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垄断同盟是指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组织根据彼此订立的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垄断集团。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有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国际托拉斯等。国际垄断同盟旨在瓜分世界市场,制定垄断价格,控制生产规模,垄断原料来源和划分投资场所等,从而确保高额垄断利润的实现。
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经济国际化为背景,以高度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依托,通过国家出面形成一体化的经济集团并对集团内进行程度不等的联合调节,这种联合调节的基本目的还是为了确保各国垄断组织获得尽可能多的盈利。如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等都属此类机构。为了确保高额垄断利润。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性联盟,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垄断同盟形态。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介绍如下:
①促进了内部贸易的自由化;
②促进了区域内部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③加速了组织内部的资本集中和垄断;
④改变了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和流向;
⑤加强了一体化组织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⑥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矛盾。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几种形式?
根据各参加国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以及它们的目标要求,有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等多种形式。
(1)特惠关税区:
特惠关税区又称优惠贸易安排,是指在成员国之间相互给予关税减让的优惠待遇。特惠关税区的税率比最惠国税率还低,但成员国之间仍有一定程度的关税存在,它是发展程度低、最松散也最易行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
(2)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指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贸易限制,但对区外国家仍保持各自的关税和限额。
(3)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或各种贸易壁垒,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而缔结的同盟。同盟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关税同盟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
(4)共同市场:指在关税同盟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同盟内建立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完全的经济联盟。
(5)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发展目标和最高级的形式。它要求其成员国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在国际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行使统一的货币制度和组建统一的银行机构,进而在经济、财政、货币、关税、贸易和市场等方面实现全面的经济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