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物流系统的目的主要是实现了物流系统合理化,获得宏观和微观两个效益。进行物流系统管理。
物流系统的宏观经济效益是指一个物流系统的建立对全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其直接表现形式是这一物流系统如果作为一个子系统来看待它,就是对整个社会流通及全部国民经济效益的影响。
物流系统的微观经济效益 是指物流系统本身在运行后所获得的企业效益。其直接表现形式是通过有效地组织“物”的流动,并提高客户服务的同时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一、服务目标
物流系统是“桥梁、纽带”,作用于流通系统的一部分,它具体地联结着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因此要求有很强的服务性。物流系统采取送货、配送等形式,就是其服务性的体现。在技术方面,近年来出现的“准时供货方式”、“柔性供货方式”等,也是其服务性的表现。二、快速、及时目标
及时性不但是服务性的延伸,也是流通对物流提出的要求。快速、及时既是一个传统目标,更是一个现代目标。其原因是随社会大生产发展,这一要求更加强烈了。在物流领域采取的诸如直达物流、联 合一贯运输、高速公路、时间表系统等管理和技术,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