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FC与美国NSF合作项目开始申请
为促进中美两国科学家在软件领域的创新研究与合作,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之间的科学合作框架,双方将共同资助两国科学家之间开展的合作研究项目。本项目旨在资助计算机软件领域原创性研究。NSFC对每个项目将提供最多30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项目执行期为三年,用于资助中方研究人员的合作研究费用、赴美的国际旅费和生活费;NSF也将提供相应的资助用于美方科学家的合作研究费用、访华国际旅费和生活费。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项目数:2项
(二)项目执行日期:3年(2014.1.1 ~2016.12.31)
(三)资助领域:计算机软件(申请代码:F0202)。
中方申请人须选择申请代码“F0202”填写中文申请书,对于未按要求填写此指定申请代码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申请要求
(一)中方申请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应是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
(二)中美双方科学家之间要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就双方研究团队的组成、任务分工等达成共识,形成一个研究方案,分别向各自国家的基金会提交申请,单方申请视为无效。
注:美方合作者应按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具体要求,同期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递交相应申请,美方申请指南,请参见以下链接:nsf.gov/funding/pgm_summ.jsp?pims_id=504865
三、限项规定
本项目属于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遵循以下限项规定:
(一)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上年度获得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不包括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资助的项目负责人,本年度不得申请本项目。
(二)本项目计入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项目总数限3项的范围。
(三)关于限项规定的详细说明,请见《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四、申报说明
(一)中方申请人须按照本项目申请指南的要求向我委提交申请;美方合作者应按照NSF的要求向NSF提交申请。对于单方提交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二)申请书在线填写步骤:中方申请人使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ISIS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nsfc.gov)→选择“项目申请人”用户角色,进入ISIS主界面→点击“申请”版块的“项目申请”按钮进入申请界面→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点击“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左侧“+”号或右侧“展开”按钮,展开该类项目下拉菜单→点击“合作研究(组织间协议项目)”右侧的“填写申请”按钮,进入选择“合作协议”界面→在“请选择合作协议”右侧的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NSF项目(中美)”,同时输入要依托的基金项目批准号→通过资格认证后即进入具体申请书填写界面→完成填写中文申请书,点击提交成功后,再打印纸质申请书。
(三)项目名称:为便于项目管理部门辨识,申请人在填写中文项目名称时请使用“中美软件合作研究项目:******”的格式(注:*****为具体的研究题目)。双方合作者提交的英文项目名称须完全一致。
(四)除了在线填写提交中文申请书,中方申请人还须在ISIS系统提交中文申请书附件材料,包括:
1、美方合作者英文简历;
2、双方签字的合作协议或合作确认函;
3、美方合作者向NSF提交的英文申请书副本。
电子版中文申请书及其附件须经申请人依托单位科研处登录ISIS系统审核确认后提交至我委。纸质申请书及附件材料须打印并经依托单位签字盖章。
(五)报送材料:本项目采取集中接收方式。申请人在线填写提交完毕后,需打印一套ISIS系统生成的带有科学部受理号的纸质中文申请书,签字并加盖依托单位公章后,连同本部分第(四)条所列附件材料,一并由依托单位统一报送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邮编:100085)。自然科学基金委不接收个人直接报送和非依托单位报送的项目材料。相关具体要求,详见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关于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
人类对宇宙天界的 探索 是一直都在进行的,而且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美国的太空探测仪开始飞出太阳系,正在向宇宙的深处飞去;中国的火星探测器也正在蓄势待发,发射升天指日可待!
当天晴的夜晚,拿着望远镜看天空,有的高倍数的望远镜都能看到月球上的一些阴影部分。而在宇宙的探测中,有一种设备非常的重要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太空望远镜,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哈勃望远镜,而哈勃望远镜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上的光学望远镜。而还有一种望远镜是射电望远镜,世界上知名的射电望远镜有:位于美国波多黎各岛上的阿雷西博望远镜、位于中国贵州的“天眼”、位于法国南赛Nan?ay观测站等等。
然而,在美国,却发生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美国科学基金会突然宣布即将关闭著名的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不过很过人讲这是清理之中的事情。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在这么过年的天文探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承载了无数科学探测人员的梦想。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也被叫做阿雷西博天文台,原本是由史丹佛国际研究中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康奈尔大学管理,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单面口径射电望远镜(世界第一大的是位于中国贵州的天眼)。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直径达305米,是一种固定的望远镜,它无法转动,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只能通过改变天线馈源的位置来进行扫描天空中的相关的带状区域。这个曾经世界第一的射电望远镜于2016年被中国贵州的天眼赶超了,而且中国天眼的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不过,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在曾经第一的时候,也创造了不少的世界奇迹,开辟出了第一个天文新窗口!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由于缺少维护经费,所以导致年久失修,这座曾经世界第一的射电望远镜,如今确实锈迹斑斑,像个大垃圾场,有点狼狈不堪了!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从建成开始,就在射电天文学和雷达天文学上发挥了超级重要的作用。它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用于射电天文观测,剩下的大气研究方面占15%、雷达天文学的研究只占到了5%。天文观测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成绩,类星体和脉冲星、星际有机分子、微波背景辐射等等的内容都在那个时代被发现,可以说这个射电望远镜在天文观测方面真的是功不可没!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是于1963年11月1日正式启用的,从那个时候开始,数千名科学家使用过它,而且著名的物理学家泰勒教授利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和赫尔斯发现第一个射电脉冲双星系统PSR191316,经过了上千次的观测后,终于获得这颗脉冲星20年的轨道周期值,并且因此两人还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也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贡献之一!
在那个时代的305米口径的大型射电望远镜所创造出的奇迹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科学家倾注了不少的心血,当然天文科学界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另外,天文学家沃斯赞和弗雷尔于1991年用阿雷西博望远镜发现毫秒脉冲星PSR125712的行星系统,这个发现也再一次轰动了天文科学界。因为这是首次发现的太阳系外的行星系统,确实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当然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阿雷西博建成后也获得了几十年的风光,因为它成为了天文研究灵敏度非常高的射电望远镜,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世界上最强的雷达。当然,一路走来,阿雷西博也是非常的坎坷,因为不止一次地被提到要拆除。2016年就被以破坏了当地的环境为名,要求拆除阿雷西博。当这个想法还没实施的时候,2017年阿雷西博因为飓风的影响,反射面被损,但是这点还依然不能坚定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想法。
2020年11月9日,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遭受不幸,一条钢缆断裂,使得望远镜反射盘被砸出了一条30米长的裂痕。科学观察也因此不得不终止,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修复的相关消息!其实,这次的钢索断裂,并不是突发,而是早在8月份的时候辅助钢缆就已经发生了故障,因此主钢索无法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就发生了此次的断裂,而且还使得反射盘受损,可见运维方根本就没把阿雷西博当回事!
不过像这种大型的设备,运维的费用可不是一般的小建成后的费用一直是由NSF出,而且费用高达1200万美元,因为年久失修,再加上此次的受损,这个1200万美元估计也无法填补之前重大的资金漏洞,这也是NSF一直以来想要拆除这个射电望远镜的原因!
再加上位于贵州省的中国天眼的建成,更让美国阿雷西博维护方感觉这是维护费用就是一个无底洞!
因此2020年11月9日的无疑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最为黑暗的一天,这次的灾难估计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使命落幕的前兆,NSF的“阴谋”得逞了,也就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将成为所有科学人员的一个伟大的记忆!对于这个曾经位居第一的射电望远镜的的拆除,专家们都表示,这是天文界的一个极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