,并成为食品和药品两类行业发展的新引擎。
3.冷链物流步入快速发展期
日前,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我国冷链物流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将分别提高到20%、30%、36%以上。
4.规划背景下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我们人均GDP出口三千美元,接近四千美元。这个时期来讲,冷链的需求在上升,特别是对一些食品的冷链,制度要求发展很快,特别是对国家食品安全,出台了很多规范性的标准和要求,自主需求来讲,刺激了老百姓的冷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