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450000
惠济区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北部、黄河南岸。总面积232.8平方千米。总人口14万人(2002年,简册)。2004年,总人口20.1万人。
惠济区居于郑汴洛黄金旅游线路的中心,旅游资源丰富,国家4-景区--黄河风景名 惠济区
胜区和花园口景区、富景生态游乐世界、大河庄园等景点星罗棋布;历史文化璀璨,中华第一城——西山古城和古汉冶铁遗址、纪信庙、花园口扒堵口、惠济长桥遗迹等古文化遗存首尾相连;黄河迎宾馆、思念果岭山水、丰乐农庄、四季同达生态园代表了省内会议服务与接待的最高水平,“黄河风情、生态休闲、古汉文化”三位一体的近郊游产业发展迅猛。背靠郑州300余万市民人群,依托丰富的邙岭和黄河滩地资源,惠济区以乡村游为特色的环城游憩带发展方兴未艾,极具开发价值和成长潜力。
-区位优势明显
亚洲最长的黄河公路大桥横跨黄河南北,将两岸联成一体。京珠高速、连霍高速、京广铁路、 京广铁路
107国道等陆路交通主动脉穿境而过。以花园北路、文化北路、清华园路、天河路、江山路、古须路为南北方向,以大河路、绿源路、迎宾路、开元路、英才街、新柳路为东西方向,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区域供排水、电力、通讯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区内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连霍高速郑州中部下道口,紧邻全国最大的客运站“郑州车站”,从惠济境内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仅20分钟路程,通达优势无与伦比。
2003年12月25日,经民政部批准(民函[2003]270号):将郑州市的邙山区更名为惠济区。“惠济”二字寓意区域有“聚八方之恩泽,平等互惠;揽四海之贤才,和衷共济”的含义。2004年5月1日,邙山区正式更名为惠济区。古惠济镇旧属荥泽县,1931年属广武县,1953年划归郑州市郊区。
2005年7月27日,民政部批准(民函[2005]182号)将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政府驻地由金水区南阳路迁至惠济区开元路。
2021年3月,惠济区上榜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第17名。
2020年9月,河南省政府食安委命名惠济区为第三批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
2016年2月,惠济区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邮编是多少
邮编:476000
商丘古城
火神台
商丘古城
睢阳区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区南端。行政代码:411403。区号:0370。拼音:Suiyang Qu,邮编:476000。面积913平方千米,总人口77万。区人民政府驻神火南路,
睢阳区地名由来:由于睢阳地处睢水(古睢水)之北,以中国传统方位论,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因此而得名。睢阳区北临梁园区;南与安徽省亳州市和河南周口市接壤;西与宁陵县相邻,东与虞城县毗邻;北与山东省相望。是商丘市的中心城区,也是一个古城区。
睢阳区是商丘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商丘市重点开发和建设的中心城区,将建设成为商丘市的行政、文化、信息、商业和商务中心。
睢阳区是豫东区域具发展优势的地区,连接华东与华北、沿海与内陆的重要通道,地处交通要津,铁路纵横交错,公路四通发达。陇海铁路横跨市区,京九铁路斜掠市区。105国道、连霍高速横跨东西和济广高速纵贯南北,市区乡村均有公路相连,形成全面的交通铁路公路网。
睢阳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商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先商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行政区划
睢阳区辖4个街道(古城街道、东方街道、文化街道和新城街道);4个镇(李口镇、宋集镇、郭村镇和高辛镇);10个乡(古宋乡、勒马乡、冯桥乡、路河乡、坞墙乡、阎集乡、娄店乡、临河店乡、毛_堆乡和包公庙乡)。
历史沿革
早在四千年前,帝喾高辛氏之子阏伯,又名契,就封在商丘,任唐尧之火正,其后又任舜之司徒。据《左传》记载:“昔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辰星又名商星、火星、宋星、心星和荧惑,为二十八宿之一。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 氏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所以《诗经·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契就是商的始祖。至今我国北方还有吃红鸡蛋的风俗,就是源于子阏伯。
商甲骨文的意思是子姓生活在冈上就是“商”。上古时,商丘一带地势并不象现在这么平坦,有一座座土丘。人们为了防止洪水猛兽的侵袭,多生活在丘上。所以,商部落所居住的高地,就被称为“商丘”。更确切地说,商丘古城西南三华里处的阏伯台就是商部落始祖阏伯的居住地。阏伯任火正时,曾在台上观星纪时,掌握四时变化,指导农牧业生产。古时的“丘”字有两个含义:一是居住地,一个指坟墓。阏伯不仅在台上居住观星纪时,而且死后又葬在这里。所以,后人称此台为“商丘”。唐代《括地志》云:“宋州宋城县古阏伯之墟,即商丘也。”阏伯台就是商丘。三千年前,阏伯台坐落在宋国睢阳城内。当时睢阳城的地面距今地面约13米,也就是说,三千年前阏伯台要比现在高13米。为什么阏伯台被埋掉13米,这是黄河流经商丘700余年,多次决口泛滥的结果。
“商人”这一名词也是源于商丘。阏伯死后,他的孙子相土继承他的事业任火正。相土首先发明了马车,开始驯马;他的六世孙王 又发明了牛车,开始驯牛。这便是《管子·轻重戊》中“立皂牢,服马牛,以为民利”的记载。“皂”,是喂马牛用的槽;“牢”,是养马牛的圈。也就是说,他们这时已开始驯服马牛供人使役,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商部落很快就强大起来了。他们生产的东西有了过剩,于是王 就用牛车拉着货物,赶着牛羊,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外部落的人便称他们为“商人”。“商人”这一名词便源于这里,一直沿袭至今。
王 最后一次经商,是到黄河以北的有易氏。有易氏的首领绵臣见财起意,夜里杀害了王 。王 的弟弟王桓日夜兼程逃回商丘。王 的儿子上甲微闻讯后非常悲愤,又借助河伯的力量,兴兵讨伐有易氏。将有易氏灭掉,夺回被抢去的牛羊货物,杀了绵臣,为父王 报了仇。
王 的父亲冥,在治水方面曾立过大功,被誉为大禹式的治水英雄。最后为治水而死,同样受到其殷商后人的崇敬和隆重祭祀。
商人勤劳勇敢,具有开拓精神,早在3400年前,他们已拓荒了中美洲。在美洲尤卡坦半岛多年发现先商时的玉圭,玉圭上面所刻的祭文中有他们祖先契、简狄、相土、王 等人的名字,印第安人便是阏伯之后。“印第安人”应为“殷地安人”,其原意是,从殷商故里来的人,都能够平平安安,幸福美满。
阏伯的十三世孙商汤时,商部落更加强大。十一战而灭夏,建立商朝,都南亳。汤灭夏前,曾都北亳,即今商丘城北35里蒙墙寺一带。灭夏后迁都南亳,即今商丘古城东南坞墙北。在南亳又传了五世到仲丁,因地势低洼,常遭水灾,于是仲丁迁 ,又名嚣,即今郑州。仲丁弟河 甲迁相,今河南内黄东南。商汤六世孙祖乙迁邢,今河南温县东。八世孙南庚迁奄,今山东曲阜。九世孙盘庚又迁回商丘。十三世孙武乙由商丘迁往黄河以北安阳小屯。
从阏伯封商丘至武乙迁往小屯,约900余年,在商丘立国时间长达800余年。先商不仅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不仅是商丘人的骄傲,而且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古代东方“商”民族由此兴起,商人、商品、商文化在此起源。千百年来,商丘历为名都大邑,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代元君成汤在此建商国都,周封微子建宋国都;秦行郡县,置睢阳县,西汉梁孝王建梁国都;隋、唐五代称宋城;宋太祖赵匡胤曾任归德节度使,发迹宋地,国号称宋。宋真宗诏升为应天府,旋建为南京,为国之陪都。公元1127年,金国南侵,康王赵构在此即位,开南宋之基。金朝始改为府,领一州八县。明代嘉靖升州为府以至清代。清沿明制,仍为归德府,属河南省。
民国2年(1913)裁归德府,所属各县划归豫东道。1914年改豫东道为开封道。1932年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直到1948年。
1948年11月全区解放后为豫皖苏第一行政区,1949年3月改为河南省商丘专区,辖睢县、民权、宁陵、柘城、商丘、虞城、夏邑等7个县及商丘市。1950年5月商丘县城关区改建为商丘市,原商丘市改为朱集市。1951年7月设立谷熟办事处(县级),同年8月朱集、商丘二市合并为商丘市,市治朱集。1952年1月,永城县(现在的永城市)由皖北专区划归商丘专区,同年8月撤谷熟办事处正式建谷熟县。1953年1月,裁淮阳专区,其所属淮阳、鹿邑、太康、沈丘、项城、郸城等6县划归本区。1958年12月,商丘专区并入开封专区,1961年12月恢复商丘专区,1965年6月,淮阳、鹿邑、太康、沈丘、项城、郸城等6县划归周口专区。1968年改为商丘地区。1977年10月兰考县由开封地区划归本区,1980年8月兰考重归开封地区。
1997年6月1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7]46号):撤销商丘地区和县级商丘市、商丘县,)设立商丘市(地级市)同时,设立商丘(地级市)市辖区:睢阳区、梁园区。雎阳区辖原商丘县的城关、郭村、李口、宋集4个镇和城北、路河、王坟、勒马、阎集、娄店、冯桥、高辛、坞墙、临马店、毛锢堆、包公庙12个乡。梁园区辖原县级商丘市的八八、向阳、东风3个街道和袁庄、周庄、黑刘庄4个乡,原商丘县的双八、张阁、谢集3个镇和李庄、王楼、刘口、观堂、平台、周集、水池铺、孙福集8个乡。
截至2008年12月31日,睢阳区辖4个街道、4个镇、10个乡:古城街道、东方街道、文化街道、新城街道;李口镇、宋集镇、郭村镇、高辛镇;古宋乡、勒马乡、冯桥乡、路河乡、坞墙乡、阎集乡、娄店乡、临河店乡、毛_堆乡、包公庙乡。
旅游资源
睢阳区古迹胜景灿若星辰。归德古城具有4000多年的历史,外圆内方、三位一体的名代古城垣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90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的城市,1996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有4000多年前的古观星台——阏伯台,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君、宋氏始祖微子之墓,孔子讲学的文雅台,明末才子侯方域的壮悔堂,颜真卿“八关斋报德记”碑亭,纪念唐太守许远与明将张巡死守睢阳的张巡祠,以及淮海战役会议会址等等。南湖公园千亩湖面碧波荡漾,湖水清澈见底,湖湖边绿树成、绿草茵茵、鲜花点缀,小品雕塑别具一格,空气清新怡人,是闲遐游乐的好去处。
交通运输
睢阳区地理交通优势得天独厚,基础日臻完善。毗邻贯通我国南北的大动脉京九铁路和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及连云港至霍尔斯的310国道。北京至珠海的105国道纵贯南北。境内10余条公路干线辐射四面八方。程控电话及移动通信网覆盖全区,邮电、通讯方便快捷,随时可与世界各地联系。宾馆、餐饮、娱乐设施日趋完善,接待能力大大提高。
经济发展
农业
睢阳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油菜、大豆、烟叶、瓜菜等,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棉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区。是全国生猪、山绵羊、西门塔尔牛基地,是建设中的红富士苹果基地,原商丘县,在秸秆养牛方面,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推广示范县和十佳县;在林业生产方面被林业部评为全国平原绿化百佳县,是闻名全国的“泡桐之乡”。
工业
睢阳区工业初具规模,结构日趋合理。全区已形成了以酿造、轻纺、食品、印刷建材、机电、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名优特新产品众多,林河酒,荣乐、蓝牌、“33”啤酒,“大有丰”酱菜,芦笋罐头和柳编工艺品等一大批产品多次荣获省、部国优及国际金、银奖,畅销国内外。林河、蓝牌、五洋、化工、纺织等一批企业集团实力雄厚,技术装备先进,产品竞争及市场占有能力均处于优势地位,发展前景广阔。 睢阳区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全区重点乡镇小城镇建设已高标准完成,古城开发及开发区新城建设正同步进行。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9平方公里,其中10平方公里起步区区位优势明显,路桥墩工程全面完成 ,供、排水工程,通讯网络同时建设完成。宾馆、商场、银行、学校、医院、娱乐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正在建设。一批三资企业已正常生产运行。 改革开放以来,睢阳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两大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正日益成为备受海内外客商关注的投资热土。
2021年3月16日,睢阳区上榜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15日,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达标县(市、区)名单出炉,睢阳区上榜。
2020年12月22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睢阳区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0年6月,睢阳区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冀鲁豫片区)。
2018年8月16日,睢阳区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邮编:450000
新密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的嵩山东麓,隶属省会郑州,距省会郑州市40公里,中原名刹少林寺55公里,郑州新郑国际机场45公里。辖4个街道、11个镇、2个乡,1个风景区管委会:青屏街街道、新华路街道、西大街街道、城关镇、牛店镇、平陌镇、超化镇、苟堂镇、大隗镇、刘寨镇、白寨镇、岳村镇、来集镇、米村镇、袁庄乡、曲梁乡;矿区街道、尖山风景区。总面积为1001平方公里,人口80余万人。
地名由来
新密 以山为名
郑州市西南部的新密市,在西周灭商之后是密国和郐国所在地。密国是以密山为名,密山以“密”为名,是因为这里山的形状像座宏大的殿堂,古代山形如堂者称为“密”。
后来郑国灭掉了郐国,并将原来的密国故城更名为新密邑。韩国灭郑后,拥有此地。从春秋战国到秦朝灭亡,一直沿用“新密”这个地名。
西汉在县城东南置密县。此后东汉、曹魏等历代王朝均设密县建制。
新密历史沿革
新密市的历史沿革
新密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溱洧二水世世代-育着新密市的人民。三皇之世的伏羲氏和五帝时的黄帝、祝融、郐国,西周时的密国及春秋早期郑国均在此立国建都。以后历朝历代虽隶属屡有变更,县治两次搬迁,然而“密”名一直沿用至今。
三皇之世初为伏羲女娲之故里,后为炎帝所伐之补遂。
河南大学教授、全国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张振犁先生对“浮戏山”和新密历史文化的调查考证后认为:“大部分位于新密的浮戏山即以伏羲氏命名的伏羲山,是伏羲氏的故里。”他在《“浮戏”本是“伏羲山”,华夏文明此有源》一文中说:“新密市远古伏羲时代的文化,正是‘三皇’之世的典型地区。新密市不仅有补国城的遗存,而且伏羲还曾将女娲封国于汝水之阳。”河南省农牧局干部陈志忠通过对蚕丝文化和尖山乡“浮戏山”的数年研究认为:《山海经》中的浮戏山,主体在今河南密县。分支于登封、巩县、荥阳等县。密县的“密”字,原始为“宓”,后为“密”。“伏羲与河洛文明有显著的关系。他的子孙后代,世代居住在伏羲之山和由此山发源的汜水流域,这可以肯定他是河洛地带、汜水之间的古老氏族,三皇之世的补国即伏羲氏燧人氏之史迹鼠总之,伏羲之山和汜水之源地的密县应是伏羲氏族的故里。”
南宋罗泌撰的地理书籍《路史》中也记曰:“(补)为三皇之世封国,炎帝伐补遂。”清嘉庆版《密县志》亦记:“补城在今补子庙西南。”《五帝本纪噌6世家》中史伯答(郑)桓公也言:“若克二邑(虢、郐),鄢、蔽、补、丹、依、嘿、历、莘,君之土也。”说明于春秋之时“补国”仍旧存在。
综上所述,诸书和专家、学者均言:大部分位于新密的浮戏山是伏羲时代的故里。后世所建立“羲国”和“补国”现在在密仍有遗存。故新密之地是三皇之世初伏羲的故里,到炎帝曾被讨伐,春秋时被郑武公所灭。位于县西的伏羲山和补国,都是羲皇及其后裔重要活动之地。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新密市上榜。
2020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新密市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
2020年11月,“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榜单新鲜出炉,新密市位列第65名。
2020年7月,2019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出炉,新密市位列第70名。
2020年6月,新密市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河南片区)。
2020年3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19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新密市位列第9名。
2019年11月,生态环境部授予新密市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新密市榜上有名。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新密市在列。
2017年12月,农业部认定新密市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