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
也称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技术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它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专业旨在培养熟悉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具备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有较高外语水平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进出口贸易实务、掌握国际商务EDI操作,且懂得机电技术基础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学习国际经济交往方面的课程,如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基础、电工电子基础、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进出口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商务英语、国际商法等。
专业性很强,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因此主要教授国际商法、商务英语、商务谈判、进出口实务方面的知识。
毕业生面向各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毕业生可在专业外贸公司、工贸公司、自营进出口企业等从事进出口业务工作;可在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国际采购、营销管理等工作;还可在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经济贸易管理等工作。
物流
物流又称实物配送和供应链管理,是所有国家成功开展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主要因素。我国加入WTO,将使物流及相关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剧增,物流业的发展将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现代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急需引进的紧缺人才之一。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按照我国物流服务业的就业达到总就业人口5%这个保守估计,将可以提供大约1500万个新
的就业岗位。因此物流专业的培养方向就是市场急需的具有商科背景又懂得物流管理的大量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并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专业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配送中心论、运输经济学、包装学、仓储管理学、国际货物与运输、物流环保、采购决策与库存控制、现代物流管理学、电子商务与物流系统等。就业流向: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好。包括物流系统化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熟悉国内进出口市场业务的中介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和物流软件开发设计人才、商务谈判代表、外语人才等。开设院校: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海运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报考注意事项:该专业是复合型专业,因此考生应该对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和信息技术等知识比较感兴趣,同时应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功底。
物流人才作为全国的12种紧缺人才之一,这一现实状况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落实全国政协现代物流调研情况及所提建议的报告,已把对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训及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说明了目前高校毕业生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还在通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协会、21世纪中国电子商务网校等协会和培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一批物流急需人才。但是面对那些认证项目操作不规范,扰乱物流人才培训市场和职业认证工作的项目,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人事部表示,要在加强学历教育、规范和建立物流职业认证体系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从专业方向来看,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将获得管理学或经济学学士学位,适宜到国家和省市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内外贸公司、工商企业以及物流中心从事物流和与之相关的运输、仓储、物流管理工作,也可到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物流工程专业的毕业学生将获得工学学位,可以从事物流企业经营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
就前景来说国际商务比物流管理更有空间。但就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说物流管理也可以,何况你在沿海城市,对物流管理有地域优势的。要做国际商务,在英语方面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弥补的,并不是想象的报个提升班就可以解决的。要有很强大的专业能力。还需自己衡量。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