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手而言,多数情况下价格都不是自己算出来的,而是老板给的。因为FOB价中最基本的出厂价,往往只有老板知道。老板或销售部经理给个成本底线,多卖的算利润,咱们拿提成。说实话那个“成本底线”也不可靠,一则老板喜欢留一手,明明赚了也不承认,克扣业务员的提成。
1)预留额外支出
不过,老板们“留一手”的脾气,咱们却可以在跟客户的谈判中加以利用。二则外贸中的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超成本的预算外支出是家常便饭,比如本来货出的好好的,突然货代一个电话打来告诉你“恭喜中奖,海关查柜。”(对于出口货物,海关会以福利**似的电脑随机选号方式抽查集装箱,并收取大约200元左右的查柜费———查出问题的还要另加罚款),更兼之因为查柜而耽误了船期(海关可不管你什么船期。为此有些人会采用贿赂等方式争取加速放行———但这可是违法的哟),重新订舱转码头,费用更高。所以,成本价格不宜卡得太死。
从经验上看,通过海运正规出口一票货物,无论货值大小,除了前面算的什么FOB价格之外,总价之上再另加至少500—1000元人民币的交易成本费实在是很有必要。价格算好后,就可以到处吆喝叫卖了。
2)争取“谈”生意
很多时候可以在网上建个网站或到其它B2B贸易平台发布消息,但是有些懒惰的家伙干脆就把价格一股脑地列在上面———这是个很糟糕的办法。一来,所有的价格都暴露在竞争对手的面前———记住,竞争对手往往比你的客户更喜欢光顾你的网站,窃取你辛苦弄出来的和资料。
其次,所谓“谈生意”,就是要争取机会“谈”。价格这么透明,人家还以为是“不二价”呢,报价低了没意思,价高了吓得人家扭头就跑。更何况,根据出货量、出货时间、付款方式的不同,价格大有商量余地。所以,除非真的是不打算过日子了“跳楼大甩卖”,否则还是不要把价格公开的好。先用“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一类的广告词儿引诱客户上钩来询问,再单对单报价。
3)报“实”还是报“虚”
注意,外贸有自己独特的报价方式。术语叫发盘(Offer),而现实生活中客户多半会用Quote 或通俗干脆用Lowestprice 代替。一个正式的外贸报价,不但应有完整的价格术语表达式(FOB什么的),还应包括品名、数量等。特别还要加上报价有效时间,因为国际市场变化大,价格常常要随行就市做调整的。此外,规定有效时间还可以起到促使客户早日下订单的作用,其潜台词就是“这个价格很便宜喔,要买就赶快,过几天可能就不是这个价了”。这种正式的报价,教科书里称为实盘(Firm offer),行规上比较看重,一经报出,如果客户在报价所规定有效期内回复接受,出价方就不可再做更改了。当然,硬要赖账也行,但名声不好……和广东摊贩一样,出价不买或不卖,会挨骂街的。
实际上,更多的时候,咱们反而会故意漏掉一些要素,留一手,让报价成为无最终效力的“虚盘”(Non-firm offer)。发虚盘可以给双方留下较多的讨价还价的余地,好处很多。例如碰上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厉害的时候,灵活一些好。比如报价后面留下一句“Offer subject to our final confirmation”,即“此报价以我方最后确认为准”,意思是仅作参考,确切的价格等双方协商后敲定。
国际货代,一条20尺柜到伊斯坦布尔CIF,保险费加海运费总共是多少钱呢?
货代,从字面来看是货运代理的简称。从工作内容来看是接受客户的委托完成货物运输的某一个环节或与此有关的环节,涉及这方面的工作都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找货代来完成,以节省资本。
货代作为客户的委托代理人办理货物运输业务,在标准情况下,应当是货代以客户的名义向承运人定货代提单仓,承运人以自己的名义签发提单,提单注明以货代的委托人为托运人,由货代将提单转交委托人,作为客户与承运人之间的运输合同的证明。
货代作为代理人仅就承运人的选任向客户承担责任,对于货物在运输途中的灭失、损害以及迟延不承担任何责任。
伊斯坦布尔的小柜1100多美金 跟到土耳其伊兹密尔的价格差不多 但是伊兹密尔的去的船多点,到梅尔辛港和康普特港的价格稍微便宜点.最主要是看你的客户离那个港口近了,保险费是按你的货值来计算的,大概30天左右到达,根据船公司而定 具体的可以Q我,我做国际货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